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彩杨澜
内容
编辑推荐

她,是一位职业、家庭、爱情都圆满的女人;她,是一位无数职业女性崇拜的完美典范;她,是一位采访过200多位世界级名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媒风云人物。

她,就是“2007年中国最美50女人”之一的杨澜。本书全面为你解读一个真实的杨澜。

内容推荐

要了解杨澜,只有在了解杨澜的经历以后才能更好地走进杨澜的内心深处,等到我们对杨澜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去看这个在电视世界里掀起了“视频狂澜”的女人,我们一定会有种强烈的好奇,到底杨澜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魅力创造出这一切的呢?

蝴蝶是美丽的,蝴蝶是轻盈的。蝴蝶一样的女人让人向往,让人心动,如果这个女人还能有编制电视童话的魔力,并在与风对话的过程里再现着阳光下的激情和温柔,那这个女人一定就是杨澜。

女人都是喜欢做梦的,电视就是杨澜的梦境。女人都是喜欢在风中自言自语的,那些做过的节目就是杨澜在风中的倾诉。当你看到的时候,当你喜欢上的时候,你就会了解杨澜,你就会了解这个女人。

目录

杨澜素描/1

风中的蝴蝶/1

与风对话的女人/3

阳光下的激情与温柔/6

第一章 小巷深深的年代(1968年至1986年)/9

 第一节 美丽的丑小鸭/11

兰出幽谷 雅室生香/11

邻家有女初长成/12

表妹的眼睛写满真诚/16

初见爸爸时的尴尬和幸福/17

 第二节 北京的快乐童年/19

我爱你,塞北的雪/20

英语版《我爱北京天安门》/21

心爱的小水枪/23

童年的“抓捕”行动/25

 第三节 童年的点点滴滴/27

豆腐事件里的善良天性/27

没病装病的苦恼/30

小时候的梦想/32

发卡带来的人生启迪/35

 第四节 丑小鸭长成白天鹅/38

鲜明个性的诞生/38

为妈妈擀面条/39

妈妈,我是无心的/41

没有早恋的青春时光/42

第二章 梦幻象牙塔(1986年至1990,大学)/45

 第一节 梦幻开始的地方/47

心里编织的梦/47

初恋时不懂爱情/48

第一次“离家出走”/50

 第二节 开什么花就收什么果/51

“我不聪明,但我很努力”/51

“状元”的诞生方式/53

自信来自于内心的坚强/55

毕业:我将去向何方/57

第三章 在央视的花样年华(1990年至1994年)/61

 第一节 漫长的面试/63

都是纯情惹的祸/63

第一次面试/65

有预谋的一次袭击/67

忍无可忍的面试/69

 第二节 走进《正大综艺》/70

我不漂亮吗/70

漂亮与能力的对话/71

电视里的第一次出击/73

 第三节 在磨砺中成长/74

我和姜昆“说相声”/74

我就是摄像机/75

你能做到最好/77

做好你自己/78

与“赵大叔”的合作/80

第四章 震撼纽约的白玉兰(1994年至1996年,留学)/83

 第一节 离开是为了飞翔/85

“金话筒”的荣誉/85

“饭局”上的机遇/86

穿越地球的另一种方式/87

简陋的落脚之地/89

 第二节 纽约的莘莘学子/9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1

寻找完美的主持人/92

纽约那半尺厚的雪/93

自扫门前雪/95

纽约地铁里的乞讨者/96

 第三节 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98

同学之间的性情/98

老师的人格魅力/101

 第四节 游子的归来/103

沉默的白玉兰/103

震撼的方式/104

回家的燕子/106

第五章 在异国邂逅的真爱(1994年至1996年)/109

 第一节 爱情的呼唤/111

糊涂是捕获爱情的最高境界/111

戏剧性的会面/112

信守“沉默是金”的男人最可靠/114

我们永远是朋友/115

 第二节 爱情的主题/116

纽约街道与图书馆的较量/116

“生日快乐”不孤单/117

爱情的内涵/118

 第三节 收获爱情/119

真实吴征/119

幸福的黄手帕/121

给我一个家,我会给你整个世界/123

饭桌上的甜蜜爱情/126

“长跑”不利于爱情的成长/127

 第四节 甜蜜的事业/129

《杨澜视线》看美国/129

第一次做制片人/130

用心去感悟灵魂的静默/134

《凭海临风》的境界/137

第六章 凤凰卫视里的流金岁月(1997年至1999年)/139

 第一节 凤凰的飞翔/141

凤兮凰兮,非梧不栖/141

《杨澜工作室》的前期/142

寻找一种与众不同/143

 第二节 “工作室”里的故事/144

《杨澜工作室》主题定位/145

采访前的作业/145

让“老外”吃惊的细腻/147

克林顿免进《杨澜工作室》/149

 第三节 回归于亲情的呼唤/152

《百年叱咤风云录》/152

天性的感恩/154

取舍的含义/155

第七章 让“阳光”洒满大地/157

 第一节 狂澜行动——阳光卫视的诞生(2000年)/159

电视王国里的第一位“女皇”/159

阳光灿烂的日子/162

收购的背后是一个神话的时代/163

阳光文化的抒情方式/166

换一种玩法要转换一种思维/168

 第二节 阳光卫视,一个破碎的美梦(2003年)/169

开始与结局一样美丽/169

一件美丽的外衣/171

思维需要开阔的空间/173

阳光的与众不同/175

 第三节 承认失败,学会坚强/176

“退出阳光,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挫折”/176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178

对于阳光的七种原色我不想多说/179

第八章 让北京点燃奥运圣火(2001年)/183

 第一节 泪洒蒙特卡罗/185

奥运是一个梦/185

随申奥团队出征/185

差距不只是一点点/186

泪洒蒙特卡罗/187

 第二节 胜利属于北京/189

人文精神的延伸/189

面对机会,你准备好了吗/19l

北京让杨澜赢得胜利/193

第九章 《杨澜访谈录》的台前幕后(2001年)/195

 第一节 电视美丽的通道/197

美丽的背后不为人知/197

强将手下无弱兵/198

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口/199

政治节目的尺度/201

 第二节 走进名人的精神世界/202

叛逆的话题/202

哲人的痛苦/203

音乐的心灵/204

心灵的对话/205

 第三节 电视慧眼人生/207

人情有时候比节目重要/208

电视文化现象的名人危机/210

纪录片的三个致命外伤/212

第十章 《天下女人》说女人天下(2005年)/215

 第一节 《天下女人》的精神世界/217

《天下女人》说女人天下/217

《天下女人》的收视群体/218

谈话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220

超越梦想的沉重飞翔/222

 第二节 女人本来就是天使/224

女人本来就是天使/224

《天下女人》慧眼巧看《男人在家》/226

在《天下女人》后的回顾/228

 第三节 让《天下女人》融入生活/230

两朵美丽的茉莉花/230

杨澜眼中的王光美/232

文化是自己的归宿/234

第十一章 慈善,是一种美丽(2006年)/237

 第一节 慈善的另一种境界/239

上善若水/239

智慧的慈善方式/240

心存善念,便是菩萨/241

慈善是灵魂的歌唱/243

 第二节 慈善,呼唤更广阔的天空/245

阳光在阳光下灿烂/245

慈善投资的长期效应/247

唤醒善良的方式/248

慈善做成的爱心有多大/251

 第三节 杨澜继续文化之旅/253

创办电子杂志《澜》/253

你不主持谁主持/255

无偿献血形象大使/258

第十二章 幕后杨澜:妻母典范/261

 第一节 美国儿子/263

初为人母/263

从陌生到熟悉/264

儿子的审美眼光/264

内疚总是难免的/265

 第二节 中国女儿/266

女儿带来的幸福/266

阳光是一种心态/266

培养孩子的诚实/267

培养艺术细胞/268

 第三节 做精彩的完美女人/269

魅力女人/269

完美母亲/270

附录一 《分众时代的媒体》——杨澜在清华大学演讲/273

附录二 《成长:你唯一的把握》——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演讲(节选)/282

附录三 杨澜答普鲁斯特问卷/287

试读章节

没病装病的苦恼

杨澜的可爱和调皮不仅仅是在游戏上,还有不想上学的一些小事情上。这些不想学习的小聪明也让杨澜在实施的过程里吃尽了苦头。比如装病。

上学的日子有规律,但孩子的天性没有规律,当规律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天性就会在想打破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于是杨澜开始装病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杨澜发现有病的学生就不用上课了,所以上小学时杨澜特别羡慕因生病而请假不来上课的同学。因为生病以后就可以请假了,就不用上学了,当然也就不用听课,不必做作业了。何况还会有爸爸妈妈心疼地问寒问暖,那多舒服啊!出于这个目的,杨澜也“生病”了一回,不过,杨澜是“生病”以后才发现,没病装病真是苦不堪言啊。

冬天的时候,外面冷,被窝热,任何一个孩子可能都不想起床,因为热被窝里是很有诱惑力的啊。于是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杨澜开始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因为杨澜实在不愿意爬出温暖的被窝。

当妈妈来叫杨澜起床的时候,杨澜装病的念头就萌生了,于是杨澜说:“妈妈,我今天很难受啊,胃不舒服。”妈妈关心的问:“胃不舒服?是不是吃什么东西吃坏了?”杨澜说:“不知道啊,妈妈,你帮我请假吧,我今天上不了学了。”

爱女心切的妈妈看着杨澜面部“痛苦”的表情,居然信了,忙托了杨澜的一位同学送假条给老师,自己也托同事请假半天,在家陪杨澜。杨澜看着妈妈做的一切,心里那个高兴啊,终于可以不用上学了。

不用上学了,杨澜当然就不用早起了,于是杨澜很舒服地躺在床上,但脸上还不能有得意的表情。妈妈做了杨澜最喜欢吃的鸡蛋羹,一口一口地喂着杨澜。杨澜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偷偷地在心里说:“不用上学的待遇,我今天也享受到了,真舒服啊。”

可是时间一长,杨澜有点不对劲了。妈妈守在一边,不许杨澜起床,这对于生性好动的杨澜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本来以为在家里用装病的方式可以好好玩一玩、疯一疯的,但现在妈妈在一旁守着,自己想动都不行。明明没病,却还要装得一脸苦相,妈妈走开的时候杨澜可以放松一下,妈妈一来,杨澜马上就要装着难受的样子,这样时间一长,杨澜就觉得有点儿吃不住了。杨{阑开始想念课间的十分钟了,大家在一起多好玩啊。

窗外的雪花越来越大,好像在对杨澜说:“你现在后悔了吧,你的同学都在跟我玩呢,就差你了。”杨澜开始后悔了,杨澜觉得时间过的真慢啊。

杨澜终于装不下去了。当墙上的钟走到上午10点的时候,杨澜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在妈妈眼皮子底下玩,还有离开同学和小伙伴的参与,还有什么好玩的能吸引杨澜的注意呢?今天的作业是不用做了,但明天总要补上吧,还有地上的雪也不可能拿到房间里来玩吧,万一明天要是雪化了,不就更不合算了吗。想到这里,杨澜一骨碌起了床,告诉妈妈胃已不疼了,还可以去学校上两节课。妈妈却执意不肯,说什么也要杨澜吃了午饭才能出门。而午饭呢,竟然是杨澜最不喜欢吃的面条——妈妈说:“胃不舒服只能吃这东西。”

这就是杨澜唯一的一次“生病”经历,从那以后杨澜就再也没装过病。不是不敢装病,是觉得装病真的没有意思。

杨澜不装病了,病还真找上杨澜了。而且病来的很奇怪,走的也很奇怪。说奇怪是因为来的没有一点征兆,吃了很多药也没有作用,走的奇怪是因为外婆一来,杨澜的病就这样开始好了。

杨澜的病很奇怪,天天睡不着觉,但是白天还特有精神。不耽误学习,不耽误玩,但是杨澜整个人却眼看着一天一天瘦下来,爸爸妈妈都很着急,带杨澜到医院去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具体的原因。有的医生说,是饮食造成的,有的医生说,是精神紧张造成。最后结合了众多医生的意见,开了很多安神的药,却都是中药,就是这些中药让杨澜体会到了药的苦处和难吃是什么概念。

那些天,家里整天弥漫着煎中药的味道,光是煎中药的砂锅都煮坏了两个。杨澜那段日子好像把什么苦都放在药里吃了。那褐色的,苦苦的液体,闻着就够了,更别说喝了。可是杨澜很懂事,虽然难闻,但还是每天喝两次,每次喝完抹嘴的时候,杨澜都觉得是从口里苦到心里去了。

苦的是中药里的“黄连”,杨澜对于“黄连”的理性概念是文字里的俗话“黄连树下唱歌——苦中作乐”,杨澜对“黄连”的感性认识,就是这次喝药的经验。那些黄黄的粉末铺天盖地地黏在口腔里,一点点溶化在舌尖上,真是“苦”不堪言哪!

不过吃药也让杨澜感觉到了父亲的大爱无声。在医生开的药方里还有一味是酸枣仁,这是一味很少见又是很平常的药,所以很多药店里都没有预备,杨澜爸爸为了配上这味药,就开始在各处药店里一个一个地找,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就在大家想要放弃的时候,有个朋友说,可以到郊区的山村里去看看,于是杨澜的爸爸就骑了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京郊的山村里去打听,最后终于配上了这味中药。

虽然是这样的折腾,杨澜的病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全家人都很着急。爸爸妈妈担心杨澜睡不着,随时留意杨澜的动静,倒是杨澜并不在意,但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杨澜还是连翻身都不敢动作过大。明明睡不着,却又要闭着眼睛装睡,一家人关了灯,连大气都不敢出,杨澜当时受的那个罪啊!

后来外婆知道了这事后,就专门从上海过来照顾杨澜,见到外婆,杨澜特别高兴,围着外婆说这个说那个。天性爽朗的外婆决不相信一个小孩子会得什么失眠症,反而责怪爸爸妈妈过于小心:“从前一家七八个孩子,还不是粗放放就长大了。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倒不知该怎么带了。让澜澜多出去玩坑,玩累了还有睡不着的?”

说来也怪了,从外婆来的那个晚上起,杨澜就开始好了,第一天就睡得香极了,好像外面唱大戏,杨澜都不会被吵醒的。外婆心疼地看着杨澜说:“看把澜澜给累的!”

P30-32

序言

杨澜简历

1968年,生于北京。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

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年,离开中央电视台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

1996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国际事务硕士学位。

1996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1月,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60万册。同年5月被选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理事。

1997年5月,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成员。

1997年7月,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

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1998年4月,开播的《百年吒咤风云录》中,担任主持,引领观众走入过去时光,重温100年来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和事。

1999年2月,被《亚洲周刊》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

2000年3月,和丈夫吴征收购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杨澜任主席,自此,杨澜跨入商界。

2001年,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同年7月,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会议上代表北京做申奥的文化主题陈述。

2001年6月,推出以采访世界各地名人为特色的《杨澜访谈录》。

2003年3月,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6月,宣布将阳光卫视70%的股权卖给内地的一家传媒集团,标志着她已经退出了卫星电视的经营。

2005年,开始主持针对中国都市女性观众的大型谈话节目《天下女人》,在湖南卫视黄金时间首播。

2005年7月,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将她与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同时,辞去了包括阳光媒体投资董事局主席在内的所有管理职务。

2005年12月,介入电子杂志,以自己的名字为杂志定名为《澜》,并在15日正式上线出版。

2006年4月11日,以5.5亿的捐款高居胡润《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第二名。

2006年4月22日,担任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形象大使。

2006年8月4日,主持湖南台为湘南洪灾举办的赈灾晚会。

2006年8月31日,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跨文化交流论坛。

2006年9月2日,在上海主持“2006中国电视主持人国际论坛”。

2006年9月3日,在上海主持“走过25年——中国电视主持人盛典”。

2006年9月5日,出席《福布斯》杂志在新加坡举行的CEO峰会,并作为演讲者参加慈善主题的讨论。

2006年9月26日,应邀在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主持世界女性领袖峰会,论坛的话题是“女性与人类安全”。

2006年10月12日,在华盛顿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主持宋祖英独唱音乐会——“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2006年10月27日,在长沙主持第六届金鹰电视艺术节的开幕式晚会。  2006年11月10日,应2007上海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邀请,在联合国总部主持了有关特奥的论坛。

2007年5月16日,杨澜获得“2007年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2007年7月,由第六届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组委会、北京电视台等19家主流媒体联合评选“2007年中国最美50女人”,杨澜位居榜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彩杨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路//艳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080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0: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