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还阳
内容
编辑推荐

《还阳》是一部有趣而又饶有深度的小说。喜欢这部小说的理由很多,比如其中有趣的故事、作者轻快的语言,关于古代北京的魔幻描写,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还阳”的故事了。

小说写了一位名叫毕玉的太监进宫后发生的种种匪夷所思的故事。在其他小说中,那种被描写得香艳无比,充斥着后妃内斗情节的段落在作者笔下却是一笔带过,而更多的是对于传宗接代的“皇权”的一种调侃和戏说。小说中那一个昏庸的皇帝,一群昏庸的大臣,更加昏庸的太监,作者都是带着一种奚落的态度,狠狠的拿他们开涮,同时又对于读书人出身的毕玉充满了同情。中国人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下被打开了国门,有识之士先是对西洋充满了排斥,最后到纷纷出洋留学,回来后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小说中,作者用看似轻松的笔法,对一些严肃的问题做了讨论。

仔细阅读会发现,《还阳》似乎是一部未竟之作。小说的很多地方都充满了玄机,却在最后还没有解开。主人公毕玉随着汤若望去了意大里亚国,给那里的童声合唱团进行阉割工作以后,又发生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内容推荐

小说讲述了一个没有完全净身的太监,在宫中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功能,寻找爱情并留下后代的故事。书中用魔幻的笔法,富有京味特色的叙述,描述了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北京城,把目光对准了古代宫廷中那些极为传奇却又鲜为人知的角落,并把众多历史事件融入其中。小说语言诙谐轻快,描写细腻入微,故事构思巧妙,把京味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试读章节

这天一早,毕玉从毕小四家中醒来,他几乎都忘掉了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毕小四再次为毕玉打来一大木桶的热水,要他好好的洗洗澡,并拿出上好的布料来给毕玉搓背。毕玉记得,他似乎只是小时候在河沟中玩的时候,才和别人一起洗过澡,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年头了,如今要一个同村的族兄来给自己洗澡,多少有些别扭。他觉得一切事情都来得太快了,自己还没有明白就走上了别人的道路。

毕玉洗干净,毕小四又给他找来一身新衣服,并要把毕玉的衣服扔掉。毕玉连忙制止了,他向毕小四要了个包袱皮,小心翼翼的把衣服包好。这才放心的出了门。

毕小四带着毕玉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处隐秘的胡同。京城的胡同很多,有名的三千六、没名的赛牛毛,毕玉不知道这条胡同有没有名字,他看到胡同越走越窄,两边的墙壁像山一样的压过来,他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还是去最里边的一户人家。

院门是敞开的,院子不大,小巧而精致中,透出主人家的不修边幅。院子中花草很多,有不少都该修剪了,主人家却任由花草疯长。毕小四进了院门,他连连叩打门环,许久却没人答应。

毕玉想喊一声,但他张了张嘴没有喊出来,他看到不远的房檐下,有一只黄鸟在笼子中一动不动的盯着他们。毕小四又拍了门环,院中有动静了,在最里面的一扇门,像有无常鬼的手推了一把,门开了。一个矮小瘦弱、上了点岁数的人走了出来。

“谁呀?”他的嗓音又哑又尖,别人想学都学不来,毕玉看到这个人并没有张嘴就发出了声音,仿佛声音是从长着稀稀拉拉而又十分蓬乱的脑瓜顶上出来的。那个人似乎半闭着眼睛,对他们漫不经心。毕小四直接领着毕玉就进了屋。

京城给毕玉的第一印象就是从找厕所开始的。那天毕玉刚刚进了城,他看到古城哪里都好,就是找不到厕所,偶尔找到一间厕所也是四处漏风,破旧的柴草混着泥土砌成的墙无法遮蔽住毕玉并不高大的身躯,他只能半曲半就,捏着鼻子进了厕所,他不慎看到了脚下四处爬动的蛆虫,尤其是坑内的,那些蛆虫就像庙会上一样的攒动着的人头,每一只蛆虫之间都在说话。他只能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却什么都解决不出来,只好灰溜溜的跑了。那时京城中的人们还没有在厕所中方便的习惯,很多墙根处都有成堆的粪便,甚至很多胡同、院落被称为粪街、粪院,有时候,那些肥大的野狗或家猪,在街道上遇见一座座的宝山,就跑过去饕餮一番,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整座老城都是一股厕所中的味道,在市场上,屠夫们肆意屠杀这亟待贩卖的鸡鸭牛羊,畜类的内脏被随意丢弃在路边,和成堆的粪便垃圾混合在一起。毕玉对此深恶痛绝,他想如果这辈子发达了,连如厕都要最高档、最豪华的,秦始皇曾经用美女的嘴唇当作痰盂。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笑了,要说京城最好的厕所,连王宫大臣家的都算不上,那只能是皇上家的,是皇宫。相比之下,这座古老、巨大的城市一点也不像他的老家,至少不像他想象中的样子。

从老家来到京城的道路是崎岖的,毕玉也一路上斜么签儿的走到了京城,用坎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毕玉是个读书人,起码他自己是以读书人自居的。他自幼念了几年私塾,在村里也算有些文化,邻家写封信、算个数都会来找他。他也参加过童子试,却连这个成为科举学员的考试都没有通过,连个秀才都算不上,可是毕玉觉得自己考试考得久了,尤其是看到那些中了秀才甚至中了举人的文章,觉得自己保不齐的能够得上一个秀才了。在人们眼里,毕玉只是个刚进城的、没见过京城世面的土鳖。他走到京城时候正值清晨,他看到古老的城市上空那片湛蓝的天,以及空中飞翔着的一群群鸽子,鸽哨声萦萦入耳,他还见到那些闲散的人胳膊上驾着大鹰出游,看到那些大鹰凶恶的眼睛,这勾起了他一件十分令人熬滔的事,他也曾娶了一只鹰。  毕玉本来是不用出来做工的,他还已经成了家。他记得在结婚的那一天,整个村子都是笑的,人们见面互相说着贴切的吉祥话,像一只只微笑的木偶一样在他的家里进进出出。人们在酒席上大吃大喝、猜拳行令,在新娘都按部就班的履行完各种仪式后被送人洞房。毕玉在酒桌上应酬了两句,当他进入洞房时,却发现那里是一片偌大的虚空在等待着他。他遇到了那种被俗称为放鹰的骗术,那个女子就是被俗称的鹰,女子早已和外面的同伙勾结好,在席卷了毕家全部的细软后轻快的逃得无影无踪。

从那以后,毕玉的婚是没有结成,最后落到自认为是秀才也要出来做工的地步了。毕玉想自己一定要找个能用上自己这点文化水的工作,同时还要有干净的厕所可以使用,免得和那些短衣帮的、没有读过书的人为伍。直到毕玉进了宫以后,他才知道那里的厕所并不像他想得那样完美。

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京城里建筑富丽堂皇的代价就是厕所都十分的低矮破旧,毕玉一直在找一个干净一点的,能让自己静下心来把事情办完的厕所,但他失策了,胡同中的厕所都是没有地方来下脚,这使得很多人方便的地方选择在路边的水沟,水沟中没有冲走的污秽之物在干净的阳光下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他看着京城中的风渐渐的刮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就像路边无人注视的枯叶一样,被风吹到了积攒着污水、淤泥还有人畜粪便的水沟中,他想那污水也许是从皇宫中流出来的,皇宫中处处都干净,那污水也比寻常人家的干净许多。有几只肥大的老鼠在水沟中乱窜,他的眼睛就跟着老鼠顺着地沟进了宫,他想自己要是能变成一直乌黑硕大的老鼠,从地沟中爬进宫里,进去看看那个红墙黄瓦的世界。

皇宫是毕玉这类平民不能轻易靠近的,只能远远的观望,而毕玉就在街巷中为了找一间干净的厕所而像老鼠一样乱窜,他终于窜到了一条有一家官茅房的僻静的胡同中,出恭后,毕玉贴着官茅房的墙,从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看着宫中黄澄澄的琉璃瓦,那是宫中一间普通的厢房,远处能透视到远方殿堂上高大的飞檐。他仿佛从那些房檐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要不是厕所的气味,毕玉一定觉得飞檐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沁人心脾。他幻想着那高大的屋檐下,一定有一间干净的厕所,到时候他可以不受任何人的过问就进去方便。

毕玉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点什么,他只知道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憋屈了要上厕所。他在京城中打听道路,而京城中人们的语言在很多字的后面都加上了“儿化”韵,很多音都是含在嘴里,在没有发出来时一带而过,像唱歌一样的轻快。毕玉刚开始听不大懂,而听懂后他又不好意思张嘴了,他怕京城人们笑话他混合着高粱味儿的土音。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了自己的族兄毕小四。毕玉问毕小四,进宫的道路有很多,宫中的大门是向任何一个人敞开的,只要他肯干,就一定能在宫中享受到皇帝一样的待遇,不仅能让毕玉认识字的能耐派上用场,还包括和皇帝用同样的食盒盛饭吃,和皇帝用同样的方式来上干净的厕所。当他知道这些的时候,是和老家的同宗哥哥毕小四,一同坐在一间乌黑的小店中。毕小四对毕玉逐一列数了进宫的种种方式。

“要你这么说,”毕玉问到,“进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那当然,只要你能找到进宫的腰牌,宫里随便逛。尤其是对于咱们,进宫那是太方便不过了。”

“为什么?”

“你忘了咱们的老家在哪?宫里到处都是咱们的老乡啊。”

“好啊。”毕玉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老乡这个关系是这么的好用,那时的人们是很注重同乡和同学的关系的。

“你要想进宫,我带你去见一个人。”毕小四淡淡的说,他对一切都似乎是爱答不理的样子。

P1-6

序言

现代汉语小说创作自近三十多年以来,惜其有所斩获,也怜其多受欧拉美地域文学所惑,从方法论和更本质的角度看,有所建树者寥寥无几,其中原因,最明显的莫过于这一代作者的知识谱系不完备甚或不学无术所致。这几代人的创作敌不过白话文最初三十年的努力。本文库所汲各种形体的小说文本盖要呈现中国小说土本重建的自信,创作者除了他是一个小说创作者而外,还有一些更加显耀的背景身份,他们是哲学研究者,是人类学和民族志工作者,是诗人,是语言学者,是物理科班出身和政治学专业博士,是文史资料专业收集者,是国学研究者,这些构成他们写作小说时最坚实的一部分,那种纯粹想依靠讲故事获得小说成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换而言之,整个时代的阅读水准已发生改变;相应的,创作者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一再的发生改变。总而言之,这套书的创作者和前一代人的区别在于,创作主体的身份和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他们创作的文本也已经与前辈所走过的路表现出了巨大差异,也已经不是先锋和实验可以揽廓的了,他们表现出许多异端迹象,是一种大小说观念的集成和现有文学价值观的凝聚点所在。这种集成还表现在创作者自身修为的创备和对过往一切集体智慧的继承与反思。他们当中不乏呕心沥血者,有的文本创作时间跨越二十多年。在纸质传播变得更加奢侈的今天,印刷出版纯文学作品尤显杌陧,然吾道不孤,丛书之旨在于集中厘清中国小说重建道路的岔路口在何处,而可以称之为有所成就的又在何处,其劳自为,其功自显。2010年10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小说前沿文库”编辑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还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2417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9: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