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于1852年在都柏林所做的一系列演讲,第二部分是10篇关于大学学科的演讲和论文。本书充分表现了西方高等教育中所遵循的精神原则和操作方法,对于正在进行重要变革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该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图书 | 大学的理念/世界著名大学研究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于1852年在都柏林所做的一系列演讲,第二部分是10篇关于大学学科的演讲和论文。本书充分表现了西方高等教育中所遵循的精神原则和操作方法,对于正在进行重要变革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应该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目录 《大学的理念》导读 一 纽曼的论证/[001] 二 内容分析表/[005] 三 反思的问题/[O11] 《大学的理念》界定与诠释 前言 第一卷 大学教育——分九讲阐述 第一讲 导言/[033] 第二讲 神学——知识的一个分支/[046] 第三讲 神学对其他知识分支的关系/[063] 第四讲 其他知识分支对神学的关系/[083] 第五讲 作为自身目的的知识/[104] 第六讲 从与学习的关系看待知识/[123] 第七讲 从与职业技能的关系看待知识/[143] 第八讲 从与宗教的关系看待知识/[163] 第九讲 教会对知识的职责/[184] 第二卷 大学科目——在一些演讲和论文中的论述(选文四篇) 选文一 基督教与文学——在哲学与文学院的演讲(1854年11月)/[205] 选文二 英语中的天主教文学(1854年一1858年)/[219] 选文三 基督教与自然科学——在医学院的演讲(1855年11月)/[246] 选文四基督教与科学研究——为理学院写的演讲稿(1855年)/[264] 注释 评论:再思《大学的理念》 解释性论文导言/[289] 纽曼时代的纽曼——马莎·麦克马金·加兰德/[295] 纽曼的大学与我们的大学——弗兰克·M·特纳/[312] 神学与大学:纽曼的理念与当前的现实——乔治·M·马斯登/[332] <大学的理念》中自我的悖论——萨拉·卡斯特洛一克拉伦/[348] 纽曼与电子大学的理念一乔治·P·兰多/[369] 建议阅读书目 评论人介绍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学的理念/世界著名大学研究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约翰·亨利·纽曼 |
译者 | 高师宁//何克勇//何可人//何光沪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037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0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2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贵州 |
长 | 225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