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要探讨的是语言障碍的存在,来华外国人和晚清中国人在突破语言障碍方面所作的各种努力,及其在晚清时期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
为便于讨论并且考虑到篇幅安排,本书分为三编,每编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本编为“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本编以来华外国人在排除语言障碍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而展开讨论。
| 图书 | 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2)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所要探讨的是语言障碍的存在,来华外国人和晚清中国人在突破语言障碍方面所作的各种努力,及其在晚清时期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 为便于讨论并且考虑到篇幅安排,本书分为三编,每编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本编为“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本编以来华外国人在排除语言障碍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而展开讨论。 目录 近代来华外国人排除语言障碍的努力(一) 一、来华外国人的中国老师 二、中国境外汉语学习基地 三、近代条约:排除语言障碍的保障 近代来华外国人排除语言障碍的努力(二) 一、来华外国人与辞书的编纂 二、来华外国人与教材译编工作 三、语法类工具书 四、来华外国人与汉字字母拼音系统的引入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谈判中的外国传教士 一、传教士参与近代中国对外交涉的背景 二、传教士与关于宗教内容的不平等条约的谈判 三、利用语言障碍捣鬼的法国传教士 在语言障碍的背后:国家利权的丧失 一、对外国译员的盲目依赖 二、中俄边境谈判与俄国译员 三、中国海关大权落人外国人之手 四、字词差异之问:中国葡萄牙《通商友好条约》谈判 五、中美续修条约与美国译员的翻译 近代在华英国译员机构及译员培养 一、东印度公司的译员 二、英国政府驻华机构中的译员 三、英国政府在华机构的译员培养 四、翻译学生:选拔、语言学习与培训 从马儒翰到李泰国、巴夏礼:中国近代外交谈判中英国译员的作用 一、鸦片战争中的英方译员 二、李泰国:中英《天津条约》谈判 三、巴夏礼:中英《北京条约》谈判 两次鸦片战争中因外国译员的翻译水平和能力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外国译员的翻译水平 二、翻译水平与误译 三、马儒翰与误译 四、《南京条约》误译:福州拒绝英人驻城之争 五、照会误译:广州拒绝英人人城之争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来华外国人与近代不平等条约(语言障碍与晚清近代化进程2)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季压西//陈伟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291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20 |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059-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2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