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大量的流动人口对上海方言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上海方言发生变化,城市里各行各业的行话不断外溢,使上海方言的语汇迅速增加又快速变化。所以,通过研究上海语言变化也是研究上海变迁、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本书分为上海·闲话交关和上海·往事记忆两辑。收录的不少方言语词所表述的本质是情态的、抽象的东西。
| 图书 | 上海闲话交关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以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大量的流动人口对上海方言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上海方言发生变化,城市里各行各业的行话不断外溢,使上海方言的语汇迅速增加又快速变化。所以,通过研究上海语言变化也是研究上海变迁、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本书分为上海·闲话交关和上海·往事记忆两辑。收录的不少方言语词所表述的本质是情态的、抽象的东西。 目录 前言 上海·闲话交关 依/2 嗲和作/6 “叛ya摸摸”中的ya该怎么写/9 退有余,补不足日“找”/12 上海人称漂亮为“嬗”/15 “赵”侬没商量/17 山东qiang饼与“包脚布”/22 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26 卖洋三千/28 沪语中的“马子”/31 八字还呒一撇/34 白相和打bang/36 呆人看鲜秤/39 大舞台对过——天晓得/42 勿入调和呒腔调/45 挑绷绷会落雨格/48 “七国里贩马,八国里贩牛”的“阿木林”/51 掮木梢与装榫头/54 凿轮胎朋友/58 轧户口米/61 “江北人”为“法国人”的来由/64 江西人补碗——自顾自/67 冬瓜缠了茄亩里与青茄子落坑缸半爿俏/70 眼睛一眨,老哺鸡变鸭(!)/74 石库门何以叫“石库门”/76 老娘舅与小爷叔/78 额骨头碰到天花板娓头触到哈尔滨/80 张木匠拉伲子崇明人阿爹蜡烛店小开棉 花店老板娘/84 上海·往事记忆 小菜场的故事/88 《沪谚》食谚录/94 一百年前上海中西菜价位/99 上海素餐馆的变迁/109 从饭馆街到沙市路饮食街/113 旧时上海的“竞渡”/117 上海人“打弹子”/123 西方跳舞传人上海/129 1885年上海就已有了大象/137 百年前海上女性时尚/140 解读一份民国元年的租房契约/148 上海出现第一台蒸汽压路机/151 旧上海的交通规则/154 旧上海的民航事业/162 以前的上海钱怎么用/169 旧上海的代价币和代价券/176 上海的“水龙会”与救火会/182 旧上海的彩票/188 旧上海的月份牌/196 旧时上海的照相/199 旧上海的博物馆/207 老上海的庙会/215 四眼狗与大块头——《玄空经》摘录/222 明清时期的上海娼妓/22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上海闲话交关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薛理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230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1 |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1 |
| 宽 | 16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