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毫厘不让(八位西方现代艺术大师)
内容
编辑推荐

柯罗、卢梭、劳特累克、蒙克、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克利、莱热……都是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那么,你对他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书是美国华裔艺术家孟昌明新近完成的艺术随笔,有着画家和作家双重身分的孟昌明,试图以文字作为媒介,深入细致地为我们阐述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这八位巨星……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柯罗、卢梭、劳特累克、蒙克、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克利、莱热八位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及作品,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艺术大师人生的画卷。

目录

大师们,你们好!(代序)

柯罗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卢梭 天国的梦游

劳特累克 忧郁的嘲笑

蒙克 你喊,你喊吧!

蒙德里安 我毫厘不让

康定斯基 骑手唱着牧歌

克利 面对彩色世界张开你嘹亮歌喉

莱热 机器时代的爱情故事

试读章节

柯罗在画面处理上的准确与精到,在同时代的画家中是出类拔萃的。他自如地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合成的通道里漫步,这既是他造型能力所及,同时,对绘画艺术语言超前的思索,也是他有别于同样一大帮子在巴比松没命画着的那些画家们的缘由。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脑子远比手重要。这一阵子,柯罗想的当然比刚刚画画时候多得多了,画家不就是每天在自己折腾自己么——对风景的客观描绘将永远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最终目的,风景不过是个借口,柯罗很明白,画家和工匠的区别有时候并不显著,对自己所崇尚的美学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个过程和结果还得是从心里去度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上帝会知道你在干嘛,想干嘛和干得好还是不好。

好自在,柯罗就这么着,无拘无束,漫无边际,信马由缰——一天也就那么快过去,有时候,柯罗也和农民们寒暄,问他们的收成,而农民们往往是他作品最早的见证人和批评家——当柯罗看到农民们在自己的画前喜形于色、赞不绝口时,柯罗的那份满足就像一个真正的农夫在听别人赞美自己的庄稼。

到了农民收工的时间,柯罗从容地收拾好自己的颜料画布,弯弯的山路带着他回家——一般说来,大概就是天空中隐隐约约看到星星的时候,西天边那一派如血的残阳也渐为夜幕遮住——黄昏和黎明有着同样的美丽——柯罗总舍不得抬脚就走,森林好像有种种魔力,会让柯罗一早就来,直到天黑才走——掌灯时分,村子里鸡飞狗跳,晚炊,大人叫孩子哭,柯罗会真正觉得日子就在自己手中掌握,那份沉甸甸的实在和巴黎和米兰和佛罗伦萨一样,生命本质和艺术和美不过就是这一份如草如露一般的悠扬。

天幕,慢慢暗下来,繁星点点,夜空中荡漾着青草和松树特有的清香,宁静,平和——这也是巴比松所特有的夜空,既复杂又简单。柯罗常常会看那无穷无尽的天空,辨别着那约定俗成的黑色中暗含着的普蓝、深紫——他似乎在寻找天幕后面的故事,银河系那种种未知的神秘似乎有一种力量,一种慨然,它们自然而然地转换成可亲可敬的能量,变成内在的温情,于是也就常常在柯罗的画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着,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神往,还有爱惜——夜空那么远也那么近,这是和画家息息相通的巴比松夜空呵!

柯罗在巴比松每日的艺术生活朴实无华——白天,对着大自然,画画,思索;晚上,他也会换上标准的礼服,在舞厅里面,绅士一般把着美酒,高兴时,随着旋律,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翩翩起舞——他懂得朴实而精致的生活,他没有那些愤世嫉俗的画家们的心理包袱,该抒情便抒情,该浪漫且浪漫,该在画室里面用功时也决不含糊,上帝给了柯罗一双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双结实的手,他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料理得头头是道,即便后来成了名,卖自己的画时,和画商打交道,柯罗也是把好手,书生气不会影响他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买卖艺术品的游戏。生活的门槛有各式各样的过法,艺术的标准也有千头万绪,就做你自己,按照你的真实想法去做,去画,去生活。如果你没有非要去当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在做好一个画家的同时,也做好一个普通的人,既有艺术、又有生活,那多好。

说真的,当时很多一起画画的朋友,还有那些评论家,看好柯罗的并不多,没人会想到这家伙后来居然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巨匠——柯罗平常太低调,他除了画画,还喜欢旅游——去过三次意大利也是悄悄去悄悄回来,谁也不知道柯罗真正的想法和做法,他画大湖那些风景,别人不以为有很大特色但也不会就怎样地不喜欢,而他画的人物画,今天看来,也决不比他的风景逊色。但大概谁也想不到,当初,柯罗将自己一幅十分得意的肖像作品送给自己的模特时,竟然遭到拒绝,那姑娘的理由是:你把我画得一点都不好看……  柯罗真的喜欢画画,觉得应该把画画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大概是在上小学被开除的那一天——可以想见,柯罗的童年就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孩子——父亲当初想培养他学做生意,这也是让他可以同时学画的条件,而柯罗将学做生意的事情一古脑儿放在边上,自己径直找到当地有名的画家米夏隆。米夏隆曾经靠自己的作品夺得罗马绘画大赛的金奖,他有独到的教学方法和一双锐利的眼睛,他知道柯罗那天性中的为艺术家的资质——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他有对绘画直觉上的敏感和喜好。米夏隆对柯罗最大的教诲就是让他在自然中学习绘画,培养艺术的感觉,一见面,看到柯罗那些不成规矩的习作,米夏隆认真了。

——孩子,没人可以教会你画画,即便是我,也只能教会你一些技巧而已,去吧,在自然的怀抱里观察、思索,把你对自然的真正感受画下来,其实,画画不过如此,手,最直接地跟着眼睛——跟着心,心跟着自然的呼吸与吐纳……

——别多想,不要过于在乎师承,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老师只有一个,就是伟大的自然。

P6-9

序言

          大师们,你们好!(代序)

写完《群星闪烁的法兰西》一书之后,我多少有点意犹未尽——写书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提高,我更想的还是继续和大师们做一番交流与对话。在他们的国度,在他们的画室,在他们的作品里,在他们的精神腹地中——在《群星闪烁的法兰西》中,我不能割舍对后期印象派那些杰出的艺术家的喜爱,并且想对稍后的现代艺术发展做一个比较详尽的研究,于是,就有了这本《我毫厘不让——八位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一遍又一遍地品读着这些大师的艺术和生活,玩味着艺术的五色繁华,思考着他们在世俗生活中像条死鱼般挣扎的岁月。我感慨、心酸,还有喜悦和释然。感慨者,是艺术家对自己事业忠贞不渝的信念;心酸的是一个过去的时代对画家们的那种残酷和无情;喜悦则是所有的汗水不会白流所有的眼泪不会白淌——大师们任何细小的思想痕迹和作品内涵,都被艺术史公正无误地记录;释然者,便是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作品和这些高贵的灵魂,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行,愈发放射出它们最耀眼的光芒。

艺术之树常青。

翻开一部艺术史,谁都不会放弃后期印象派——如果他对现代绘画艺术瞩目,谁都舍不得放弃那个时代、那个空间最浪漫的艺术精灵——作为一个艺术的历史阶段,我常常想把后期印象派当作一艘文化旗舰——船中间,站着伟大的凡高、高更、塞尚、雷诺阿、莫奈、德加;船尾站着米勒、柯罗、德拉克罗瓦、库尔贝;那么,船头上大概最热闹:莫迪利阿尼、克利、马蒂斯、毕加索、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米罗、杰克梅第——这样的名字可以开出一大串。这条大船来往上下着各色各样的乘客——艺术是一张单程船票或许是一句不疼不痒的俗语,唯一可以相信的是,艺术是个谁也不知道结果的旅程,尽管如此,情愿掏钱、掏感情甚至掏性命买这张单程票的艺术家依然代不乏人——艺术之梦,多美!多壮阔!多意味深长!多情意绵绵!

用“一个人欲横流的无望的时代”来说明当下的社会和世界,多少有点危言耸听——地球范围内的文化掠夺、战争侵害、恐怖骚乱、政治纷争——彬彬有礼的欺骗和见骨见肉的杀戮已经让现代文明发出那看得见的窘态,核弹的按钮已经摸得发烫、箭在弦上,沙文主义和虚无主义像双刃利剑,无情地削去文化缠绵的外衣——靠美来拯救世界,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他那个世界完全无望之后所发出的最后呼唤和一厢情愿的梦呓。艺术还重要么?还有剩余价值么?回答是肯定的。艺术永远给我们一个心智上的美育和升华,它提醒我们,美和艺术永远在希望之中,在生活之中,在永不放弃之中!

人,曾经写下过多少对文化讨伐和破坏乃至毁灭的罪恶篇章,同样是人,曾经创造过多少文化和艺术的最伟大的瑰宝——面对历史,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检点,我们同样应该猛醒——菩待文明,善待艺术家——它们是宝贵的种子,在一个空气和湿度合适的瞬间会发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再反过来为人类遮荫,为人类抵御风雨……

政治,和昨天一样装模作样而又冠冕堂皇地划分着利益——下、面是永不可解密的交易——科学,在广义相对论和黑洞学说的遮天屏障中步履蹒跚,数码科技给人类添加些生活的方便后给人的脖子上再深再紧地加些绳索——机器灰色的冷淡,将人类最后的盖头扯下来。人不能不再度沉思,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歌谣,创造了图画,创造了传说和史诗,创造了生命、创造了美——不就是为了抵制丑抵制恶抵制兽性抵制黑暗么?

面对着美,多多少少让人警觉——雨果的敲钟怪人为了维护他尊敬的美丽,那弯曲了很久的腰杆竟然笔直地挺立起来:

面对着美,会让恶转向善——德国党卫军军官在废墟中听到肖邦那熟悉的旋律,会给那个将死亡置之度外的钢琴家一块面包、一块奶油和一个心领神会的微笑:

因为拥有美,创造美,莫扎特在病痛交加的日子里还能如婴孩般天真嬉笑,将那美妙绝伦的旋律一把把撤出来;因为拥有美,创造美,普鲁斯特枯卧床上,三更灯火、五更鸡啼;同样,因为拥有美,创造美,毕加索一路披荆斩棘,在画布上砸碎一个旧世界……

信手推开渐渐关合起来的20世纪的巨大窗子,回眸那尚未销声匿迹的现代绘画运动,我让自己真正地安静下来,坐在计算机前,一个字一个字专心致志地敲打着:

劳特累克,拖着一双残废的病腿,捧着一颗苦难的心,用绘画自我解嘲、解闷、救赎。

蒙德里安教我最严格地为绘画定义,为美证明,还教我对信仰那份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对艺术真理人生真理丝毫不含糊的把握;

蒙克告诉我,生命自身存在方式中有许多无奈,许多厄运,以及缓解、抗拒的方法和可能:

康定斯基教我把艺术外在的光环除掉去寻找藏在深处的宝藏——艺术不光是苦涩的丈量,它还是和谐的欢唱:

克利启发我除了用理性的镜子反射世界,还要学会放开嗓门大声唱歌,学会除了对人间喧哗还要对天宇呢喃;

卢梭,这个总也长不大的孩子则有着不同凡响的冷静和悠闲:即便我们暂时还不能或是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战胜邪恶、战胜苦难、战胜悲伤,去接受人生那漫无边沿的不可承受之轻之重,我们还是可以逃避、可以逍遥、可以远离那些负面的因素,在理想的天国中伸展一下疲倦的手臂、休息一下麻木的心灵、舒缓一下生命中那许多不能承受的轻和重:

菜热最直接,他想在机器无情意、无人性、冷冰冰的轰鸣中找到有血有肉的爱情故事——美在刻板的工业时代是那么温情脉脉:

再远点,跟着印象派之前的柯罗,到巴比松森林的入口处,席地坐下来,听着松涛鸟语,看那静悄悄的黎明中将要为清新的朝阳渲染得满天彩霞。

还有,还有……

呵!美在巴黎、柏林,在阿姆斯特丹,在莫斯科,在巴比松,在慕尼黑,在城市在乡村在你心里在我画上在他诗行中——美在人间,在天上!

去爱美,去爱艺术家,去敬重真正的艺术家!

美,会让我们健康地反省,艺术让我们周而复始的生活更有情意,艺术家——读者们,请你们记住——他们将永远是我们时代的宝贝}

秋天来了,花园中,树上的叶子镀上了温暖厚实的色调,固执的葡萄藤曲曲弯弯,坚硬如铁。这其中有好多是我亲手栽种,看着它们慢慢发芽、伸枝、开花、结果,变成金灿灿的橙子、紫晶晶的樱桃,变成桃子变成杏子变成鸭梨变成无花果猕猴桃——植物按照自己的生命年轮、消受自己的风花雪月、春华秋实,它们如同艺术生命过程的自然演变——一片玉白色的残月挂在湛蓝的夜空——我推开窗,面对着那些衣襟上满是颜料的画师们,在心里道一声:大师们,你们好!

             孟昌明

             2004年10月于美国奥克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毫厘不让(八位西方现代艺术大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孟昌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9336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2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