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说明了建构词学研究体系的必要性,把词学看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追述建构这一研究体系的历史过程,并参照已有成果,然后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暂将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十六个门类、五十多个科目及数百个子目,亦大致设定了最终目标等;并对研究体系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实践性操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词学:本体地位论、中国词学研究体系之构想、个案:研究体系部分项目之实践性试建构等。
| 图书 | 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济南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说明了建构词学研究体系的必要性,把词学看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追述建构这一研究体系的历史过程,并参照已有成果,然后提出了一个初步设想:暂将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十六个门类、五十多个科目及数百个子目,亦大致设定了最终目标等;并对研究体系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实践性操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词学:本体地位论、中国词学研究体系之构想、个案:研究体系部分项目之实践性试建构等。 目录 序 自序 第一章 词学:本体地位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词(学)与诗(学) 三、附论有关的两个命题 第二章 中国词学研究体系之构想 一、词学领域建构研究体系的历史追述 二、建构词学研究体系的初步设想 三、几点说明 第三章 个案:研究体系部分项目之实践性试建构(上) 一、词之特征研究:不同词人之词研究 附一:秦观秋意词论纲 附二:论王千秋《审斋词》 附三:稼轩词中“西北”语词释说 二、词与环境之关系研究:词人研究 附一:王千秋小考 附二:辛弃疾评传(附年表) 三、词与环境之关系研究: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之关系研究 附:东坡词与小说 四、词与环境之关系研究:词与其他文化艺术或学术思潮之关系研究 附:宋词与宋代理学 五、词之流变研究:时空流变研究 附:中国词史架构论纲 六、词之传播与接受研究:词作鉴赏 附:词作四首鉴赏 七、词之理论与批评研究:断代个体词论研究 附:后村词学观略说 第四章 个案:研究体系部分项目之实践性试建构(下) 八、研究评介:研究情况综述 附一:东坡词研究述略 附二:对李清照研究现状的几点感受 九、研究评介:词学论著评介 附一:评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 附二: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简评 附三:评岳珍《碧鸡漫志校正》 十、词学学者研究:现当代学者研究 附:论词学家杨海明 结语 附录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意识述论 二、北宋“东州逸党”考论 三、辽代女作家萧观音论略 四、唐宋诗文六题评赏 五、学人著作二种简评 六、袁梅教授评传 七、忆念陈贻掀先生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济南大学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崔海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1855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1 |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03 |
| 宽 | 139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