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快乐的人是笨猪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边缘心理类书籍,本书介于专业心理咨询与故事讲述之间,是一部跟情感、心理相关的都市类、青春类读物。本书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出发,以一个个案例为对象,分析了都市人情感方面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内容涉及到婚姻危机、爱情问题、办公室恋情等等,基本上囊括了现代都市青年可能碰到的所有关于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以心理咨询师的从业经历为基础,视角独特;每个案例分析包括【咨询者基本情况介绍】、【咨询师笔录】、【心理分析】、【心情诊疗篇】等基本项目,形式比较独特。在分析的同时,作者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了诊疗判断,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本书适应于都市中普遍存在的情感方面出现了困惑、伤痛等有种种轻微心理问题的人群。

目录

个案一:重返单身公寓的快乐之旅

个案二:他陶醉在女上司的“暗恋”里

个案三:趴在悬崖边的幸福

个案四:午夜响起的电话铃声

个案五:陌生女子的电话疑案

个案六:老公离家出走之后

个案七:我好想离开家乡

个案八:博士学位,高处不胜寒

个案九:无法停下“匆忙”的脚步

个案十:数字时代的“小儿麻痹患者”

个案十一:挤进羊群里的“狼”

个案十二:戴了两副面具的男人

个案十三:双重危机下的中年女性

个案十四:离婚后,恩难断义难绝

个案十五:小夫妻的面子

个案十六:从冷战到自残的八度空间

个案十七:“等一下”再缠绵

个案十八:成功人士的尴尬私情

个案十九:“木乃伊老公”什么时候能复活?

个案二十:真实的谎言

个案二十一:他背着我玩起了网恋

个案二十二:家里有个“狗皮膏药”

个案二十三:一个屋檐下见不着面的夫妻俩

个案二十四:和南方男人说再见

个案二十五:爱人住在宾馆里

个案二十六:恨自己成了花痴

个案二十七:妻子红杏出墙之后

个案二十八:老公成了“第三者”

个案二十九:“娶”一个男人回家

个案三十:在外面打江山的女人

个案三十一:他和我的女友“调情”

个案三十二:身体的青春记事簿

个案三十三:被寂寞缠上身

个案三十四:迷失在成熟男人的小巷

个案三十五:不及格婚姻修订案

个案三十六:享受漂泊的苦

个案三十七:宝贝,我的眼里只有你

个案三十八:男人都是脏东西

个案三十九:踏上已婚男人的雷区

个案四十:送单身女人回家的诱惑

个案四十一:荣膺绯闻女主角

个案四十二:单亲妈妈的双重烦恼

个案四十三:现代版的牛郎和织女

个案四十四:借我一点离婚的勇气

个案四十五:“养男人”不是我的错

个案四十六:异性朋友=雷区?

个案四十七:清空心理垃圾站

个案四十八: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成功?

个案四十九:我写的都是垃圾

个案五十:海归变成“海待”

个案五十一:要不要请一个私家侦探

个案五十二:钻进了红颜知己设计的“圈套”

试读章节

个案一:重返单身公寓的快乐之旅

我是一个被男人惯坏了的女孩子。你能看得出来,我长得很漂亮。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来自男人的火辣辣的目光。因为从小就处在异性的包围和吹捧中,如果有哪一天,没有男人对我献殷勤,我都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也许是老天爷的安排,排除了那么多的追求者,最后我嫁给了一个南方的老公。老公对我很好,很细心。他把我当孩子一样侍候着,早晨把早餐给我买好,然后准点叫我起床。再开车把我送到单位。每天接我上下班,风雨无阻,从无怨言。

家里大部分的家务活都是我老公一人承担,即便是有一阵子我没有工作呆在家里,我也只是手里捧着一大堆零食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着我老公回来给我做饭吃,因为我不会做饭。

我就像是一只小猫被精心地喂养起来,我只是有空的时候顺便去大商场给老公买回来几套高档时装,就算是尽了一个老婆的义务了。虽然被照顾得很好,可是心里却并不快乐。

因为我老公是一个事业上很有追求的人,每天晚上吃完饭后,我老公就把自己锁定在电脑前,鼓捣电脑。不鼓捣电脑,也要看资料。不看资料,也要看专业书。总之,总要等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独自一人入睡。我们晚上几乎没有一起睡的时候,我觉得好寂寞。可是却又找不到让他放下工作陪我的理由。

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就到新浪网上去看笑话,一个人在那里痴痴地笑。每天都是如此,我需要用大量的笑话来逗自己开心,渐渐地我明白了,我很不快乐。

后来,我不再看笑话了。我从家里搬了出来,搬到了单身公寓去住。那里从前是我在这座城市里的一个小窝,尽管只有一张床,却让我备觉温暖,那里的同寝室的女孩子是我婚前的朋友,我结婚前就住在这个公寓里。公寓里的环境很好,五星级宾馆服务,二十四小时有热水。公寓里有洗衣房、餐厅,还有健身房,你能想到的那里应有尽有。最重要的是在那里我有那么多的朋友,大家吃完饭就一起打打扑克,下下围棋,或者去健身房打打网球。生活又变得像从前一样多姿多彩,我又像从前一样快活。

我老公一开始不知道,我是趁老公出差的时候搬出来的,后来,我老公来找我,让我回去。我就说我住几天就回去。可是我真的不想回去再过那沉闷乏味的二人世界了,我想我们最好一周见一面,可是我知道老公肯定不会同意。我不知道我自己这么想对不对,是不是不守妇道?最近,我一直心烦。不敢面对老公。我害怕我们之间会发生世界大战。我有这种想法是不是太不安分了?

心理分析

咨询者长期以来就已习惯被人“捧在手心”,忽略了别人也需要自己去照顾的事实,也忽略了亲密关系所需要的内心交流。其实从结婚之前就可以看到,咨询者愿意嫁给现在的丈夫似乎是因为丈夫善于照顾自己,而不是因为自己爱对方,彼此的内心交流是否良好也被忽略了。所以时间长了就感觉厌倦两个人的生活了,期待集体的生活,享受交往的快乐,希望减少跟丈夫的见面也就很自然了。

建议重新考虑婚姻是否合适,可以考虑跟丈夫一起参加集体的活动,共同享受社会交往的快乐。

可行性方案

1.养一个小动物,培养一下爱心。

2.看看韩剧或日剧,回忆一下恋爱时那些美好的感觉。

3.和老公讲讲条件。让他不要把工作拿回家来做,有空可以请朋友到家里来吃饭,搞一些小型的聚会。也可以去参加一些社交舞会,比如时下比较流行的拉丁舞。

从养绿海龟开始

不久前在一家时尚刊物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总是活着,耐不耐烦?》针对下个世纪人的寿命普遍延长这个现象,提出质疑。一个人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和在他一百五十岁的时候过的是同样一种日子,不能读书看报,不能洗衣做饭,不能生儿育女,不能参加社会活动,那么这种生命的简单延长到底有没有意义?

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活着没意思。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深刻的命题一再被普通人随口提起,而不再仅仅是哲学家们研究的事情,它已经是忙碌而空虚的现代人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这其实是工业时代的一种通病。机器代替了人力,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使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炒股、买房、侃生意经,然后就是空虚地对着余下的大把日子发呆。可一样的生命,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同,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有意思与没意思。

年轻人大抵觉得做什么都有意思。想尝尽世上的美食,饮尽世间的美酒,阅尽世上的千山万水,品尽世间的百味。大学毕业,奔着找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奔着找个好爱人,有了好爱人,奔着生个胖儿子,有了胖儿子,奔着升职、加薪、买房买车,然后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板。心中总有梦想,总是一副不怕输的样子摩拳擦掌地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老年人大抵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吃饭,牙口不好,吃什么都不香。睡觉,觉特别少,很少能一觉睡到天亮。这时候只有逗逗孙子笑,抱着孙子出去遛弯,才有点意思。但也只是几年的光景,转眼孙子长大了,上小学了,知识“渊博”了,言语中开始瞧不起这个爷爷了,有意思就又变成了没意思。这个没意思后面埋伏着无数个没意思,一直铺向夕阳映照下的墓地。

可年轻人的有意思也不是永远的。有时,偶尔也会觉得没意思。卡拉OK喊够了,迪士高蹦够了,保龄球打够了,酒吧泡够了,年轻的生命里也会出现短暂的无聊和空虚。但多半仍坚信有意思的事情正在不远处向自己招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沿着时间的河流向下一个快乐的驿站漂去。

老年人的没意思有时也会变成有意思。比如白天与邻居大婶一起到老年大学学学烹饪,夜晚与老伴到广场扭扭秧歌,忙完家务坐下来看一会年轻时一直想看却没有时间看的书,戴上老花镜动笔写写回忆录。甚至赶赶新潮,学点电脑和英文,都会对生命的质量有个不小的提升,在沉闷的晚年生活中激起几圈欣喜的涟漪。

其实,人的有意思与没意思是依据人的心情而定的,不分年龄和性别。一个人的心情好,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一个人的心情不好,看什么都没意思,反过来,一个人看什么都有意思,自然心情好,一个人看什么都没意思,自然心情不好。

也有人认为,有意思与没意思要看你具不具备这样一些“硬件”。比如金钱,比如健康,比如权力,比如美貌。如果具备了这样一些“硬件”,那你不管活多大岁数,都有意思,反之,即使仅活几年,也是来世上受苦,白投胎一回。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认为人最终是要死的,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终日被悲观厌世的情绪所笼罩,即使发了财也担心会被盗贼盯上而整日惴惴不安。另一种人认为有那么多人都死了,自己却还活着,觉得活着真好,看见一朵云飘过来也觉得很美。

一般说来,有童心的人总觉得活着有意思。他们总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活着的乐趣。在水洗过一样清亮的眸子里,一片树叶、一只蝴蝶都能引来无数惊喜,一个乞丐一个农夫都能扯出几丝情愁。  上大学时,一个同学特别喜欢吃一个菜——炒土豆丝,百吃不厌,执著且专一,只要食堂里有这个菜,任凭大师傅还炒出什么色、香、味俱佳的美味来,她的选择始终如一,其忠贞程度简直可以和古时候的烈女相比。我们称她为“土豆丝公主”。看她每次吃得那么香甜的样子,你一定不会怀疑她的生活质量。

的确,不管你对吃还是对穿有一种热爱,都能燃起你对生命的热情。有时,热爱生活能从喜欢养绿海龟开始,你信吗?

能把生活中的没意思蜕变成有意思,在有意思中透视到没意思的人,是生活的智者。P1-5

序言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几个亲密的女人聚到一起,总是抱怨自家的老公如何懒惰成性、连一只袜子都不曾洗过,如何夜夜笙歌、玩到半夜三更才爬上你的床,如何循规蹈矩,熬到现在还是个小职员,如何错失商机,至今还没换上花园别墅……操心国事、家事、天下事的主妇们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难以心平气和,一不小心就跑到怨妇的阵营里“惺惺相惜”。

从古至今,主妇的角色似乎总是和牺牲两个字联系在一起。而主妇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一个自己忘记了快乐是什么的人是不会带给别人快乐的。主妇是一家人情绪的晴雨表,是婚姻小宇宙的支点。如何才能在逆境中让自己快乐,在贫困时仍能让小家庭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声,这就要看一个主妇“乐商”的指数了。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一段生动的描述:“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她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这时,一缕明媚的阳光泻进屋里。阳光下,孩子们穿戴整洁,漂亮,如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着。丈夫也在轻松悠闲地与孩子们逗乐。当她注视这一切时,她突然为他们的美所深深震撼,一股不可遏制的爱笼罩了她的心灵,她产生了关于爱的高峰体验。”

我想每个人,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遭遇过多少坎坷,在她成长的岁月中,总有像上面那个年轻的母亲一样有一些幸福难忘的时刻,在那些时刻里,你突然感到世界是这么的美好,人生是如此美妙,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是如此的卓越而杰出,你被强烈地需要和深深地依恋着,幸福的小鸟就在你的肩头为你歌唱。这也就是你生命的巅峰,幸福的高峰体验。

有过幸福感并在内心深处永远铭记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在心中建一座天堂。由于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那么挫折,痛苦,平凡,寂寞,都可以超越,为了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冷酷的日子,变得不再冷酷。

那个雨后的黄昏,那个深秋的山谷,那种空中的盘旋,海上的风驰电掣,都让人深深地陶醉和感到兴奋。幸福感就像一个神秘的花园,通往它的小径有很多条,但是它不能凭本身的意志去命令,具有不可预期性。我们只能顺其自然,不加干预,彻底地放松自己,完全被动地感受,才有可能得到它的垂青。

有资料表明,年轻人中,有自杀倾向的人越来越多,占总人口的比率逐年上升。他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理想,极度空虚。于是,男人酗酒,吸毒,在酒精和毒品中寻求刺激,女人则奉行愈堕落愈快乐的法则,和男人上床已经像刷牙一样随便,烟和酒也是她们排遣寂寞的好伙伴。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幸福感。

里克尔在《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你感到生活贫乏,不要抱怨生活,应该责怪自己,因为你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诗人才华,将生活中的丰富内容概括出来。在创造者的眼中,没有什么地方是平淡无奇,无关紧要的。”这也就是说,幸福的小鸟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方盘旋,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让它停下来,落在我们的肩头,为我们歌唱。关键是,你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精神修养,让自己呈现出自然的天性,体会外部世界的真,善,美。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家的女主人,周末时,在家里举行了一个小型PARTY,宴会上,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宾主尽欢。在宴会结束后,最后一个客人已道别离去,你疲惫地坐在藤椅上,望着杯盘狼藉,乱七八糟的屋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你有过幸福感,那么这杯盘狼藉,乱七八糟的屋子无一不在向你表示刚刚度过一个多么愉快的夜晚,在这个屋子里曾经有过那么多的微笑和歌声,你于是体验到了一阵极度的兴奋和幸福。

如果你没有幸福感,没有女主人的骄傲,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那么整个事情将变得很糟。那些杯盘狼藉,乱七八糟的屋子会让你很恼火,因为它们在提示你这个家庭聚会加重了你的家务劳动,你不得不打扫残局。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全看你的个人感受。

那么神秘的幸福感在哪儿呢?“可以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泳),来自翩翩起舞时……”

所以,要想有幸福感就要热爱生活,多培养自己的爱好,多到大自然中去,在运动中体会生活的乐趣。或者沉浸在爱情或母爱的幸福当中,最终达到忘我的境界。

幸福感是一片纯净没有污染的桃花源,我们每日的劳作,都是在不同的方向朝着这个桃花源进发。当到达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敏感,更有才智,更强有力或更优美。那时我们将感觉处在生命的巅峰,更像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和先知。

一个相信美好,正义,善行的人,比较容易在情绪上,情感体验上感受到令他心醉神迷的快乐,体验到人生的最高幸福。

只要你是这样的人,你也可以有这种幸福感。

相信我,它就在你身边。幸福就在你的肩头对你歌唱呢。

只要学会调理心情,你也可以做一个快乐的聪明人。在家庭、职场、疾病、贫困、衰老、财富的跷跷板之间,找一个快乐的支点。

下面是做心理咨询师期间所做的咨询笔记,因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很有典型意义,经由当事人允许,我把它整理后公开出来。或许读者朋友能在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么,请在“心理分析”和“可行性方案”这两块路标的指示下,走出生命中那个阴雨绵绵的黄昏,变回从前那个快乐爽朗的都市人。

此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李建中心理咨询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快乐的人是笨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212107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