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02JAZD79000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分上下两篇,共十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借贷行为,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中国农户需求行为差异与农村金融制度的分层供给,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需求分析——基于对河南西北部平原地区三个村庄的调查等内容。
| 图书 |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02JAZD79000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分上下两篇,共十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借贷行为,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中国农户需求行为差异与农村金融制度的分层供给,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需求分析——基于对河南西北部平原地区三个村庄的调查等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02JAZD79000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书试图阐释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供给长期不匹配的原因。基于本书的分析逻辑,任何针对农村社会的金融改革行动,如果将农户这个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置于事外,则引发的必然是又一轮政府问的金融博弈。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过程往往充盈着改革设计者和推动者的良好愿望,但是,农村社会特定的制度格局以及由此引致的金融供求关系扭曲,总是使看似顺理成章且不存在显著逻辑纰漏的改革行动无功而返。因此,我们断不能抛开农村金融需求奢谈农村金融体制的调整。近期国家出台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改革政策开始凸显需求导向,但政策调整的实际效果尚待观察。本书利用有限的篇幅,不但提供了有关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绩效的理论解释,而且还包括了涵盖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案例研究。这些案例素材都来自于中国农村第一线,凝结着课题组成员深入村镇农户与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亲密接触”的心血和思考。 目录 导论 注资博弈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调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注资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较量 第三节 小农经济与中国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既有政策的盲区 第四节 农信社体制:国家无法割舍之“痛” 第五节 结论 上篇 理论分析 第一章 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初步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三节 考虑不同惩罚约束的情形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借贷行为 第一节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梁启超不可能定理”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信息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一个框架 第三节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竞争均衡正式金融的障碍 第四节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均衡:非正式金融的优势与边界 第五节 两类放贷人的竞争均衡:替代还是互补 第六节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中供求缺口的内生性:进一步推导 第七节 二元金融结构条件下的农户借贷行为:总的图景 第八节 农户借贷行为与两类金融交易方式的信号选择:Probit检验 第九节 结语 第三章 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借贷行为 第一节 背景与思路 第二节 相关成果的归纳与评述 第三节 农村金融部门借贷行为:需求方面 第四节 农村金融部门借贷行为:供给方面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农户需求行为差异与农村金融制度的分层供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特征与分类 第四节 供给者与需求者的行为选择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五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现有金融制度能给中国农村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 第三节 中国农村存在什么样的金融需求? 第四节 究竟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第五节 结论 下篇 案例研究 第六章 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利率:一个金融需求视霹——以重庆二塘村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现状 第三节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决定:一个分析框架 第四节 二塘村例证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需求分析——基于对河南西北部平原地区三个村庄的调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被调查对象特征描述 第三节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贷需求现状 第四节 农村信贷需求的满足情况调查 第五节 桑坡村的民间借贷问题 第六节 结论 第八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基于湘、闽两省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农信社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初步判断 第三节 农户收人水平与金融需求的关系 第四节 非经济因素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 第五节 农信社改革与“关系借贷” 第六节 结语 第九章 政府的偏好还是农民的需求——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温岭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简要描述 第三节 信贷供需结构与农户满意度分析 第四节 两个关键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民营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供给机制与农户金融需求——以山西“平遥模式”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被调查对象:简要描述 第三节 贷户选择与金融需求满足程度 第四节 关于贷款利率 第五节 贷款条件与贷款方式选择 第六节 结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856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5 |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2.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