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征战(长篇战争纪实文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战争的意义比战争本身更重要,这是力量之较量、智慧之较量!21世纪是一个需要阅读战争的年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上甘岭战役……本书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全面再现中国战场、朝鲜战场上重大战役的真相。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战场、朝鲜战场上重大战役的纪实文学,真实再现当时的战争场面,表现中国军人与敌军斗智斗勇的精彩战斗场面,其中包括: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上甘岭战役、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解放海南之战等。

目录

林彪扬威:平型关大捷

 军委选将:林彪领命赴平型关

 皇军凶兆:板垣师团走魔上钩

 林彪设伏:日军陷血海

 毛泽东致电:庆祝我军第一个胜利

彭大将军:百团大战春与秋

 危哉中国

 百团出击

 壮怀浩歌

 战史永记

淞沪大会战

 日方莫须有起事

 血与火相映

 大本营之夜

 血染黄浦江

 抗战豪情以诗鸣

 上海沦陷千行泪

血战台儿庄

 硝烟弥漫城欲摧

 违纪司令被枪决

 雪与血难分彼此

 晴空万里,暗云飘悬

四平争夺战

 两军决夺四平

 林彪对杜聿明

 血染城墙

 三打四平

 报仇雪耻扬军威

 运筹帷幄再思量

塔山阻击战

 血色阵地

 血海死守

 血战惊魂

 塔山:永远生辉

临汾攻坚战

 箭头指向焦点临汾

 横扫外围,直插心脏

 怒斩牛头,血染东关

 城陷敌灭,古城新生

解放海南之战

 毛泽东发号令:1950年拿下海南

 渡海先锋,初试登陆

 怒海洪波,枪声导航

 东风劲吹,木船胜舰艇

 决战美亭:包围与反包围

 千里追击:天涯海角方是终

仁川登陆战

 战争火种

 总统回宫

 烟斗中的麦克阿瑟

 釜山防御圈

 仁川:5000:l的赌博

 周恩来军事秘书雷英夫:准确预断美军将在仁川登陆

 月尾岛:血与炮的地狱

 迟到的胜利

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

 麦克阿瑟遭遇志愿军

 大搏斗与大后撤

 进攻与死亡同在

 一场悲惨的溃退

 胜利的笑容

上甘岭战役

 高地之恋

 坑道传奇

 炮火吻别

 赌徒败北

逐鹿三八线

 军令如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血战临津江

 收兵回撤

 夜战之光

 铁原阻击战

试读章节

出于这一考虑,林彪把平型关看得十分重要,考察得也特别仔细。虽然他的作战地图早已被画得几乎被辨认不出,虽然他亲眼看到了这座雄关的险要,但是他并不满足。

他好像永远都不满足。

吉普车又发动了起来。

从平型关口驶出,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向灵丘方向前行,车子出关口不远,就钻进了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这条沟道林彪刚才在望远镜里已看到过,此时他更加仔细地打量着: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沟长十多里,深数丈到十数丈不等,很难攀登上沟沿。而且沟底的甬道仅能通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简直说是没有,而南面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

吉普车再一次停下。

这次他们停在了途中的一个缺口处。

一座名为老爷岭的小山前。

而缺口也正是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

林彪走下来,整了整裹在身上的军装,稍微活动了一下被汽车颠得有点麻的手脚,在司机的陪同下,慢慢地爬上了老爷岭。

刚到岭上,一座破旧的庙宇便从林中显露了出来。

上面分明写着“老爷庙”三个字。

难怪如此。看着老爷庙,林彪仿佛顿悟了“老爷岭”名称的由来。

等他们绕到老爷庙后,此处的军事地理位置便成了这位打仗行家的宝贝。

它的军事优势一览无余。

此处深沟险道,是控制整条甬路的一个最佳制高点。

它的军事价值无法估量。

林彪何许人也,能不对此尤为重视吗?

一看到这处天险,他便联想到此地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果然,他的联想在不远的几天后再次成为事实。

铁的事实。

那么,是否就依此天险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呢?不忙,林彪在没有掌握大量的敌情时,即便是面对如此有利的地形也不肯轻易下结论。

此时的他,心里还惦着一件事:他知道阎锡山已经开始在由长城一线部署阵地战。这个山西王不但想依平型关、雁门关、龙泉关和娘子关等长城一线绵长的国防工事守土抗日,还企图把敌人引入平型关这个“瓶口”布袋而一举消灭他们。这与他的思路有些相似。

想到这,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是啊,阎锡山怎能跟他林彪一争高下。

远处隐约传来的炮声打断了林彪的思路,他判断出炮声是来自东北灵丘方向。于是,他决定循着炮声传来的方向继续前进,以便观察得更清楚,了解掌握到更多的一手材料。

吉普车第三次停了下来。

虽然有些疲惫,但林彪还是登上了途中的一座叫松鼠岭的太白山麓。站在此处,炮声已是清晰了许多,脚下的黄土也随着颤动起来。

目光那一头的灵丘城也随着一起颤动。

根据这种情况,林彪又琢磨开了。他估计了一下聂荣臻所带的徐海东第三四四旅的行军速度,如不出现意外情况,他们到达后,日军十有九成已经把灵丘城给拿下了。到那时,敌人便会迂回于内长城一线,集结兵力向老阎的已经布防的内长城正面防御阵地发动进攻。而他们必经平型关,如果我在此甬道的途中埋下伏兵,伺机以待,岂不是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而脚下太行山区或逶迤北去的驿马岭隘口,便成了他心目中最为理想的阻击之点。

看来,在此打一场伏击战的设想已经在他脑海里慢慢地形成了。

一个必然的设想。

一个大胆的设想。

必然乎?古今大战,对于必经之地的伏击尤为看重,特别是有那些易守难攻的隘口作为天然的屏障。

大胆乎?此时的八路军,由红军改过番号而来,装备极差,数量又极有限。而他们的对手却是装备现代化的、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皇军。而且这是两军的第一次较量,并没有做到互相了解得很透彻,这已经失去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先机。

这样的对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

要么胜,那样就可名扬天下。

要么输,那样将会一败涂地。

是胜?是输?

只有天知道。

林彪知道。

在他的脑海里,后一种结果已不大可能变成现实。十年征战,同国民党的美式装备打过多少次交道,大战、恶战不计其数,在几次险象环生的困境中,他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也没有负过一次伤,军衔却由排长一步步升为军团长,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简直是如有神助。与他交手的也不乏国民党的王牌军。难道一个小小的日本,真的有不可战胜的“神”招吗?

林彪相信神在他这边。

他当然会全力争取第一种结果,一种胜利的结果。

要想把他的军事才华表现出来,也只有在强敌面前才能显示出来。这个道理简单得就像象棋高手从不愿与初学者下棋一样。

战争本身就有风险,没有风险,何来英雄?

就在昨天,他还收到了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关于作战方针和部署原则的训令》。训令中讲到第一一五师时,这样写道——

一一五师陈旅控制于上寨镇附近,徐旅最好处于阜平东北,随时协助陈旅,相机袭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西进,或由涞源向平汉路南进之敌,在可能条件下组织有力挺进游击队,深入紫荆关、蔚县、涿鹿之间活动,收编散兵,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总直属队开到五台附近,发动五台以南、孟县及五台以东地区群众。

对于这个训令的主要内容,林彪大体上是同意的。但在第一一五师的具体使用上,他有不同的看法。

林彪毕竟是林彪,他不甘愿被平凡所淹没。

他放下望远镜,命令机要员给聂荣臻先发了封急电,让他率领徐海东的三三四团火速开到长城下的平型关一带。刚吩咐完,他便取出纸笔,亲自草拟了一份发给八路军军部和中央军委的电文:

朱、彭并告毛、聂:

一、国民党方面对我军要求划大同以西数县为我游击区域,坚持反对态度,已证明国民党企图以我牵制日寇南下,同时陷我军于平绥、平汉、同蒲、正太四铁路中,受日寇四面围剿之境地,以防止我军支配国民党其他统治区域。此为国民党对日寇一箭双雕之妙计。

二、我军须坚持军委决定之战略部署。以一方面军在同蒲路以东活动,以二方面军在大同以西活动,四方面军暂不出动,尔后看国共关系及其他情况而动作,如过河后亦使用于同蒲路以西。

三、我军处在同蒲以西,即处于主动地位,背靠苏区、绥远、内蒙,巩固左右侧及背后进攻极为便利,且可开同蒲路东。一方面军之活动从战略上说,将同蒲路东、正太路北系处敌进攻之被动地位,同蒲路西系处进攻敌人的主动地位,我军现在须力求军委部署之实现。如暂时不可能动,尔后亦当自主地实现之。

四、关于一方面军目前行动方针,我意陈旅应在现在地域协同友军作战,师直及徐旅亦应同样任务而靠近,陈旅暂时不应以做群众工作为中心任务而进驻阜平,因为:

1.目前敌正前进中、运动中、作战中,为我进行运动战之良好机会,我友军目前尚有抗击敌人之相当力量,为能得到友军作战之良好机会,现地域为山地,乃求山地战之良好机会,倘过此机会,敌已击破友军通过山地,并占诸主要城市时,即较难求运动战山地战及友军配合之战。

2.目前军民正在看着我军直接参战,如我参战兵力过少,则有失众望。

3.兵力过少,则不能将以绝对优势兵力消灭敌之一部。

4.目前须以打胜仗,捉俘虏,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与红军威信,打了胜仗更容易动员群众与扩大红军。

5.目前如集中一师以上兵力于窄狭区域求战,当然是不妥的,展不开的,但以一师以下兵力则是需要的,用得开的。目前第一仗应以集中约一师的兵力为好,待尔后客观情况上已失去一师兵力作运动战之可能时,再分散作群众工作和游击。

写完后,林彪长舒了一口气。等电文飞到毛泽东手中时,聂荣臻和徐海东的部队也应该到了。

先斩后奏是林彪一贯的作风。

机要员接过草拟的电文,迅速地看了一遍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师长,总部要我们分兵去发动群众。现在差不多整师都得去打仗,那这事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是有政治部吗?这事本来就该由他们去发动群众。你让罗主任带领他们部队机关人员,再让骑兵队护送,一起去完成这个任务,做成功了,功不可没,没有成功,等打完仗后,再作打算。”

一席话,说得机要员无言以对,一溜小跑地去发电文了。

在林彪看来,平型关之战,骑兵是派不上多大用场的了。P5-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征战(长篇战争纪实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耀升//陈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42650
开本 16开
页数 5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50
171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2: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