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聚合力和绵延性的形成,既与“书同文”即汉语言文字的高度统一有关,又与“史传百姓与知”的文教浸淫传统密不可分。自本根基而不泥古,广采西学而不崇洋。本着文化自觉态度和文化开放精神,编撰本书,以吸纳新思、交流才艺,展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并为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 图书 |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同济汉语叙事文学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之聚合力和绵延性的形成,既与“书同文”即汉语言文字的高度统一有关,又与“史传百姓与知”的文教浸淫传统密不可分。自本根基而不泥古,广采西学而不崇洋。本着文化自觉态度和文化开放精神,编撰本书,以吸纳新思、交流才艺,展示汉语叙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并为促进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目录 第一辑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3 救救小说/23 诗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处境/40 告别先锋,走进历史/55 图像与花朵/62 阿巴斯:真正的诗人导演/66 自我与他者的战争/71 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眼睛、鼻子及心灵之关系/77 “优秀的读者”和“悠闲的读者”/94 第二辑 消费时代的文学写作 手底乾坤/99 “合法”的欲望和“理性”的婚姻/122 在批判的困境中选择/135 上海:乡土中国的他者/153 消费时代的文学生产/177 用想象抵抗/183 第三辑 细读当代 细读当代/193 一个上海人所看到的……/212 好一个“宜其室家”的女人/224 质疑高大威猛的男人/237 尴尬和不堪的现代生活/250 眼泪和爱的神话/264 看不见的城市/270 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精神/281 “私语”“私人生活”/293 岛上的乌托邦/300 中国的现代主义:不彻底的旅程/304 第四辑 生死之思 当SARS远去……,/319 没有救赎的人(类)/327 生死之思/338 幻灭而死/352 信执而死/356 沉重的祭奠/365 后 记/36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读图时代文学的处境/同济汉语叙事文学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郭春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3714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6 |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