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权衡(中国古代官场的微妙之处)/文渊阁历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权力的诱惑,政治的微妙,斗争的谋略,生存的艺术——为您展现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政治大戏!本书选取了历史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讲述帝王的伤心事,奸雄的官场经营术,名臣的难言之痛以及被历史忽视的与轻视的官场政治,揭示传统社会中错综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背景,剖析传统政治体制下的制度设计以及官员之间勾心斗角的阴谋斗争,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历史政治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历史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如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不倒翁”冯道数十年的宦海生涯,明时内阁大学士徐阶与严嵩爷子的争斗,清康熙时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权力角逐等,揭示传统社会中错综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背景,剖析传统政治体制下的制度设计以及官员之间勾心斗角的阴谋斗争,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历史政治读物。

目录

第一辑 帝王千古伤心事——一把手的难处与痛处

 1.书生治国的悲哀——王莽与他的短命王朝

 2.李世民的政治遗嘱——贤君变“昏君”,只为儿子做嫁衣

 3.一场悲剧和闹剧——曾静引发的“文字狱”和雍正皇帝的“奇料理”

第二辑 浮云何以蔽日月?——奸雄的官场经营术

 1.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官场不倒翁”冯道的是是非非

 2.奸臣何以“冤死”——严世蕃之死的微妙之处

 3.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洪承畴的成与败

 4.官场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明珠给自己加上“谋反”的罪名以求自保

第三辑 辛苦谋国为谁计?——名臣的难言之痛

 1.冤死于皇权斗争中的民族英雄——中知谋国,不知谋身的于谦

 2.大明王朝的另类君臣——当嘉靖遇到海瑞

 3.与权臣的距离——兼谈曾国藩做官的学问

第四辑 被忽视的与被轻视的——古代官场政治的另一面

 1.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古代政治系统中的经典矛盾组合

 2.文人与政治——一对天生的冤家

 3.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女宰相”上官婉儿的政治悲剧

试读章节

四、一生真伪复谁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假设周公和王莽当时早一点就死了。没有后来的事情,他们是好是坏又有谁能够知道呢?也就是说,按当时舆论的理解,就会得出相反的定论:周公是个怀有篡逆之心的野心家,而王莽是个圣人君子了。

其实,到底是真是伪,有些人有些事即使尘埃落定了,也很难说得清楚。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历史又是当代史:现代人总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去重新解释历史。在特定的政治时空下,人们会得出符合政治需要和有利于自己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气候的演变,又会有新的思潮涌现。当然,时间越长,各种观点交锋碰撞得越多,也越有助于大家了解和接近真相,相对客观地认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近些年来,随着学术气氛的宽松和活跃,许多原来好像已经有了定论的历史人物,不断地被大家重新审视和评价;许多原来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史料,不断地被披露出来。我们发现:我们以往的史学观有简单的二元化倾向,非左即右,非好即坏,许多人物要么被神化了——大家在仰视他们,要么被妖魔化了——大家在俯视他们,如果平等地注视的话,其实会有新的感觉。

重新审视王莽,我们也许会发现他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坏,甚至还有些可爱之处呢。

千百年来人们对王莽的评价,无非是政治上的野心家、道德上的伪君子等等,事实上,这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说,至少有30年,王莽一直是道德君子的楷模。虽然他出身不错,有个姑姑成为尊贵的皇后,可他这一支刚开始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王莽在年轻时确实是靠自己的勤奋好学、克己复礼而为自己积累下了初步的政治资本;进入仕途后,王莽也基本上是个公正清廉的好官员,当然,这中间他也可能有些权术手段,可哪一个官员在这个染缸中能做到绝对的一尘不染呢?那样的话,也未免太求全责备了。我们不能对别人一个标准,而对王莽,就用另一个标准吧?

也许有的人认为,王莽这些表现全是假装的,正是其虚伪的表现。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说王莽一开始就有了篡逆汉家天下的图谋,高标准严要求地伪装了三四十年,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相反,我们不妨大胆地假设:王莽从头到尾的表现恰恰是他本性的体现,他严格地按照圣人书上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家里人,一心一意地想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圣人门徒。你看他的为人,谦虚礼让、勤奋博学、生活俭朴、乐善好施,在忠孝仁义各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事迹,在古代,算得上是一个圣人似的人物。再退一步讲,纵然王莽的做法是为收买人心做的伪装,他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伪装到这个份上,也足以表明这些伪装与他本质有相当程度的和谐一致。

既然如此,那他为什么又篡逆了呢?

可以说,王莽起初应该是没有想做皇帝的远大理想的。直到30岁,王莽才凭借他是王太后侄子的身份,被封为新都侯。此后,王莽发奋努力,平步青云。在那个穷奢极欲、纲纪崩溃的时代里,王莽就像一个高明的演员,给人们留下了动人的形象。他恭俭勤政,大义灭亲,准确地俘虏了民众之心。有人说王莽是在处心积虑地篡位,但实际上,他更像是被民众一步步推上皇帝的宝座。

当时的大汉王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可谓是气数已尽。政治上昏聩黑暗,经济上民不聊生,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形成一个极具危险的社会阶层。对于时局的艰难和危险l生,没有几个人能有清醒的认识,就更别说那个自称“汉老寡妇”的王太后和糊涂的小皇帝了,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动,而指望刘姓皇室出个英明天子重整河山的希望太渺茫了。

那么,以王莽当时的地位而言,就没有可能在保留刘家天下的前提下,施展自己的纲领抱负吗?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如同周公一样,但这基本上也是一条不归之路。

周公为何恐惧流言?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流言足可以将你毁灭掉!古往今来,做到类似摄政王这个位置而能善终者,少之又少,一顶权臣的帽子是很难逃掉的。安邦定国之重臣,等到邦已安国已定的时候,就是跟你算历史总账的时候,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教训不可谓不残酷。就是皇帝感念兴立之恩,优待老臣,但自己多年摄政,恩罚尽出于己手,作威作福之下,难免有冒犯幼君的时候,仅就此而论,恐怕灭一百次族都不为过。不要说自己曾有种种不臣的细节,就是没有任何事,一干新贵也会罗织罪名灭之而后快,不灭不足以显其威风,不灭不足以显其忠心,不灭不足以号令群臣。更何况,往日受恩之人急于要划清界限,以邀宠新君,免不了要揭发旧事,甚至还会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往日得罪之人,则更是盼来了咸鱼翻身报仇庆祝的时候。也许你并没有有意欺凌过弱主,也许你并没有篡逆之心,也许你确实是兢兢业业为了江山社稷,可你就一点错都没有吗?那些流言都是空穴来风吗?

即使一点错都没有(那更可怕了,民心所向,你的威望岂非比君王还高?),可你在这个位置上的存在就是错误,哪天你想干点什么还不是轻而易举?你让君王晚上怎么能睡得着觉?

周公为保命东躲西藏;李斯与儿子临刑前哀叹,再也不能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霍光二十余年尽心辅政,身后儿孙也难逃诛灭……总之,这几乎已经成了政治权力上的规律。历史上在这个位置上得到好的结果的恐怕仅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一人而已,而诸葛亮在某种程度上,被后世之人神化了许多。 王莽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公,他就是他自己。他是否权衡过上述的个中利弊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与最高权力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王莽动心了,是出于对最高权力的渴望,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或者是并没有很清楚的想法和计划,只是跟着局势走一步看一步?

种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无论到底出于什么原因,王莽这一步终究跨了出去,是福是祸?在当时,只有天知道。P13-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权衡(中国古代官场的微妙之处)/文渊阁历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剑//赵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0213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1-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