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巅峰职业(10位海归职业经理人)/海归推动中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巅峰职业——10位海归职业经理人》一书,作者采访了李一、李开复等10位在跨国公司任职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金领,他们飞跃大洋、连接中外,他们是中外管理文化最好的翻译者与诠释人。他们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他们是跨国企业对华战略的参与者及执行人,他们在帮助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帮助世界走进中国。

内容推荐

本书“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中有关海归职业经理人的一部,主要涉及一部分活跃在跨国公司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在本书中,作者采访了部分在跨国公司任职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描绘他们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他们的经历是大批海归CEO职业生涯的缩影。正是这些跨越东西方的海归CEO和高管人士,加快了跨国公司本土化进程,促进跨国公司业务与中国经济的紧密融合。

目录

王春岩:游走在平淡与执著之间

 享受大洋彼岸的平静

 回归祖国的壮志

 阿尔斯通小试牛刀

 用人生的真谛来做事

 把握职业经理人的职责

 发挥团队的力量

 诠释成功的别样含义

刘江南:追随内心召唤的阿尔卡特COO

 从军营到军营的开始

 初到法国的“浪漫”

 逼上“梁山”的好汉

 处在社会边缘的成功人士

 发现了自己才找到了核心

李一:一位成功的跨国公司领军人

 “热爱痛苦”心向阳光

 心灵洗礼感悟人生

 赴美留学开创新天地

 从金融界到招商局国际掌门人

 引领招商局国际注入新的理念

 华丽转身瑞银集团接受新挑战

 带领团队成功收购北京证券

 懂得感恩热爱生活

 后记

李开复:影响力成就的人生

 懂得放弃

 圆梦中国

 放大8000万的奇迹

 我想再一次回去

 追随心意的选择

 让Google成为谷歌

肖志岳:纵横资本市场的海归律师

 回乡知青考入杭州大学

 阴错阳差与法律结缘

 说普通话的司力达律师

 香港股市的红筹叔叔

 回国参与海外“超级”并购

 法律原则面前不动摇

 尾声

张亚勤:在挑战中寻找人生真谛

 爱冒险的山西神童

 科大校园的幸福时光

 留学美国名师出高徒

 给微软研究院系上中国结

 为WINDOWS CE插上翅膀

 让中国“智”造慧及世界

 尾声

高群耀:CEO的乐趣就是挑战

 “海归”的方向

 “白手起家”的经理人

 领悟生存之道

 “不可能”的诱惑

 跳进“漩涡”

 手中的答案

 管理老板

黄辉:寻找“归宿”的经理人

 “德国血统”

 咨询风暴

 再造“日本模式”

 “本土化”之战

 经理人的选择

 “空降”民企

葛明:安永华明掌门人的人生之字路

 准备扎根农村一辈子

 命运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去西方学习西方会计学

 从美国到香港的人生“之”字路

 五个总经理头衔的是非成败

 安永华明的掌门人

舒奇:永远用微笑面对挑战

 红色资本家的倔强儿子

 闯过豪华面试进入贝尔

 摒弃投机专注职业生涯

 在中国感悟惠普之道

 有效沟通就是一切

 将品牌战略进行到底

 尾声

试读章节

逼上“梁山”的好汉

“生活再怎么不如意,可日子还得过。正应了那句中国的老话,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尽的福。不论苦还是福,都有疲劳极限,这是边际效应递减法则在心灵上的体验。很快,我也进入了中国留学生的圈子,踩着在国外生存的规定模式生活:有奖学金的在校学习,没奖学金的四处谋生。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和收入水平还不可能让你有获得家庭成员接济的奢想,每一分钱都得靠自己。所以,为了交学费,为了生活,我也去餐馆端过盘子,去作坊当过小工,还帮着朋友在海边支过摊,卖过小商品。渐渐地为了五斗米奔波成了生活的主要目标,学习倒成了忙里偷闲的事了。日子在无声无息地从身边溜走,可我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这种生活目标的改变。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一个朋友毫无意识的谈话,从此改变了我的生活。

“那是一位比我早来巴黎很多年的朋友。他谈到当初和他一起来法留学的同学时说,他们当中有很多原来都是在专业上很优秀的中国学者,在第一年国家奖学金结束后,没有找到其他奖学金来源,也想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尘,勤工俭学,靠着半工半读把学业完成而去了餐馆打工。可几年下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对打工赚来的那点微薄收入的依赖越来越重。时间一长,钱没赚着,学业也荒废了,自己和同行的学术地位越拉越远,即便再有一两年可以拿到学位,也难以再回到自己的专业了。现实再苦,也好过在同行面前丢了面子。屈于现状成了他们学术逃避的安慰。最后,这位朋友根据自己在法国多年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凡理工科的学生,想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鲜有成者,大多都逃脱不出‘求生漩涡’的宿命。一番话醍醐灌顶,令我项背发麻。我想:自己到法国来干吗的?不是来学习的吗?而现在,倒像是来谋生的。自己的国家再落后,但自己也是在从事着一种受尊重的职业.而法国再发达,自己却在水深火热中靠简单劳动求生。再这样下去,离自己当初所设立的目标,家人、领导和同事的期望渐行渐远,这不是也落人‘求生漩涡’的宿命了吗?不行!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我下定了回头是岸的决心。可头回过来了,岸在哪儿呢?这样的现实能改变得了吗?过去中国的禅宗大师让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时,一定还给人一口饭吃,否则就是‘放下屠刀,坐以待毙’了,谁干?!想想每一个落人‘求生漩涡’宿命的人都不是情愿的,可不情愿不是也没逃脱吗?用‘挣扎’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是最准确的。求生的欲望被现实的困顿紧紧捆绑着而身不由己,就像米开朗基罗雕塑的‘被缚的奴隶’,满身的雄壮被困缚而不能解脱。生命再伟大,一根廉价的绳子就能把你捆得个无可奈何。哪怕一头雄狮,捆长了也得变成猫。我明白,这才是最可怕的!再这样下去,为五斗米折腰的痛苦就会麻木在为五斗米的奔波中了。不但有口饭吃就会满足,而且还能找到慰藉自己的理由。到那时再做什么都晚了。就在我万般惆怅时,一个朋友来找我说,咱们合伙做点生意赚点钱,别这么混了。我顿觉是黑暗中有了一线光明,天使来拯救自己了.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后来证明这是另一个更大的漩涡,以更大的离心力拽偏了自己。

“中国在90年代初的市场化经济之前,与其说是计划经济,不如说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不论是社会伦理还是经营模式,都不具有理性的成分。中国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深刻的启蒙运动,也没诞生过重商主义思潮,中国的儒家礼制文化虽历经文革的批林批孔,也没颠覆了它的地位。商业意识一直在遭到贬损,商业活动一直在受到蔑视。我当然也没逃脱此影响。所以,自从答应和朋友一起做生意开始,压根就没有想要日后以此为生,不过是一时之权宜之计而已。我之所以轻视从商,原因之一就觉得赚钱这事容易。当时自己很天真,以为只要做了老板就可以富甲天下。在出国前听说卖个茶叶蛋都能腰缠万贯,何况自己还受了那么多年教育,白小被人夸耀聪慧过人呢!无知真是一种勇气的来源,无知者无畏的那句话说得没错。

“公司开起来了,注册资本5万法郎,这是最低的要求,但这点钱也是七拼八凑来的。另外几个伙伴是从法国高等商校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是抱着一试所学的目的而来。而我则是打算挣一年的钱,可以再不为生活所困,一口气把学位读完,重回医院继续做我的医生。但也是从此时起。我像被人用水浇了头,开始了理性资本主义的洗礼。

“一群五湖四海的朋友聚到一起,谁也没做过生意,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发现从台湾进口电脑散件后自己组装,比市场上的IBM要便宜50%以上。其他的也没多想,就干了。他们法文好,负责客户和银行,我和法国人交流有困难,就负责和台湾的厂家打交道,而且电脑组装这样的力气活也归我负责。正好赶上一个电脑博览会,我们在台湾供货商的支持下,支了一个摊,居然也有了客户。我费了一夜的劲,照着图组装了第一台电脑,第二天也卖出去了。当拿着支票人账的时候,心里特高兴。我说嘛,挣钱不难嘛!

“可好心情很快就过去了。第一件事是报价。来了一客户买电脑.我把成本加完后就卖给了人家,客人走了之后,其他几个合伙人急了,你刘江南干吗呢!不挣钱我们哥几个忙得为了啥?!月底房租付不出去你扛着?!第一次做生意就让哥几个说一顿,我当时觉得特没面子!从此,我对外报价的权力就被剥夺了,因为他们还发现,我的成本计算总是不够他们的要求。从那时开始,我做老板的快感就再也没找回来。这老板做得不但很辛苦,而且还必须要屈从别人的利益计算。我此时还不具备起码的资本主义精神,也没给获利的动机找到正当的地位。我总想,世界上能赚钱的大多都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咱中国人要赚钱不能和他们一样,得让人觉得取之有道,先得让你觉得我诚实可信再和你做生意。先告诉你我的成本是多少,再告诉你我赚了你多少钱,最好还来一句‘我也是迫不得已啊’,一定让你觉得我不是特黑心的那种。可这样做很快就证明了行不通,不仅出卖了其他股东,而且人家也不信我的真诚。经商的初始就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诚信也不完全取决自己的表现,还要看你所处的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市场所能给你的表现机会。想独善其身也得看条件,自我要求可以,社会行动不行。P26-29

序言

本书是我主编的“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中有关海归职业经理人的一部,主要涉及一部分活跃在跨国公司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描绘他们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中国经济奇迹的取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开放政策引导下,大批外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带来大量外资及就业机会,也快速推进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从而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外资企业的贡献,忽视了外企在华投资与海归群体的关系。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跨国公司在华领头人中,海归占的比重很大。

在本书中,作者采访了部分在跨国公司任职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他们的经历是大批海归CEO职业生涯的缩影。正是这些跨越东西方的海归CEO和高管人士,加快了跨国公司本土化进程,促进跨国公司业务与中国经济的紧密融合。我对他们能参与我主编的这套丛书并抽出时间接受专访表示感谢,他们是(按姓氏笔画排列):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春岩,阿尔卡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江南,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中国总裁李一,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英国史密夫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肖志岳,微软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新闻集团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有限公司CEO高群耀,均瑶集团CEO黄辉,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葛明,中国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舒奇等部分海归跨国公司全球及中国区高级经理人。

我认为,海归职业经理人在中国与世界商务接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跨国企业对华战略的参与者及执行人,跨国公司海归CEO们对加速中国经济发展,促进其与国际经济接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瑞银集团中国区主席暨中国总裁李一说,跨国公司在华如何成功?最理想化的成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共赢、多赢。比方说,瑞银进入北京证券之后,把它非常好的内控风险管理职能那一套带进来;而中国证监会可以以此来影响中国上百家证券公司的管理,而瑞银又由此从利益上得到回报了。我觉得这种成功更有意义。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兼星空传媒(中国)首席执行官高群耀回忆说,他在微软中国的两年半中,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改善了微软长久以来与中国政府的“僵化”关系。

其次,海归熟悉两边文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顺畅地实现本土转化,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国内产业生态,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可谓一肩担两头,全球眼光与本土化发展要兼顾,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利益要平衡。目前,他主要关注三件事。“第一是制定微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第二就是找到最聪明的人,组建一个最富竞争力的团队。第三是改善产业生态系统。微软是一个大公司,我们有责任来带动国内的产业,扶持国内的公司,和中国的信息产业一起发展。这样讲不是一个口号,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战略合作部。比如说把软件项目外包给国内公司,对部分企业做战略性投资,技术授权,使得国内的产业也一起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成功,微软才能成功。”

第三,海归群体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加快了跨国公司本士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国际化的本士人才。

G00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认为,要想创造Google中国的奇迹,第一项工作就是招人。“我们要找最好的人,人如果资质不够,你硬要他来创新,或者是能力的原因,或者是自信的问题,他们没有办法完成创新。”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春岩介绍,西门子每年在中国需要补充最少三千到五千人,将近三分之一招的都是海外归国留学人员。英国史密夫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肖志岳说,目前最感到紧缺的不是业务而是富有经验的法律人才,他觉得中国机会非常多,正是人才成长的大好机会,根本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葛明,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培养更多本土会计人才,看到中国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能成为国际大所。

第四,海归群体不仅在跨国公司担任领头人,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看,他们可以说很好地发挥了种子的作用,营造环境和人才的互利、双赢效应。

对海归而言,跨国公司兼容的国内外两种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施展才华的空间,这既是国家大环境,也是企业具体氛围的价值。同时海归们起到的播种机作用,不但带动了人才的流动,也传入了技术等物质层面以外的先进理念和机制。均瑶集团CEO黄辉从跨国公司毕博咨询空降中国著名民营企业,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和富有远见的选择,是海归CEO与本土私人企业结合的典型案例;中国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舒奇,在负责惠普发展战略与品牌推广时,将惠普之道贯穿于工作始终,并给中国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沟通提出了积极建议。

总之,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海归群体,在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社会的融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飞跃大洋,连接中外,是中外管理文化最好的翻译者与诠释人。

作为跨越东西方的时代弄潮儿,跨国公司的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在帮助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帮助世界走进中国。

中流击水,大有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中国的海归CEO和高管人士无疑有着空前广阔的用武之地。

王辉耀

2007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巅峰职业(10位海归职业经理人)/海归推动中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嘉雪//郭玉梅//郭俐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1005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