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系统地科学研究杂粮生产和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杂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杂粮产业,2004年8月中国农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了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并召开了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按照中国农学会的安排,2005年中国农学会的杂粮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在辽宁召开。本书主要收录了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论的论文,涉及到高梁、谷子、荞麦、燕麦、食用豆类等研究论文103 篇。
图书 | 中国杂粮研究(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深入、系统地科学研究杂粮生产和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杂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杂粮产业,2004年8月中国农学会在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了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并召开了首届中国杂粮产业发展论坛。按照中国农学会的安排,2005年中国农学会的杂粮分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在辽宁召开。本书主要收录了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论的论文,涉及到高梁、谷子、荞麦、燕麦、食用豆类等研究论文103 篇。 目录 第一部分 杂粮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辽宁小杂粮产业促进特色农业经济增长 小杂粮开拓大市场 我国南方杂粮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辽宁省发展绿色小杂粮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发展辽宁杂粮产业的有效尝试 辽宁几种杂粮作物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利用 浅谈辽西杂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辽西半干旱区杂粮生产现状及展望 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及对策分析 山西杂粮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吉林省小杂粮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对策 都市农业发展与京郊杂粮生产 京郊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浅析 发展杂粮生产提高农业效益 山东省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探讨 甘肃省小杂粮资源的开发利用 旱地小杂粮节水增效综合栽培技术 实现杂粮产业化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及建议 核辐射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小杂粮生产 吉林省西部杂粮杂豆生产状况与发展策略 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中介推进作用与山西杂粮产业化探讨 山西省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建设的建议 第二部分 高梁 高梁抗丝墨穗病育种研究进展 高梁丝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 高梁航天诱变后代的变异观察 俄罗斯高梁育种及生产现状 高梁叶角研究初探 粒用高梁超高产育种思考 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梁开发利用 …… 第三部分 饲用高梁 第四部分 谷子 第五部分 荞麦、大麦、燕麦 第六部分 杂豆类 第七部分 薯类、青稞、芝麻、黍稷 第八部分 杂粮食品加工、综合利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杂粮研究(第二届中国杂粮产业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陶承光//牛西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6783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326.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