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六点学术茎典书写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举出了非常丰富的例证,逐一比较了希伯来人与希腊人看待和描述神、人、物、时间、空间、历史、自然、逻辑、心理等等各方各面事物的不同,并详细分析了这些不同导致的思想相应形态的差异。作者认为,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是互补的,如果我们要对现实有全面彻底的把握,就需要一视同仁地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台与统一。

内容推荐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第一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最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了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释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热忱。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近百条的译者注以方便读者对这部相当专业和深奥的研究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

目录

中译本序(柯小刚)

缩写

绪论:问题

第一部分:动态与静态的思想

 I.动态思想

1.希伯来语静态动词的动态特征

2.希伯来语中状态动词和属性动词的动态特性

3.逻辑上的“存在”

4.动词hayah的存在

a.动词hayah

b.生成和生效

c.带介词的hayah

d.hayah表面上静止的用法

e.神性的存在

5.世界的动态特征

 II.静态存在

1.爱利亚学派和赫拉克里特

2.柏拉图

 III.非存在

1.希腊思想中的非存在

2.希伯来思想中的非存在

 IV.言词

1.古代东方思想和希伯来思想里的言词

2.希腊思想里的言词

 V.集体概念和理念

1.希伯来的集体概念

2.柏拉图的相似之处

第二部分:印象和外表

 I.对建造物的印象

 II.对人的印象

1.著名人物的俊美

2.《雅歌》中描写的抒情诗

3.美的理想

 III.对事物的印象

1.软弱的形象、昙花一现的形象和安全可靠的形象

2.J一文本创世叙事中事物的形象方面

3.与柏拉图《会饮篇》的比较

4.《旧约》中的拟人化(Personifikation)

 IV.对上帝的印象

1.以色列的上帝形象

2.上帝的形象(Imago Dei)

附论:大流散中的犹太图像艺术

 V.希腊思想的面貌

第三部分:时间与空间

 I.希腊一欧洲的时间概念

 II.以色列的时间概念

1.物理时间和天文时间:天体的时间

a.欧洲时间概念的无用性

b.用作计时器的太阳和月亮;对时间的感知

c.时间节奏而非时间循环或时间线段

d.持续与瞬间

2.心灵的时间

a.意识的同一性

b.时问的内容

c.历史的时间

d.时态

e.时态的心理

f.共时性

g.前与后

h.时间概念的动词起源

i.无限的时间

 III.空间 

1.形式

2.界线

3.无界线或无限

附论:《圣经》的忠于现实

 IV.数量和数字:空间数量和动态性质的数量

 V.历史和自然

1.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对历史的理解

2.《旧约》中的创世宣言和柏拉图的创世学说

3.功能的宇宙论与形象化的宇宙论

第四部分:符号主义和工具主义

 I.希伯来的“物”的概念

 II.希腊的“物”的概念

附论:上帝的透明性

第五部分:逻辑思考和心理理解

 I.逻辑和心理

 II.两种观点的合理性

 III.以色列思想家的独立性

 IV.两种思想方式的形式特点

总结以及这些差异的心理基础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六点学术茎典书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挪)托利弗·伯曼
译者 吴勇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6970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1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