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余的话/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著名作家见证过苏俄的革命,作为党的领袖领导过中国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早期阶段的斗争的瞿秋白,在生命尽头写下了本书,却表达了对政治的困惑倦怠,对文人生活的热爱眷恋。书本透露出来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其独特的遭际及其折射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渊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书的出版为我们研究瞿秋白、进而回顾20世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心路历程,保存了珍贵的原创史料,展现了选编者深刻的洞见和幽邃的视角。

内容推荐

该书选编了瞿秋白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多余的话》、《心的声音》、《饿乡纪程》(即《新俄国游记》)、《赤都新史》、《暴风雨之前》、《骷髅杂记·序》、《狱中诗词》等篇章,它们充分体现了瞿秋白“书生革命者”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个性追求。

目录

导读:书生革命者的悲剧情怀

——外曲内直烛照心灵的《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

唉!还不如

自杀

心的声音

新俄国游记

赤都心史

荒漠里

一种云

青年的九月

乱弹(代序) 

世纪末的悲哀

暴风雨之前

骷髅杂记

透底

“儿时”

狱中诗词

试读章节

五 清田村之残梦

托尔斯泰邸宅的饭厅里,窗外已乱投秋林晚色,我们望着,正吃过晚饭之后,等着车子,预备返站。

桌上的自暖壶澌澌的响着,沸沫细吟,偶破一室的岑寂。老年的贵妇人——托氏妻妹,坐在桌旁做着女工,他的孙子,天真活泼的小孩子默然静坐在那里读龚察洛夫(Gontcharoff)集,还有一中年妇人——托氏亲戚闲坐读旧杂志。我偶然问那小孩读书几年了。托氏妻妹回道:

——他?他读的书不少,一直在家里,没进学校,——现在的苏维埃学校,……哼。

他说完忽看见小孩子一面看书,一面手里玩着纸牌呢,掀一掀眼镜,欣欣然抬起双眉,暗中流露那贵族派调的礼貌,他问:

——呀!你们中国有赌具么?我非常之爱玩,你知道,我在巴黎时一夜输多少!——少年妇人插嘴道:“呵!他年轻时才爱赌呢。”中年妇人见我们闲着无事,拿出一大盒照相,托氏当年家庭亲友的肖像,克留摩的风景,末后指着一张学生模样的照片说:“这是我的儿子,唉!真伤心呵!革命时被可恶的布尔塞维克杀了。我们家许多房舍,邸宅,田地一概弄光了。我还坐过三个月牢狱呢,……呵哎”托氏妻妹忽然向中年妇人道:

——现在,革命之后,什么事都翻过天地来了。你昨天用心没有:某小姐和那一少年,还有几位,唔,都是年轻女郎,挤坐一张沙发上,一点嫌疑,礼貌也不顾。——正说话时一女郎走来,托氏妻妹起初愣了一愣,仍接下笑着说道:

——不怕你恼,小姐,“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我们正在说你呢。

那女郎看着我们,很不好意思似的,半晌才说道:

——怎么为这样的事发恼呢,我们正盼望有人指教呢……——说着,口齿渐渐模糊,底下的几个字都吞在肚子里去了。

——哎唷唷!现在风俗不成话了。男女同学!男女同学!你们还不知道,现在中学校里男女学生成了什么样子呢!近廿年来的新教育!——中年妇人接着说道:

——你可不要冤枉人,他们几个小姐,倒都不是中学校出身,是受家里的贵族教育。

——可不是!生来世道人心如此,有什么法想。我们年轻时,不用说实际上,那怕没有一件两件风流奇闻;可是终还顾着脸子。我就不懂,怎么一二十年变成这样的世界!

——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在英法“男女同学”就不要紧,我们俄国却不行?

我听着禁不住插嘴道:

——那又更奇怪,我们中国也是这样说:“为什么在外国就不要紧,一到我们中国就不成样子。”

车马预备好了,我们同几位女郎一同坐车往车站去。秋夜雨过,马蹄得得,仰看着流云走月,光芒四射;雨余小寒,凝露满裳,也和清田村中贵族的残梦似的,勉强固结“旧时代的俄国”。

清田村当革命怒潮时,农民中的少壮,哄哄欲动,要瓜分托氏财产田地;老年人念托氏的遗德,不忍动手;后来还是中央政府派员保护了这历史的伟迹。

六 大学生

十五日晚,本来说晚上二时开车,我们赶到车站,睡下,——一觉醒来,仍旧是清田站。早起奇饿,德维里老者约着下站一行,同到前天过宿的别墅中。和看别墅的农夫商量着,请他去买了些牛乳,煮些马铃薯,就在农夫屋里烧着自暖壶喝茶,主人殷勤询问中国生活。谈及托尔斯泰,主人还说:  ——我是托尔斯泰初办学校里的小学生,我还会算加减乘除呢!

主人儿子坐在一旁,手里拿一本俄文启蒙读本;我问他要了看一看,因问现在农村学校怎么样。据说,每天小孩子都去上学,不要学费,“上半天去下半天就回来了!”学习算学,俄文。我试和那小孩子谈谈,小孩子很害臊似的,宛然一中国“乡下孩子”。德维里老者还问许多托氏生时的轶事。主人忽道:

——那又怎么样?托尔斯泰生时,我们去总还有许多书,——我们得了又读着,又卖几个钱。要帮助却难了:有熟人去,一块两块卢布,平常三角五角。

自暖壶水沸了,女主人倒茶给我们,咕噜着道:

——托氏自己是很要帮助人的,都是他夫人横在里面……

我问道:

——革命时,你们分着多少地呢?

——亩半田。这两年勉强还够。今年又有什么“食粮税”,我们也担负轻些,——年付三分之一,十二辅德。生活要说宽余是说不得呢。我们革命前也从没见过三块卢布以上的钱。现在罢,管着别墅,每月经亚历山大·托尔斯泰的手,由教育委员会得八九十苏维埃卢布,——算得什么,几角钱!

说着话,宗武也从车上带着照相机来了。主人又请他照了一相。村里小孩有的嚷:“来看美国照相机呵!……我笑向宗武说:  

——再想不到中国人到了乡间,变成了西欧文明的宣传者。

主人还说,现时到城里去照一相,出一个月的薪水也不够呢。他又很热烈的送我们走,一面说道:

——我们这两天吃的面包都不够。公社里剩的面包,——现在可以出卖了,——我们去买也得出四五千钱一斤。他们都是本学生,虽说什么集合生产,究竟不大会种田。那四五十亩田,据我看来,还不如分给我们小农好些。……唉!穷人还是穷,富人还是富。……

我们回到车上已是十点多钟。十一点开车,到了都腊,不知怎的又停住了。天色阴沉,又不能下车散步。沉闷得很。回想此游所见,历历犹在心头;一见俄国乡间生活,也有无限感触。

一直等到晚上九点钟,才从都腊开车。

P232-235

序言

为刚刚逝去的“20世纪”作总结,似乎是今日中国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崛起于艰难之际、致力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既灾难深重,又生机勃勃。时过境迁,不管是“灾难”还是“生机”,其蕴涵的酸甜苦辣,都将成为后人咀嚼回味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遗产”。

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阅读者最好心存敬畏。不要说风和日丽,即使是斜阳余晖,也都值得论者认真鉴赏与品味。有瘩于此,本丛书不取大刀阔斧放言高论的姿态,而宁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似乎有必要提醒笃信“进化”的国人,略为调整视线,俯下身来,流连身边的风景。对于有心人来说,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处,同样可以见精神。不妨借助一本本曾经激动过一个时代的书籍的重新阅读,触摸那很可能早就被历史的风沙抹平的精神印记,体会先辈们蹒跚的足迹。

相对于有形的政治、经济乃至学术、文化的成果,一代人的“精神遗传”显得不太张扬,故很难被心境浮躁的后来者所感知。重读“旧书”,我们不只可以了解曾经有过的知识、信仰、理想,乃至具体而微的心境;更可以通过其在历史上的“存在与遗失”,理解风光无限且变动不居的世界。

与一般意义上的遴选“经典”不同,本丛书关注的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故必然跨越具体的学科限制,且兼及著译与雅俗。选书的标准,在于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力”,而不问是否“藏诸名山,传之后世”。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影响力可能迅速消失,也可能与日俱增,更可能时起时伏。描述如此奇妙的“书的命运”,并给予恰当而深入的解读,对于测量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与文化走向来说,也许是很好的入口处。

这里有政治家的宏愿、思想家的深思、学问家的博识、文学家的激情,以及普通人的常识与悲哀。不管是哪一类,希望均有值得述说的“接受的故事”。也就是说,书本身的魅力固然重要,可那留在历史上的“长长的影子”,同样令人怦然心动。

与书斋里的宏论不同,本丛书希望沟通专家常识与大众趣味,借“读书”回顾先辈的足迹,丰富当代人的精神感受与历史意识,故关键在于“同情之理解”,而不是判断与裁定。具体的工作策略是:将书籍本身的评介与“接受史”的叙述融为一体,并掺入个人的阅读体验。假如撰写导读的专家们之“生花妙笔”能勾起大众的阅读兴趣,使“旧书”介入“新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则功莫大焉。说到底,书,并非越新越好;人,也不一定越活越精神。这才有必要不时地回顾历史——包括阅读并未完全过时的好书。

理论上,只要是真正激动过一个时代的著作,都有可能进入我们“重新阅读”的视野。可在具体操作中,却因某种难以逾越的障碍,不能不略有回避。另外,虽然丛书的选目已经大致确定,但考虑到各位专家的写作进度,出版时无法完全依照原作的年代排列。这两点,敬请读者原谅。

本丛书作为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持的项目,并不划地自牢,而是期待更多学界朋友与我们携手,借助“读书”,重新理解并阐释20世纪中国人并非贫瘠的精神生活。

丛书主编 陈平原

1999年12月1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余的话/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瞿秋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04406
开本 32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04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