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实观照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保有自己,变成了一件难度陡然增加的事情。”

《如实观照》这本讲述集,是根据吴明山老师在“三字禅茶院”主持“观照”培训课程时的讲座、对谈编辑而成。吴老师不循常规,将微妙的经典加以还原、激活,并透过活泼的互动,启悟听众本自具足的心灵觉照力,帮助其解黏去缚,获得成长。

在这流动的叙述中,你若以心谛听,便可感受到一个禅者鲜活的、随时在觉察的内心流露,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光明。

内容推荐

《如实观照》这部讲述集,是根据吴明山老师在石家庄三字禅茶院的讲座、会谈整理而成。在这个流动的叙述中,你若以心来谛听,便可以感受到一个禅者鲜活的、探索的、随时在觉察的内心流露,感受到其中呈现的智慧和光明。

它不是知识,也不是为了满足学习的欲望。它是讲述者的体验,透过它,你可以进入自己内在的探索。它也不是答案,而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探索者的工具,一面镜子,体验自己生命的丰盛、富足、平和、爱与宁静。如果你能从《如实观照》流动的讲述中遇到,哪怕只有一句话与你的内在光明相应,而引发你开始对自己生命的觉察和观照,讲述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提醒你,不要执著于这里的任何内容。因为真正的体验,只在当下。

目录

前言

缘起

开启向内的旅程

 如何是无苦的世界

 不带概念的学习

 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觉者

探索束缚的来源

 身体如是地显示着无常

 经验模式障碍你看到真实

 我们一直都在分别取舍

 苦和乐都来自不觉的头脑

 烦恼来自你对烦恼的执著

 我们掉进了时间的假相

 执著使你难逃善恶的樊篱

 男女如其本然地在平等之中

 答案遮蔽了问题本身

重建和自我的关系

 内在坑洞即是自由的源泉

 发现和放下你的执著

 觉察自己的固有经验模式

 尊重和接受自己所有的体验

 不解决烦恼即是解决之道

 真正的布施是全然之爱

 你的清净直心在观行之中

 自性之中呈现圆满关系

观照:通往自由之路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观照是生命本具的光明

 觉察才是你生命的主人

 真相如实如是地呈现在那里

 觉知:无作无为的观照

 观察之中呈现平等

 解脱就在当下的心行之中

 无染的觉照才能带你回家

 每一刻都是全新的生命

试读章节

许多人在回想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时,都会发现自己做得不够或者做得不对,然后自责就产生了。我们都试图去消除这些自责,或者消除自责里面所产生的内容。

自责有什么好处呢?自责让我们有机会反省。反省什么呢?反省我们的所作所为,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在自责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当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通过自责的方法去让自己痛苦;痛苦了以后,我们就觉得不需要再去面对那个事实了。所以自责有一个可能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不去面对那个事情本身。

自责反映出的另外一面,就是我们很害怕那个事实本身。我们总试图重新让自己心安。我们的心安一定是建立在别人的一些语言、看法或我们自己的行为上,这样我们才获得了心安。

去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总在不断地寻找一些表达的方法去表达自己,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让自己不去面对一件事物。因为我们总是害怕自己不被别人了解。如果我的看法、我的行为不被别人了解的话,我就会很不安。甚至,我自己都没有将我的行为搞得有足够的理由的话,我也会很不安。

那件事物带给我的不安,我有没有真的去看一看呢?我真的接受过不安本身吗?我们总是试图寻找一些别人的认同,以避免自己去面对不被认同的那种感受。

当有人排斥我的时候,我就自卑、恐惧、不安、无奈。我们试图让所有人都去认可我是好的,当所有的人都认可我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感受到舒适。

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妥当,但是并不期望别人去理解认同,也不去做些什么让别人认同。但是他们会用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强迫自己去做另外一些事情。比如,他们会自个儿待在家里——我处罚我,我虐待我,我哭泣,他们会用更多的行为去重新填补回来。当他们做了另外一些事情填补回来的时候,他们的心就不再痛苦不再自责了。还有另外一种人可能就会很无奈,让自己显得无所谓,然后自己就觉得心安了。

所以,当我们做对了或者做错了什么时,我们几乎从来不去接受那个事情本身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总是试图通过一些办法,包括求得认同、自我处罚、自我放弃等不关注不去看的方法,让自己不去接触那个感受本身。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认为你真的有一天会消除不安吗?当你求得了一次认同之后,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件你会马上继续去求认同;如果你不是求认同,而是用自虐的方法让自己心安了,下一次你做错了什么你会更加地自虐。

我们总是用外在的一些行为和方法试图去填补不安,让自己觉得那个不安是可以被消除的。

所以,我们去做任何一个表达的时候,都是有一个出发点在推动着我们;而当我有了一个答案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心安了。其实,你的答案只是让你觉得不再需要面对问题,答案好像解决了你的问题。其实,答案就是答案,问题就是问题,你对问题所有的解释也只是一些解释而已。

无论有没有解释或者是行为,那个问题还在不在那里?你不可能通过你的说明去解决你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你自己给自己设计答案去解决你的问题。问题是问题,答案是答案,可是你总觉得有了答案问题就没有了。问题好像从你的心里面被遮盖掉了,你看到的就是答案,而不再去看问题本身。

而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如实地看到所有而不只是看到局部,如果你不是通过你的答案去解释、回避或者隐藏问题,而是让问题呈现,去真正经验那个问题,你才真的有机会让答案呈现出来。  而你现在所做的任何事情,对那个事情本身是无补的。但是我们总是妄图做很多事情,要么逃避,要么解决。你的解决能解决得了吗?我们有没有可能不试着去逃避也不试着找任何方法去解决,真的去面对那份不安呢?

当我们找了很多理由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机会去看那个不安本身是什么。我们不去经验那个事实本身,我们总是需要一些观点看法去遮盖掉那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借口,其实你所找到的任何借口都是在逃避内在的挂碍。

去看一看,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之中,有什么事情是不去找借口、不去找理由、不去找答案的?所有的答案真的解决过你的问题吗?一次次地找答案,一次次地忽视那些挂碍本身,一次次地就会做得更大,然后问题就会更深。

我们要的答案开始时很简单,后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后来的答案变成了天大的理由变成了哲学。我们用一大套学问来告诉自己,我做得太对了,合乎天经地义的道理。给了自己理由以后,做起来就显得有力;不给自己理由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

所以,你怎么会自由呢?你总是不断地填充着你的挂碍——你内在的坑洞,而坑洞越填充越大,理由就需要得越大,反过来你真的去看过那个恐惧不安本身吗?

为什么我一定要去找一些理由呢?

为什么我一定要做些什么让我变得有理由呢?

让自己真正经验那个不安本身,而不是试图找到答案来说明不安是不应该的,或者不安是没有意义的。

让自己真正去面对那个欲望本身,而不是找到一些理由来说明我应该有这样的欲望、我不应该有那样的欲望。

让自己真正去经验疼痛本身,而不是找任何的理由去证明它该疼痛或者不该疼痛。P86-90

序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太快的时代。保有自己,变成了一件难度陡然增加的事情。”(作家皮皮语)

你手里的这本讲述集,是根据吴明山老师在“三字禅茶院”主持“观照”培训课程时的讲座、对谈编辑而成。吴老师不循常规,将微妙的经典加以还原、激活,并透过活泼的互动,启悟听众本自具足的心灵觉照力,帮助其解黏去缚,获得成长。

在这流动的叙述中,你若以心谛听,便可感受到一个禅者鲜活的、随时在觉察的内心流露,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光明:当它与你的内在光明相应,从而引发你对自己生命的觉察和观照,你便拥有了一个探索的工具、一面照明心地的镜子,可以藉由它们,回到自己生命的丰足、慈悲与宁和。如此,讲述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提醒你,不要执著于任何的观念或答案,因为生命的如实只在当下,只在你不断向内的旅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实观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6261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53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3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