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农医药/图说历史丰碑
内容
试读章节

大约在前14世纪,我国人民就开始了使用中草药的历史,在殷商古墓中发现的桃仁、郁李仁是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药物,表明殷商时代,中草药已经在治疗疾病的活动中使用。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中药草已经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在《诗经》中已经记载了莱苜(车前草)、赢、蕹(益母草)、葛、苓、芩、蒿、芍药等植物药材,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点。

同时,在前2000年~前l000年之间的夏商时代,先民们对疾病的症状已有了初步认识,并探求病因。

殷墟中出土的记录殷人活动情况的16万片甲骨中,有三百多片,四百多条与医学有关。主要记录王室成员的疾病情况,涉及二十多种疾病。如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腹(腹病),疾止(足病)等,大部分以疾病部位来命名,也有按人年龄、性别命名的,如疾子(小儿病),疾育(妇产科病)等,也有按疾病的特征来命名的如蛊,龋,疟,疥等,包括了后世的内、外、脑、眼、耳、鼻、喉、牙、泌尿、妇产、小儿、传染等科。特别是殷人已有了关于疾年的记录。“疾年”指多疾之年,被认为是流行病的最早记录。

商代已设有专司医药疾病事务的官职“小疾臣”。商人对于疾病,除祭祀鬼神以求福佑之外,治疗的方法见于卜辞的有针刺、艾灸以及按摩。最早的针刺是用砭石,《说文》中说“砭,以石刺病也”。河北藁城的商代遗址中就出土有用于医疗的砭镰。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殷人对疾病和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周景王四年(前541),晋平公有病,请秦国医生诊治,秦景公派医和为晋平公看病。医和认为此病已无法医治,其病如蛊惑,不是由于鬼神,也不是由于饮食,而是被女色迷惑丧失意志。晋平公问女色是否可以亲近,医和回答说,应当有所节制。先王的音乐有五声的节奏,是用来节制百事的。五声下降而停止以后,就不允许再弹。再弹就会有繁复的手法和靡靡之音,使人心荡耳烦,忘记平正和谐,因此君子不听。事情也像音乐一样,一过度,就应该罢手,不要因此得病。君子接近妻室,是表示礼仪节度的,不是用来烦心的。天有六种气候阴、晴、风、雨、夜、昼,都须有所节制。阴没有节制是冷病;阳没有节制是热病;风没有节制是手病脚病;雨没有节制是腹病;夜里没有节制是迷乱病;白天没有节制是心病。女人为阴之物如气候之夜,对女色没有节制就会发生内热蛊惑的疾病。现在您没有节制,能不患疾?赵武问什么叫“蛊”,医和回答说,这是沉迷惑乱所引起的。在文字里,器皿里的毒虫是蛊,稻谷中的飞虫也是蛊。在《周易》里,女人迷惑男人、大风吹落山木也叫蛊。这都是同类事物。赵武称赞他医术高明,赠以厚礼,送他返秦。医和以天人一体、阴阳相生相荡的理论论述疾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他提出的阴、阳、风、雨、晦、明失和致病说成为后世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病因说的滥觞。同时,也表明中国文化开始向自然科学领域拓展。

P1-3

目录

殷人问病/001

医和谈疾/003

名医扁鹊/005

最早全面阐述华夏医学理论的经典《黄帝内经》问世/008

秦始皇求仙·徐福东渡日本/011

汉文帝休生养息/013

淳于意录“诊籍”/015

中因临床诊治经典《难经》问世/017

汉代针灸疗法流行/019

《神农本草经》最早总结中药/022

《周易参同契》集炼丹术精华/026

张仲景著《伤寒论》/028

华佗创五禽戏/032

华佗成为外科鼻祖/035

炼丹术兴起/037

皇甫谧著针灸经典/039

《龙门药方》刻石/041

陶弘景注《本草经》/043

《诸病源候论》总结各科病因学/044

唐政府颁行《新修本草》/046

兽医学成熟/048

外丹道盛极/050

炼丹家发现火药三成分/055

王焘整理医学文献/057

太医署建立并发展/059

《理伤续断方》奠基骨伤学/061

宋政府官修本草/063

宋诏求医书医方/066

宋设立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067

宋仁宗诏校医书/069

宋设立校正医书局/070

张紫阳精研内丹/07l

宋设置医学/072

宋设立熟药所/073

《养老奉亲书》注重老年医学/076

钱乙奠基中医儿科/078

张元素创脏腑辨证说/079

王醋创金丹道/082

陈自明系统性整理妇科医术/084

宋慈开创法医学/086

契丹医术形成/09l

成无己注《伤寒论》/093

舌诊专著出现/094.

朱丹溪创中医滋阴学派/096

《回回药方》流行/099

蒙医形成/10l

《救荒本草》成/103

兰茂著《滇南本草》/107

藏医出现南北学派/109

《本草集要》编成,113

明世宗服丹药中毒身亡·朱载壁继位/117

预防医学的重大成就——种痘发明/119

炼丹持续进行,121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本草学大成/123

《针灸大成》集针灸大成/128

温补之风起/130

伤寒学派形成/132

清官医药体系完成/135

汪昂普及医学知识/139

《达生篇》、《大生要旨》指导妇科/140

王维德治外科/142

清政府组织编纂医书《医宗金鉴》/143

温病学派全面发展/145

赵学敏补本草纲目/148

现代医学进入中国/150

博济医院建立/151

中华药学会成为中国最早的学术团体/152

序言

《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国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中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中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图说历史丰碑》,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本丛书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图说历史丰碑》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李默编著的《神农医药/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本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神农医药/图说历史丰碑》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编著的《神农医药/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农医药/图说历史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66752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221450
中图分类号 R-09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