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尘中微笑/指上禅院
内容
编辑推荐

整日奔波于红尘俗世中的你,是否在某一刻想要躲入山林,呼吸着清爽的空气,让自己周身放松于大自然中,获得宁静平和的心境?!其实,参禅悟道一样能够使在都市繁忙的我们获得那般的心境。书中有文有图有诗——文是高僧传道,图为禅院风景,诗乃净土梵音。红尘中微笑,让身心柔软下来,迷悟之间的喜乐,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

内容推荐

本书是指上禅院系列之一,收集了富有佛教禅意的各类小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尝试着参禅悟道。不必远遁山林,你也可以拥有平静宁和的心境。观此书,一如信步禅院,可解惑、可消愁、可忘忧……就于书斋卧榻,作一回打坐的佛子、化缘的僧人吧!

目录

1/拈花微笑 2/学佛的难易 4/我不是佛

5/本性与苍天 6/无明 7/宣宗问佛

8/无情说法 10/八折诵经 11/谁的罪过

13/盐贵米贱 14/负担 15/破戒之后

16/乞丐的梦想 18/径山和尚 20/利剑斩天下

21/喝粥洗碗 23/不得取舍 24/谁认识你

25/禅师跳舞 26/礼拜谁 27/不争人我 28/师礼弟子 

29/自己做主 30/道不可玩 31/涌泉骑牛

33/一堆牛粪 34/屠夫的供养 35/坐观成败

36/手掌与拳头 37/法身无罪 38/木偶戏

39/君王剑40/宝剑不可触41/佛的烦恼

43/我非众生44/真谛45//\风吹不动

47/生与死48/和尚与解差49/打是不打

50/糖饼 51/秀才参禅 53/呵佛骂祖

54/投子义青 56/乌臼吃棒 58/丹霞问僧

59/野狐禅 60/断际禅师 63/佛法无二

64/化缘度众 65/无事手 67/覆船生死

68/得意忘言 70/不淋一人 71/无所求

73/贵耳贱目 74/珍惜现在 75/一堆木柴

76/摩尼珠 77/宝寿卖姜 78/无一法可得

79/一尊佛80/仙崖劝架83/桶水天地

84/禅师的女人86/传什么法88/自了汉

89/出去 90/能进能退 91/东坡的玉带

93/一休吃蜜 94/未上树时 95/不能跟你说

96/莫轻园头 98/心灵之灯

99/一室六窗 100/好事与无事 101/翰林担水

103/与佛无缘 105/人定的女子 106/步步不迷方

107/废纸一堆 108/禅师做女婿 110/地狱

113/意在镢头边 115/飞来佛

116/N人不是我 117/每天吃什么 118/马祖吐痰

119/粥与茶 121/狗子佛性 123/没时间老

125/必修课程 127/死而复生 129/活得快乐

131/高与远 133/请衣服吃饭 135/寸丝不挂

136/一片菜叶 137/放逐天堂 139/第一课

140/学禅的条件 143/存财于信徒

144/心净 146/虚空眨眼 147/禅像什么

149/一与二 151/不如小丑 152/可以为你忙

154/峨山禅师 156/无姓儿 158/人面疮

160/动心加倍 161/喝的妙用

163/真正的佛法 165/自私的农夫

167/青梅子 169/生活的滋味 170/责骂与慈悲

171/水车原理 173/岂曾混淆 174/服从 175/还重吗

176/大干为床 177/国王的侍卫

试读章节

        拈花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优波罗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优波罗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付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着他那不动声色的笑意,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奥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在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任何言语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说明。

         学佛的难易

谈到学佛的难易,庞蕴居士曾经说过:

“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

学佛修道很难很难,就像将麻油往树上摊,那怎么摊得上去呢?勉强摊上去油也会流下来。为什么难呢?因为修道人经过的劫难多,不懂得所遇到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莫须有的,因此一味地追求,执着不放。

学佛难吗?其实不难。佛祖认为我们本来就是佛,只要能够不执迷于虚假的外境,就成佛了!六祖曾经说过:“前念迷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成佛就是这么快!

故此庞居士的夫人说:

“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

学佛修道没有难处,容易得很。“百草”表示一切具体的事物和情境,在百草的“头上”意即超脱于一切事物。能够做到这种心无一物的超脱,那么事事物物就是大道,即达到了参禅学佛的至高境界,这有什么难的?

但是,庞居士与夫人一个说难,一个说易,毕竟还是有所执着,在讲究一法不立,一丝不挂的禅宗看来,这种觉悟还是不太完美,所以他们的女儿庞灵照说:

“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

放任自在,安然受用,这才是天真佛啊!

           我不是佛

有一个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恃甚高,常以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有一天秀才问禅师道:“佛陀慈悲,普度众生时总是顾顺人的心愿,不违众生所求,不知是不是如此?”

赵州禅师回答说:“是的!”

秀才又说:“我很想要禅师您手中那根柱杖,不知是否可以如愿得到?”

赵州禅师一口拒绝说:“君子不夺人所好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

秀才机辩道:“我不是君子。”

赵州禅师当头大喝说:“我也不是佛。”

秀才虽然无以为对,心里却不认输。

又一天,秀才坐禅时看到赵州禅师从他身旁经过,但他看看禅师,并不理睬。赵州禅师责问道:“青年人见到长者怎么不站起来行礼迎接?”

秀才学着禅师的口气说道:“我坐着迎接你,就如同站起来迎接你!”  赵州禅师听后,忽然上前打了秀才一个巴掌!

秀才大怒,质问赵州禅师道:“你为什么打我?”

赵州禅师温和地说道:“我打你就如不打你!”

         本性与苍天

一天,南泉禅师风尘仆仆来参问杭州大慈山的寰中禅师:“什么是人的本性呢?”

寰中禅师回答说:“苍天,苍天。”(人的本性就像苍天一样空阔辽远。)

南泉不解禅机,仍急切地问:“我没问大师苍天,先不谈这个问题。什么是人的本性呢?”

禅师说:“我已经回答了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唠唠叨叨的!”

南泉没有领会寰中禅师话中的深意,拂袖而去。

P1-5

序言

闭上房门,将负累留给红尘;

展开书卷,让身心复归自然。

《指上禅院》是按照不同的阅读感受分类编辑的一套禅宗公案丛书,共四部,分别为:《红尘中微笑》、《迷悟之间的喜乐》、《你心中也有一朵莲花》、《让身心柔软下来》。

书中有文有图有诗——文是高僧传道,图为禅院风景,诗乃净土梵音。观此书,一如信步禅院,可解惑、可消愁、可忘忧……

就于书斋卧榻,作一回打坐的佛子、化缘的僧人吧!

莫道深山远,求佛原在心。

凡尘安宁如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尘中微笑/指上禅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一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9198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