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献给各位的这本论文集,是我们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塔尼克斯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宗教与科学对话”课题组的工作成果之一。它汇集了中外学者的论文约35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尤其是中国学者的论文,已映现出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对人们原有宗教观的冲击与刷新。
| 图书 | 科学信仰与文化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呈献给各位的这本论文集,是我们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塔尼克斯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宗教与科学对话”课题组的工作成果之一。它汇集了中外学者的论文约35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尤其是中国学者的论文,已映现出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对人们原有宗教观的冲击与刷新。 目录 现代性视域中的科学与宗教(代序) 提倡科学与宗教建设性交流的十个理由 简论伊斯兰教与科学 中国文化语境中宗教与当代都市文化的关联与互动 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 从对抗到互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一个知识社会学分析 谈谈科学与宗教 都市环境中边缘群体的描述:崇尚阿里教派的文本化进程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差异与共性 城市社会中的科学与宗教:北美佛教观察 论道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意蕴 透析北京伊斯兰教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新时期甘肃城市民族宗教现状及思考 当代中国宗教与科学关系略论——以伊斯兰教为例 工作与安息:顺应天道的都市工作伦理——都市生活与基督新教工作伦理初探 刍议现代宗教的类科学取向 高校学生的宗教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 科学时代人的“宗教生命”何以安置? 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大学生宗教观念初探——对上海两所高校的小样本抽样调查 对当代自然神学合理依据的反思 科学与宗教:从中世纪到启蒙时期的关系之考察 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知识 孔子仁学的二重性——兼论科学与宗教“融合”的某种可能性 再论大足宝顶为佛教水陆道场 都市社会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信仰与宗教信仰 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关系——试以“地心说”与“日心说”为例所做的初步探讨 宗教情感对牛顿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影响 科学与信念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基督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 道教与科学关系的考察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启示——读罗素的《宗教与科学》 “施比受更为有福”——谈基督教义工精神对都市志愿者活动的启迪 研究表明:精神标准必须达标 生命的创造——科学世界中的神学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学信仰与文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高惠珠//王建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703586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宁夏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