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儿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并于每一病证后附有病例与简易治疗方。
王伯岳先生是全国著名中医,尤擅长于中医儿科,曾主编《中医儿科学》等大型专著,在儿科领域造诣颇深。此书曾在期刊以讲座的形式连载,于20世纪80年代出书后颇受欢迎,多次重印。
本书内容简明实用,既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又有王老先生从事50多年中医儿科临床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
图书 | 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论述了儿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并于每一病证后附有病例与简易治疗方。 王伯岳先生是全国著名中医,尤擅长于中医儿科,曾主编《中医儿科学》等大型专著,在儿科领域造诣颇深。此书曾在期刊以讲座的形式连载,于20世纪80年代出书后颇受欢迎,多次重印。 本书内容简明实用,既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又有王老先生从事50多年中医儿科临床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著名老中医王伯岳研究员原籍四川省中江县,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生前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他精通中医古典医籍,善于结合临床实践,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内科、妇科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儿科,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治学严谨,勤于著述,曾主编撰写了《中医儿科学》、《儿科辨证述要》等专著,为发展中医儿科学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论述了儿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并于每一病证后附有病例与简易治疗方。 目录 小儿感冒 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 小儿肺炎 小儿顿咳 小儿痄腮 小儿麻疹 小儿喉痧 小儿腹泻 小儿肝炎 小儿暑热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小儿急性肾炎 小儿痹证 小儿癫痫 小儿蛔虫证及蛲虫证 试读章节 小儿感冒 小儿“伤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最常见。 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属于表证。 由于小儿腠理(腠cou,音“凑”,腠理即皮肤纹理)不密,抵抗力弱,如遇气候骤然变化,寒暖失常,稍不注意,就会为外邪所乘,发生感冒。 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 风寒感冒的主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喷嚏,流涕,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 风热感冒的主证:发热,头痛,喷嚏,流涕,鼻塞,有汗,脉浮数,唇红,舌苔薄白。 风寒、风热二者的区别如下: 风寒:无汗,头痛,周身痛,恶寒,口不甚渴,小便清长,手足指末梢微冷,脉浮紧。 风热:有汗,只头痛,周身不痛,恶风,口渴喜饮,小便短黄,手背发热,掌心有微汗,脉浮数。 凡是感冒,都要出现发热、喷嚏、流涕、鼻塞等症,而重点是发热。同样是表热,但由于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现象,根据不同的现象来分别寒热,是辨证的重要环节。寒热既清,还应进一步考虑有无其他原因,以及有无其他兼证。 总之,感冒不外风寒、风热两大类。而由于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病情也有差异。如风寒感冒,多见于冬季,风热感冒,四时皆有,而多见于秋末春初;南方多风热,北地多风寒;小儿感冒,风热多于风寒,而体弱的小儿更容易经常感冒。所以,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体质,在临床辨证时,亦应分别。 寒和热可以同时出现,但有所偏胜,有的寒多于热,有的热多于寒,同时,寒热也可以互相转化。小儿感冒热多于寒,或寒从热化,表现为容易见汗,或者是见汗而热不解,形成寒热夹杂之证。 有的小儿,经常消化不良,又容易感冒,这类小儿,不单是表证,还兼有里证,也就是小儿常见的夹食感冒。 所以,小儿感冒,除风寒、风热而外,以寒热夹杂和夹食感冒较为多见。 【治法述要】 表证应用解表法,解表法主要是汗法,即是通过发汗,使表邪由汗而解。以感冒而论: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治;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为治。 这是一般习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治小儿感冒,并不局限一个汗法,而在汗法的应用上也需要慎重。 小儿“易虚易实”,无论是风寒感冒,或者是风热感冒,发汗都不宜太过,过于发汗,容易使津液受伤,反而引起其他变化。 小儿一般多里热,一经感冒,容易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之证。单独用辛凉,往往汗出不透;单独用辛温,又往往汗出而热不解。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辛温辛凉并用,自能风寒、风热两解。 根据情况,如寒邪重,辛温应重于辛凉,如热邪重,辛凉应重于辛温,应随其偏胜而选方用药。 单独使用解表药,往往一出汗,热就退,但汗后又会发热。所以,在使用解表药的同时,一定要佐以清热药。如伴有消化不良,则助以消导药。如体质素弱,不宜过于发表,则应用和解法。因此,治疗小儿感冒,在使用汗法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情况配合清法、消法或和法。 【例方选介】 1.风寒感冒 治法:驱寒解表,祛风散热。 例方:荆防葱豉汤(习用方): 荆芥二钱防风二钱苏叶二钱羌活一钱 白芷一钱淡豆豉二钱薄荷一钱黄芩二钱淡竹叶二钱葱白2节 本方是以辛温为主的一个方剂,着重用于外感风寒。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葱白,都是辛温的药物,有解表、发汗、祛散风寒的作用,但比麻黄、桂枝较为平和,对小儿发汗不宜过猛比较适宜。薄荷是辛凉药,能祛风、散热;淡豆豉,辛甘、微苦,能解表、除烦;淡竹叶,辛淡、甘寒,能清热、除烦、兼行肌表;黄芩是苦寒药,有清肺的作用。这是辛温辛凉并用,佐以苦寒,而辛温重于辛凉的一个方子,风寨感冒,或寒热夹杂而寒多于热的外感,都可选用。 2.风热感冒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例方:银翘散加减(习用方): 金银花二钱 连翘二钱 荆芥二钱 防风二钱 薄荷一钱牛蒡子二钱淡豆豉二钱黄芩二钱大青叶二钱淡竹叶二钱 本方是以辛凉为主的一个方剂,着重用于外感风热。薄荷、淡豆豉、牛蒡子,都是辛凉解表的药物。风热感冒,主要是偏于热,但风邪不解,则表邪不去,佐以辛温的荆芥、防风,以及苦寒的大青叶、黄芩,辛淡、甘寒的淡竹叶,则解表、清热的作用较强。这同样是辛温辛凉并用,而辛凉重于辛温,并着重于清热解毒药银花、连翘与苦寒药的配合。适用于偏于风热的外感。如热为寒闭,寒从热化,汗出而热不解的热重于寒的感冒,也可以选用。 以上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常用的方剂。 由于小儿合并症多,根据不同的兼证,在应用时也应有所加减。 咽部红肿,加板蓝根三钱、锦灯笼二钱。 如伴有消化不良的夹食感冒,加枳壳二钱,焦三仙(神曲、麦芽、山楂)各二钱。 如表里俱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发热不退、口渴喜饮等胃肠症状比较明显者,应表里双解。方用藿香散加减。 藿香二钱紫苏二钱葛根二钱黄芩二钱连翘二钱焦三仙各二钱淡竹叶二钱 无汗、恶寒,加葱白2节、生姜2片。 有汗、口渴,加生石膏四钱、知母二钱。 头痛较甚,加羌活二钱、白芷二钱。 咽部疼痛,加板蓝根三钱、大青叶三钱。 3.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除上述情况而外,如遇气候骤然变化,发病急骤,相互感染,证见:高热,寒战,头痛较剧,周身酸痛,咽部红肿疼痛,疲倦,口渴,脉浮数,舌苔微黄,是为流行性感冒。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例方:银菊解毒汤(习用方): 金银花三钱 菊花三钱 薄荷一钱 荆芥二钱 羌活二钱黄芩二钱连翘三钱 山栀子二钱板蓝根三钱蒲公英三钱甘草一钱 口渴、多汗,加生石膏三钱、知母二钱,去荆芥。 惊掣不安,加钩藤二钱、蝉蜕一钱。 【简易方选介】 1.一般风寒感冒简易方 葱白3节生姜3片红糖适量,水煎服,日服2次。 2.预防感冒简易方 葱头白菜头芫荽适量,水煎服,日服2次。 3.预防流感简易方 野菊花三钱贯众二钱芦根四钱水煎服,日服2次。 【成药选介】 1.冲和丸(《六科准绳》九味羌活汤加减方) 成药为蜜丸,每丸重二钱,每服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减半。 2.都良丸(《景岳全书》都良丸方) 成药为蜜丸,每丸重三钱,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减半。 以上两种丸药,适用于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等风寒感冒证。 3.桑菊感冒片(《温病条辨》桑菊饮方) 成药为片剂,每服4片,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减半。 4.银翘解毒片(《温病条辨》银翘散方) 成药为片剂,每服4片,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减半。 以上两种片剂,适用于发烧、头痛、鼻塞、咽喉肿痛等风热感冒证。 成药剂型除片剂外,也有丸剂,作用都一样。无论是片剂或丸剂,小儿服用时,最好先用开水化开,不要吞服,以免呛入气管。 P1-5 序言 著名老中医王伯岳研究员原籍四川省中江县,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生前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他精通中医古典医籍,善于结合临床实践,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内科、妇科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儿科,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治学严谨,勤于著述,曾主编撰写了《中医儿科学》、《儿科辨证述要》等专著,为发展中医儿科学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赤脚医生杂志》自70年代创刊以来,陆续刊载了王伯岳撰写的《中医儿科临床浅解》讲座。许多读者要求把讲座汇集成册。该书在1976年出版后颇受欢迎,数十万册不久销售一空。现因广大读者纷纷致函要求而重印,由于利用原纸型,用药剂量保留了旧计量单位,请阅读时注意。 1990年7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伯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823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8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72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1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