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提供了难得的角度,总结出一套为农业节目量身定做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这本书还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既有理论前瞻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作为本书核心创作者的刘江贤,以十几年的一线电视体验以及他本人从主持人、出镜记者、制片人到策划人的转演过程,都决定了本书的生动、真实和触手可及。
| 图书 | 农业电视节目策划36计/电视经典节目解析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提供了难得的角度,总结出一套为农业节目量身定做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这本书还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既有理论前瞻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作为本书核心创作者的刘江贤,以十几年的一线电视体验以及他本人从主持人、出镜记者、制片人到策划人的转演过程,都决定了本书的生动、真实和触手可及。 目录 序 第一编 “计”出前的访谈 第二编 谋划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三编 实战篇 第一章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主旋律宣传节目的解构方式 第二章 以逸待劳、调虎离山:农业报道亮剑突围 第三章 无中生有、擒贼擒王:“主题周”策划攻略 第四章 顺手牵羊、混水摸鱼:社会热点主题策划模式 第五章 抛砖引玉、借刀杀人:大型农业特别节目的电视表现手法 第六章 树上开花:做好栏目的衍生产品 第七章 苦肉计、美人计:农业节目谁代言 第八章 打草惊蛇:演播室访谈分析 第九章 反客为主:提高收视有良策 第十章 隔岸观火、金蝉脱壳:拨开“创作迷雾” 第十一章 走为上:一切为了品牌 附录 附录Ⅰ CCTV-7《每日农经》概况 附录Ⅱ 关于《每日农经》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附录Ⅲ 对于《每日农经》改版后的思考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农业电视节目策划36计/电视经典节目解析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江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5984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2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