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葡萄酒古董鉴赏宝典(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用优美的笔触,以葡萄酒古董这个重要载体,向读者展现了葡萄酒文化的全新世界。全书图文叠加,以图助文,以文释图,内容丰富。

本书的出版,标新立异,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相信会丰富博大精深的葡萄酒文化,推动正在热起来的葡萄酒消费,也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内容推荐

本书用优美的笔触,以葡萄酒古董这个重要载体,向读者展现了葡萄酒文化的全新世界。书中介绍的不论是葡萄与葡萄酒的铜银牌、伺服用品,还是木桶、分析及计量用品,抑或是专题集藏,无不流溢出葡萄酒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书是作者多年收藏的结果,介绍的藏品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国家,有着存世稀少、内涵经典、年代久远、品相优美的特点。本书图文叠加,以图助文,以文释图,内容丰富。由于葡萄酒古董收藏领域国内尚无其他人涉足,因为唯一,所以独特。如果您喜爱葡萄酒且想了解葡萄酒文化,不妨打开这本书,相信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录

一、葡萄与葡萄酒的铜银牌及钱币/1

(一)概述/2

(二)葡萄的铜牌/3

(三)葡萄酒的铜牌/9

(四)葡萄酒产区的铜牌/11

(五)葡萄酒节日的铜牌/33

(六)“一战”后期葡萄的陶瓷币/38

二、伺服用品/41

(一)两个同式样的东西方酒壶/42

(二)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波尔多蒸馏酒瓶/44

(三)葡萄酒杯鉴赏/46

(四)滗酒器和冰桶的故事/53

(五)一件古旧的喝中取乐的玩具/59

(六)一个田园牧歌般的杯子/61

(七)可爱的玩酒小天使/64

(八)古七八怪的拔塞器/66

三、木桶、分析及计量用品/75

(一)世界上最大木桶铝币和最小木桶/76

(二)为酿造好酒打造木桶/78

(三)英国古董铜质比重计/80

(四)法国占董沸点酒精计/84

(五)量酒的古董尺子/88

四、专题集藏/105

(一)酒神藏品/106

(二)香槟酒传奇/116

(三)匈牙利的骄傲——托卡依阿苏葡萄酒/128

(四)戒酒和禁酒/135

(五)嫁接刀和葡萄剪子/140

(六)葡萄园的鸟害和虫害/143

(七)100年前中国葡萄酒的进口贸易/148

(八)美国葡萄酒奖牌和历史银牌/151

(九)三任美国总统的6份菜单/154

(十)“山姆大叔”VS“高卢鸡”/165

(十一)法国拉图酒庄的旧物/168

(十二)德国早期葡萄酒一瞥/170

附录/175

(一)中国第一个出访的葡萄酒代表团/176

(二)谁见证“中国第一瓶干白”的诞生/178

(三)卓文君敬的是什么酒/18l

(四)纪念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184

(五)解读1915年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及其藏品/192

(六)中国八大酒庄/213

后记——坐在古董中写作/226

试读章节

(四)滗酒器和冰桶的故事

葡萄酒是人类古老的发明之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个尤物,有话为证:A Day Wimout Wille is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没有葡萄酒的一天好似这天没有阳光)。

为了享受美酒的一切,喝好的红葡萄酒是很讲究的:开瓶之前要把酒从恒温恒湿的酒窖(或者是葡萄酒专用冰柜)里取出来,仔细清洁后从卧放改为直立,静置几个小时待沉淀全部落到瓶底之后,再打开软木塞,把瓶子放在摇篮里,对着烛光,慢慢地将酒倾倒在滗酒器里,留下沉淀。这里所说的沉淀其实是指一些色素物质和酒石酸盐,这些东西是好的红葡萄酒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出现的,是葡萄酒的天然属性使然,并非人工添加。然后“醒酒”几个小时,越好的酒醒的时间越长,一般是晚上用酒中午前后准备。整个过程轻手轻脚,仿佛是伺弄瓷器一般。

如果贵客不期而至,来不及弄这些烦琐程序,使用超大的滗酒器和超大的杯子可以替代几个小时的“醒酒”,但是滗酒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好的红酒没有用瓶子直接给客人倒酒的,都是把酒倒入一个漂亮、雅致的滗酒器里,然后端庄地给客人奉上。

上面说的这些,是品酒师或伺酒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就是说,品酒师除了要具备超常敏感的感官和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外,还要“应知应会”这些背景知识。

根据葡萄酒的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摇篮和滗酒器是给红葡萄酒准备的,而冰桶是给白葡萄酒准备的,瓶座是红、白葡萄酒都可以使用的用具。

藏品一 古旧的葡萄酒摇篮

材质为白色金属,外面镀了一层银色。编制细喊,没有任何毛刺,手感很光滑。一看就知道其用途:打开搴子的葡萄酒瓶放在篮子里,在烛光下往滗酒器里慢慢倾倒,直至控净清酒,留下沉淀。葡萄酒摇篮通常是给陈年好酒准备的,那些一般酒、佐餐酒囚时间短,无沉淀物,就不用这样的器具了。该摇篮适用于750毫升的玻璃瓶子。

藏品二 气派辉煌的纯银葡萄酒滗酒器

左:这个纯银滗酒器高23厘米,质量309克,底部刻有925纯银标志和银匠标志。制造年代不详。由于重心在下边,给人感觉很敦吱。器盖是罗马柱的柱头,雕工细腻,气派十足。

中:该纯银葡萄酒滗酒器高29厘米,质量415克,底下有925纯银标志和银匠标志。

右:构思和设计与葡萄酒紧密相连,手柄形似葡萄枝条,上面甚至还带有卷须;手柄、器脖和器身有若干串葡萄和叶子,雕刻得栩栩如生。这个华丽灿烂的纯银葡萄酒滗酒器高29.5厘米,质量401克,底下有925纯银标志和银匠标志。

藏品三 敦厚高雅的英国刻花玻璃葡萄酒滗洒器

这套滗酒器有一大两小3个瓶,全部是手工刻花玻璃制成。主瓶瓶口为纯银制造并饰以美丽细致的珠状边缘,有着鸭嘴式防滴形状。从器形、把手的形状和主瓶纯银瓶口上面(t94个标志分析,这是典型的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滗酒器。

英国滗酒器瓶口的银器标志见图右上角。这些英国银器的标志是12世纪开始盛行的,并于18世纪初开始由政府强制推行。这类标志类似于我们熟知的商标,它们使购买者知道银器的优良质量、制作年代,甚至作品是出自哪个银匠。4个铸印标记自左至右代表:

左一:椭圆形的标志,左侧是一个大写字母A,右侧是一朵石竹花,这是银匠的标志。

左二:一个锚,代表原产地是伯明翰。  左三:一只面向左侧、一条腿抬起行走的狮子,是925优质纯银的标志,类似的狮子标志从1772年开始强制使用。

左四:一个小写字母q。英国人用各式字母表示制作年份,这个字母和特殊形状、左锚右狮、右侧3个铸印底部的波纹边缘告诉我们:该作品为纯银制,于1915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完成。

藏品四 意大利葡萄酒瓷瓶

一个洋味十足的意大利葡萄酒瓷瓶,造型十分优美,手感细润。高20厘米,最大直径约11.5厘米,底下写有意大利文“手工绘画”。

如果说前面一个滗酒器是“阳春白雪”,那么这个瓶子就是“下里巴人”了。这种瓷瓶子是用于喝散酒的,在葡萄酒生产和饮用大国,佐餐级葡萄酒是在小餐馆、酒馆和家庭中被当作散酒大量喝掉的。当地人有采购散葡萄酒的习惯,每逢周末,开车到葡萄酒厂,抱个20升的大肚小口的瓶子,走到售酒机旁,把瓶了灌满,出门结账,抱回家慢慢喝。这种瓶子就是把散洒分发到餐桌时使用的。

藏品五 3个滗洒器挂牌

英国人喝酒很讲究,为了防止将类似的洒混淆,同时有个好看实用的装饰,存滗酒器外面挂上相应挂牌的办法应运而生。这3个挂牌是细骨瓷作的,从左至右分别是谐丽酒、白兰地和威士忌挂牌,宽5.2厘米,高4.2厘米,鲜艳的花朵和缤纷的缎带在牙白色的衬托下美丽夺目。挂牌背后写有绿色的英文“英国斯塔福德郡”和“细骨瓷皇冠180l”字样,还有皇冠标记和漩涡状装饰。纤细的挂链上面有压花。

藏品六 一个葡萄酒冰桶模型

这个冰桶模型很精致,高7.5厘米,质重172克,正好可以攥在手里。器形豪华、线条美观、做T精细,左右两侧有狮头和挂环;挂环固定在狮头里,只能卜下活动而不会转动,挂环的接口不会露在外边。底下有国际著名银器生产厂家——位于英国设菲尔德市(SHEFFlELD)的VINERS工厂和镀银字样。

(五)一件古旧的喝中取乐的玩具

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用十喝酒取乐的器具,比如民间常见的“叫叫壶”和“麾杯”。

“叫叫壶”,瓷质,容量约半斤,壶内有直立的隔断把壶分为两部分,倒酒和直立的动作由于减爪和增压的作用,在壶口另侧的“叫叫”装置受到气压增减的影响,发出类似小鸟般的悦耳叫声,故得名。这个装置的发明者真是独巨匠心。除了使一个普通酒壶增加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喝酒的过程已经满足了眼睛、鼻子和嘴巴,耳朵却没事干,是“它”使耳朵得到了满足,从而协调了血官的关系,让我们全面感受喝酒的全过程,增加了饮酒的乐趣。这种酒具既适一多人使用,也可以独酌。

“魇杯”,在喝酒的杯子里面的半圆球型透明玻璃下面装卜了画片,利用倒酒后液体的通透和视觉差,可以看到里面的奇妙景象,然后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遐想。通常“魔杯”厂氐下显现的是美人,有的还会婆娑起舞。

喝酒取乐的主题古今中外兼而有之,这里有一件西方190O年的喝酒取乐的玩具,十分古朴、可爱、巧妙、滑稽,与我们的“叫叫壶”和“魔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一个很老的机械葡萄酒塞子,高约14厘米,木质手工雕刻而成,做工非常细腻,品相完美。典型的西方侍者的形象,面孔生动,大跷鼻子,前额光亮,水汪汪蓝色的眼睛,牙齿精雕细琢,表情和善友好、滑稽。戴着蓝色的礼帽,在礼帽上面,还附加了一根羽毛。礼服的翻领是深红色的。头发也被画出来了,可能是漆上去的,也可能是烙上的。

拉动身后的细绳,侍者的胳膊就把帽子展向一旁,同时点下头以示鞠躬,和我们见到的绅士向客人敬礼致意一模一样,动作快速准确;放开绳子,他又回到原来的姿态。连续拉动、放回,小人的木偶般的动作不断,令人忍俊不禁。

这个器具通常是在打开一瓶酒后用于替代原来塞子的,同时,可用来在喝酒时取乐搞笑和消遣放松,里面的机械连锁装置构思巧妙、做工准确,让人爱不释手。

P53-61

序言

葡萄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谈论和消费葡萄酒已经成为中高层人士和小资们的身份象征。自古以来,好葡萄酒总是一种珍贵的商品,需要有大量与此相关的精美物品来辅助葡萄酒的享用。

笔者出身于葡萄酒世家,在葡萄酒行业从业近40年,先后在国内的几个葡萄酒产区工作,并经常去国外的葡萄酒生产国家考察和工作。1993年3月以来的14年间,笔者主要为葡萄酒行业做了三件事:参与编译了《国际葡萄酿酒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参与编撰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参与建立了《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制》,此等级制度已成为多家企业和产区葡萄酒质量分级的依据,并致力于使其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遵循的规范;确立了中国酒庄的概念、地位和入门标准,协助成立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酒庄联盟》。

上面说的算是“前沿”工作吧,然而这里要做的却是“后续”工作。长期以来,国内的葡萄酒行业处于单一的创建企业和发展品牌的状态,与博大精深的葡萄酒文化相脱离。因此,在2006年3月26日召开的行业会议上,笔者提出“倡导和积累葡萄酒文化”的工作思路,并认为这个主题应该成为行业今后的一个工作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企业和品牌是暂时的,文化却是永恒的”观点。作为一名以葡萄酒为终身事业的工程师,笔者有责任且愿意在传播和创建葡萄酒文化中发挥作用。

作为葡萄酒文化的重要载体——葡萄酒古董,笔者一直对它兴致盎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浓厚。多年来,笔者以葡萄酒为专题收藏了相关古董,本书正是多年收藏的结果。书中介绍的藏品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国家,有着“存世稀少、内涵经典、年代久远、品相优美”的共同特点。今天,终于有机会把手里的葡萄酒古董向读者展现,希望和读者共同领略葡萄酒古董的风采,共享收藏快乐,并得到葡萄酒文化的滋养。

葡萄酒古董收藏领域国内尚无其他人涉足,这样就有了这本目前国内唯一的书,这是本书的特点之。

葡萄酒古董的集藏需要有较多的藏品才能够说明问题,而有了藏品没有研究也只能算是做了一半的工作,既有收藏又有研究(既透彻又专业的研究,能让人看懂又喜欢的那种)才算是达到文化滋养和传播文化的目的。近年来,笔者陆续整理、研究和归纳了这些藏品。于是,一件藏品一个故事,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二。

因为藏品颇多,借助数码照相技术,本书图片丰富。要说明的是,全部图片都是用自己的藏品自己拍摄,并非取自他处。 “一张图片等于一千个字”,图文叠加、以图助文、以文释图,算是本书的特点之三吧!

当然,囿于篇幅,以及个人学养有限,书中考虑不周之处,尚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郭松泉

2007年2月

后记

坐在古董中写作

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一本立意新颖的书即将出版。这些天坐在这堆古董中问,左面是美国总统的菜单,右面是十来个英国、德国的葡萄酒杯,旁边的柜子里有个木斗,里面装的是各式各样的拔塞器,底下是那100多个铜牌,量酒的古董尺子则存放在左后方的大提包里。每天看着、摸着、想着、写着这些东西,在香烟缭绕中,有时感觉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它们中的一件了,有时感到自己耳朵上长出两个把变成个装酒的陶罐,有时又觉得铜牌上踩葡萄的就是自己,还间或迷迷糊糊地做了满头葡萄叶子的酒神……真正是走火人魔了!

回想近几年写的若干篇相关文章和这段时间集中精力的撰写,觉得藏品的分类是最让我困惑的一件事,回头看看现在的这些分类,除了拔塞器部分参考了国外集藏家的做法以外,其他诸类全部是自己分类做好的。这个过程并非轻易而来,是经过一次次的分析、考虑,不断改进,有时甚至彻底推翻得到的。

我以为,搞集藏应该首选自己熟悉的专题而非见异思迁、样样都藏,那样的结果是无法形成一个像样的系统的集藏,最终弄成个鸡肋。本人的集藏是以建设和丰富葡萄酒文化为出发点的,所以做起来很从容。

是下列背景使我受益匪浅:父母的遗传和良好的家庭环境;特殊的工作经历;经常性的国内外旅行;长期积累、不断总结的工作经验;对藏品独到的眼光;对葡萄酒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较好的语言文字功底。

这本书的署名虽是本人,其实更应该提及我的家人:做收藏的经常要满世界地跑着买藏品,并支付不菲的费用,要不是夫人的默许和支持让我随意付款,恐怕每每都要“望洋兴叹”了;还有女儿,经常以新一代和读者的角色与我交流并给予我诸多的修正。她们看到我有了新到的古董,总是兴趣盎然地问这问那,从来没有厌烦和怠慢过,要知道,干成一件事家庭的气氛十分重要。所有这些,使我感到葡萄酒古董的处心集藏和潜心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事情,我只是具体的工作人员罢了。

除了家人,还要感谢曾经在这方面支持过我的人,他们包括:屈小洪先生,他长期在东欧出差,有些藏品上不认识的文字,比如克罗地亚文、捷克文、俄文等小语种,他帮我解决了这些问题;《华夏酒报》的同仁们,他们都比我年轻,有的甚至只有我年龄的一半,在文字方面把关并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在调整全书的结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还有那些在无锡结下师生情谊的学员,我写出这类文章后,经常是先给他们过目,他们在欣赏的同时给我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以期待的心情等待我的新作,所有这些都使我感到很友好、温馨,和他们在一起用“忘年之交”来形容应该是恰如其分。  

以葡萄酒古董的名义,想想过去,积淀葡萄酒文化应该成为行业的共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葡萄酒古董鉴赏宝典(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松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389629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2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