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
内容
试读章节

康熙是清代前期比较宽厚圣明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61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为清代“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基础。这一切又是和康熙治国思想以及采取的治国措施分不开的。

1662年,康熙即位。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被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急待恢复,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为了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统治秩序,康熙在亲政以后便学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策略,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大力倡导汉族知识分子最热衷的程朱理学。他甚至下令将朱熹升配孔庙,序为十一哲。还重用一批理学家,如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等,不仅与他们研讨理学,而且还让他们编纂理学书籍,如《性理精义》等。为了在全国推广理学,康熙把朱熹所注四书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因为程朱理学有利于统一思想,建立封建统治秩序。

康熙在利用理学的同时,还注意把儒家的政治思想贯彻到治国措施中去。康熙认为对老百姓要“仁以育之,所以养也;义以正之,所以教也”,既要在物质上保障人民生活,又要在精神上进行礼义教育,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他还认识到“政苛则国危,法峻则民乱”,因此提出“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的才略。在立法司法上,反对严刑峻法,主张尚德缓刑,并要求官吏做到“讼简刑清,与民相安于无事”。他还提出治理国家要“澄清本源”,也就是“薄税敛,敦教化,使百姓足衣食以兴礼义,惜廉耻而重犯法”。以民为本,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康熙接受了这一思想,并承认“国家根本在百姓”,民心向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命运,因此他将安民作为治天下的核心关键,为此他经常巡视各地,了解民情,关心民间疾苦,而且重视与民休养,称之为治理天下的基本政务。为了达到“养民”目的,康熙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曾说:“国家要务,莫如贵粟务农”,并采取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康熙八年,他下诏停止了圈地运动,又下令让明末农民战争中农民夺回耕种的原明朝官僚勋戚的田地即归耕种者所有,称为“更名田”。此外康熙为减轻人民的负担,还大规模减免赋税。

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后,康熙认识到“吏治不清”是“民生不遂”的重要原因,便开始选用贤才,整顿吏治。在这一方面,康熙又接受了儒家的人治思想。他说:“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睢治天下之道。莫大于用人”,“用得其人而天下之事自然就理”。康熙选用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尤以德为最重要。他曾说,地方官“务使德胜于才,始为可贵”。所谓“德”,也就是“忠君循分”、“洁己爱民”,即对上要忠于君主,对下要安抚百姓。在整顿吏治方面,康熙实行奖廉惩贪,强调官吏“节操清廉,最为紧要”,尤其重视督抚的人选,因为任命督抚是政府治理地方的重要环节,而且督抚又是下层官吏的表率,只要督抚清廉,下层官吏便不能“加意于民”,百姓便可以安居乐业。

此外,康熙对国家统一与主权的独立有着较为进步的思想。当沙俄力图侵占黑龙江流域部分领土时,他立即派兵进驻额苏里与瑷珲,坚持黑龙江流域一河一溪不可弃之于“鄂罗斯”。后来两次雅克萨之战也是这种思想的实施贯彻。当教皇格勒门第十一禁止中国人尊孔祭祖时,康熙严词告诫外国传教士“慎无扰乱中朝”。在对内方面,康熙历来反对分裂割据,所以他派兵收复了台湾,平息了三藩以及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贵族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康熙六年(1667)春,四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带头奏请康熙帝亲政。七月三日,经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允许,择吉亲政。七日,康熙帝行亲政礼,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上表庆贺,同时宣诏天下,并分别派遣内秘书院学士等告祭岳镇海渎诸神。

尽管康熙已经亲政,但专制朝政的鳌拜竟丝毫不肯放权,而且变本加厉。康熙亲政以后,一方面不断给辅政大臣加官晋爵从而稳住局势,一面在群臣中直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暗中准备降伏鳌拜事宜。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鳌拜人见,康熙一声令下,将鳌拜擒获。同时,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逮捕鳌拜的十三名党羽及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等有关官员,五月二十八日,议政王大臣康亲王杰书等审问鳌拜同党,定出鳌拜罪状三十款,拟处以极刑。康熙帝闻讯,传旨:念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著革其职,抄没家产,严加拘禁。鳌拜的众多党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惩治,许多遭受鳌拜打击的官员得以平反昭雪。鳌拜被擒后,康熙帝才真正实现了“亲政”。

P1-4

目录

康熙治国/001

康熙亲政·鳌拜被捕/004

满汉官员品级划一/006

南怀仁修正历法/008

吴三桂起兵·三藩反清/010

三藩请求撤除/012

武英殿刻书正式开始/013

南怀仁建新仪器/015

“河西三将”讨逆/017

南怀仁铸神勇大炮/018

布尔尼叛清/019

尚之信叛而复降/020

俄国尼古拉使团人京/021

清军收复福建/022

靳辅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023

清军占厦门/024

郑经病逝·台湾内乱/026

康熙推广种痘/027

清军攻占昆明·三藩之乱结束/028

清重视方略体制/030

施琅平台湾·台湾设一府三县/032

康熙南巡·治淮黄河/035

清军收复雅克萨/038

军屯边疆/040

再征雅克萨/042

库伦伯勒齐尔会盟/044

永远禁止妇女殉葬/045

康熙第二次南巡/046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048

康熙初征噶尔丹·乌兰布通激战/050

边防卡伦制度实行/052

“提督九门”形成/054

祠堂体制完成/055

清宫医药体系完成/058

清代官服形成/061

康熙二征噶尔丹/063

三征噶尔丹/065

恢复加强驿传体系/067

康熙第三次南巡/070

清三彩、五彩出现/072

康熙帝第四次南巡/073

开始修建避暑山庄/074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075

礼仪之争引起康熙驱教/076

康熙第六次南巡/078

废立太子之争/079

江南科场案发生·清朝采取防弊措施/081

赴俄使团出发/082

清政府实行“永不加赋”政策/083

康熙帝主持编纂《数理精蕴》/084

清初实行摊丁人地/085

清代幕制开始兴盛/086

康熙推广新稻种/088

俄国传道团进入北京/089

重申海禁/091

清政府用兵西藏/092

《皇舆全图》开中国近代地图先河/094

商业集团兴起/096

康熙帝去世/098

雍正帝即位/099

秘密立储制度建立/101

完善摊丁入地制/102

年羹尧死/103

雍正推广官话/104

清廷大败噶尔丹/105

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位/107

博山玻璃工艺进入清廷/108

清官丝织集古代工艺大成/109

官修《明史》成书/112

《大清律》编成/114

清官学系统完备/115

清政府组织编纂医书《医宗金鉴》/117

清廷赈救黄淮灾区/118

禁止种烟/119

永定河开渠筑坝/120

圆明三园建成/12l

中国钱庄成熟/123

民间手工业勃兴/125

乾隆首次南巡/127

制定《西藏善后章程》/128

国家宗教体制形成/129

清军攻克伊犁/13l

清军再定准噶尔/133

乾隆第二次南巡/134

平定回疆/135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137

乾隆第四次南巡/138

定巡查与俄国疆界例/139

乌鲁木齐建城/140

控制民间火器/141

乾隆第五次南巡/142

乾隆第六次南巡/143

乾隆登基五十年/144

清廷建南北大阁藏书/145

福康安领兵平定西藏/146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147

纪昀主持编《四库全书总目》/148

川楚陕各地白莲教大起义/150

乾隆退位/152

序言

《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国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中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中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图说历史丰碑》,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本丛书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图说历史丰碑》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李默编著的《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本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编著的《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分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66691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3221354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