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河北青龙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干项目之一。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均为在本地区、本民族广为流传并能讲述的作品。内容分为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本书系统完整地描绘了河北青龙县境内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各种民俗文化现象,以多视角对这些民俗文化背后的社会内涵进行了诠释和探讨,反映了河北深厚的民俗底蕴以及社会嬗变的过程。

内容推荐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本书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干项目之一,已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忠实地记录下流传在秦皇岛大地上的民间故事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明,保护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录

前言

神话

满族的来历

耪地的由来

彭祖之死

月亮和太阳

土地老爷姓韩

张果老倒骑毛驴

铁拐李为啥瘸

传说

地方风物传说

青龙的传说

笑死龙王气死龟

温泉的传说

都山积雪

巫岚洞的传说

九缸十八锅

海龙王大战鲤鱼精

寿桃山上石人的来历

龙山的传说

沙沟的传说

鞍子山滴水泉

映壁横峰

凤凰山的传说

青龙河的传说

龙骨梁

隐身衣与阴阳扇

翠花除妖

铁龙山

五指山的传说

老李洞的传说

猫鱼海的传说

金牛星显灵

好汉沟

打虎店的传说

狮子沟的传说

黑老爷显灵

神茶

殷丽娘智捉花和尚

烧木炭的由来

前擦岭的传说

靴脚峰与东西老岭

二郎神担山赶太阳

陈家坟的传说

鸡冠山的传说

神箭手和强盗

万人摸

金银洞

孝媳妇沟的来历

王母娘娘怒罚天仙女

花山护宝

南山口的松树和岩石的来历

蝙蝠洞

棋盘山的传说

老牛斗老虎

影午山的传说

蛤子汀的由来

悬山寺遗址

卖饼的不如卖蜡的

祭“索拨杆子” 

门神的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

盖房上梁挂红布的由来

正月十五跑旱船的来历

坐福

黑尖顶与天女木兰

黄芪和人参的传说

桑树破肚的传说

历史人物传说

康熙姐姐坐正宫的传说

甘罗拜相

失金钗

刘伯温得道

刘伯温修北京城

龙须虎牙翡翠汤

康熙皇帝改对联

景进士的惠遇

难过的冷口关

康熙比胡子

康熙除隐患

霍翰林

解缙对诗

故  事

生活故事

“地当家的”要饭

奇遇

曹老大斗蛇

是儿子还是爹

无头案

“刘备”刁难“诸葛亮”

不孝夫妻

捉弄财主

紫金盆

天缘与石缘

先娶儿媳后娶婆

好心有好报

夫妻论命

傻小子娶亲

谎话的报应

贾之福与假知府

坐膏药

村夫买蜡烛

蚊子前世是贪官

会吃饭的“死尸” 

踢夫案

小偷被偷

石子医病得娇妻

两个掌柜

两个金元宝

乞丐平冤案

木匠师傅“大胆沟”里遇魔

两个葫芦的故事

桃李易替

谎三的故事

谎三当阎王

吞吐黄金

苦命常有财

张公百忍

风水宝地

秀才能知天下文

李铁指

买卖四时

长工讲故事

聪明的媳妇

巧戏县令

鬼怪故事

老避囚

陆平的传说

狐姻缘

巧娘

百鸟衣

李宁遇鬼

化骨

鬼符传

水淹弓长墁

冬哥变龙

魔鬼抽大烟

范大胆

白面草洼

公冶长懂百鸟音

林夕遇仙

狐女和七星剑

道士升天

耍钱人遇鬼

师父没成徒儿得道

红豆的传说

算卦人的妖术

幻想故事

老大奸,老二憨

神奇的宝扇

秃疮娘娘

刘半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选坟地

乔百顺的故事

年夜送宝

神秤

孤女坟

东海东

张二与刁富

一棵高粱

人物故事

隐侠陈宽的故事

豁翰林撕休书

郭太君救驾

赵子才的故事

罗才女救夫

动物故事

兽中王的由来

麻雀的由来

文王吐兔子

鸡脑子的故事

猴子屁股是怎样红的

癞蛤蟆

布谷鸟的由来

大黄狗

猫的故事

猫和老鼠

狗和猫

猛虎与牛犊

红鲤

森林中的闹剧

人们讨厌乌鸦的缘由

狗是讨粮的,牛是耕田的

看谁蹄子硬

兔子到月宫

箭杆蛇复仇

狼和孩子

笑话

馋妇观雪

秀才问字

一胎生了两状元

县官画虎

小人儿没腰

找到了真姓

响雷过后必有大雨

吹起来打

着急屙狗屎

三句半

傻姑爷和秀才

后记

试读章节

三句半

从前有个秀才很喜欢做诗,擅长三句半。一日,他上街闲游,见迎面走来一少妇,生得十分标致,便开口咏道:“远来一娇娘,近看不寻常。”

妇人听秀才作诗夸她漂亮,十分高兴,低头匆匆而过。眼尖的秀才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后,好不遗憾,叹息一声,接了下旬:“三寸金莲脚,横量!”

妇人一听,好不气恼,拉着秀才就去见官。秀才到了公堂上抬头回老爷话时,见堂上有乡绅送给县令的《赛东坡》横匾,他忘记了自己正在受审,哈哈一笑,诗兴上来,又摇头晃脑地赋道:“昔有苏东坡,今有赛东坡。老爷比东坡,差多!”

县令一听,火冒三丈:“胆大的奴才,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妇女,到了公堂,还敢作诗辱骂老爷,来人哪!先打十大板!”这时,内衙出来对县令附耳道:“老爷,太太生了!”老爷一听太太生产了,十分着急地要想知道是男还是女。正待要问,眼尖耳灵的秀才讨好地叫道:“老爷,小人知道太太生的是什么!”县令一听喝道:“若说对了,放你回家。说得不对,杀你的头!”秀才应道:“老爷坐公堂,太太生儿郎。不问我也知,像娘!”

县令正因连生三胎都是女的感到遗憾,听秀才这么一说,更觉晦气。于是他把惊堂木一拍,叫道:“推出斩首!”

秀才含泪赴刑场时,家里人都恨他嘴坏,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看他。其娘舅不忍心,去为他收尸,他见了秀才,伤心落泪起来。由于娘舅是个独眼,哭泣时只有一只眼睛流泪水。

秀才见了娘舅,哭得更加伤心了。午时三刻已到,秀才悲痛欲绝,娘舅的泪水也像线一样往下淌。秀才临刑前,诗兴又发,哭道:“见舅如见娘,送儿赴刑场。两人同流泪,三行!”

娘舅一听,怒不可遏,推开秀才扬长而去。

序言

在世界文坛上,民间文学以其纯朴的艺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启迪、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是诗人荷马根据当时的流浪艺人演唱的民歌创作的。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民间文学。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完全取材于同名的意大利民间故事。但丁的《神曲》、薄伽秋的《十日谈》和赛万提斯的《堂吉珂德》等作品无一不是吸取民间文学精粹而成名天下的。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抒写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翻开历史的画卷,字里行间无不蕴藏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所有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封神榜》、《西游记》等神话故事妇孺皆知,《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四大民间故事广为传颂。民间文学就像勤劳的母亲,用她固有的文化底蕴哺育着世代中华儿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独树一帜!

古老的土地、神奇的传说、悠久的历史、纯朴的风土人情为青龙民间文学奠定了丰厚的基础。青龙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在火热的革命和生产斗争中书写着各种现象。强悍的男人在战天斗地中唱着豪迈的山歌或讲述着动人故事以抒激情,善良的妇女在勤俭持家中以自己独特的满乡小调寄寓着胸中的欢快或悲怆的情怀,就连幼小的儿童在戏谑玩耍时也哼唱着童谣和儿歌以示开心。举目所及,无论是广阔的原野、偏僻的山乡,还是茂密的丛林、美丽的翠谷,种类繁多的民间文学无时无刻不在回荡,表达着各民族的人民在历史风云中的生活和经历,倾诉着热烈而美好的情愿和心声。那诙谐而富有哲理的谚语,那朴实而豪放的民歌和那些曲折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的民间故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等领域发挥着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而广大的青龙人民也正是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生活的悲欢、斗争的甘苦精心编织着民间文学这一伟大艺术的绚烂花环。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青龙卷》的编印,是青龙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全县人民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书中的神话和传说是从所收到的80余万字、900余篇的稿件中精心筛选出来的。在选编本故事集时,我们尽量选取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便更加广泛地昭示青龙民族历史、社会生活以及地方风物的种种特点。这些神话与传说是长期以来流传于青龙民间的口头文学,是青龙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的直接创作,是青龙人民的瑰宝。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理想和信念,表现了青龙人民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青龙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体现了青龙人民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青龙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神话与传说极其丰富,本书所选用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与传说等待着广大民间文学爱好者搜集整理,将那些更优美、更动人的神话与传说奉献给广大读者。

毋庸讳言,《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青龙卷》尚存许多不尽完美之处,为此,我们真诚地期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之日臻完善,促进青龙民间文学的挖掘与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

后记

今年,是青龙满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都山脚下、青龙河畔到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氛。在这样一个大喜的日子里,我们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青龙卷》奉献在了读者面前,此刻,对于编者来说,我们心中既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惴惴不安。

青龙地处东北、华北结合部,特殊的地域、历史原因,使这里成为东北文化与冀东文化、游猎文化与农耕文化、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之地,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龙地域文化。但由于近年来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青龙地域文化也和中华民族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经受了巨大冲击,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甚至濒临消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之一的青龙民间故事得以结集出版,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口口相传的青龙民间故事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青龙人民的深层文化基因,蕴含着青龙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青龙人民智慧的结晶,她的结集出版.一定会为青龙文化的薪火传承发挥重大作用,更会为青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作为编者,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我们时刻感受着肩上责任的重大,可以说是在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中尽心尽力地编这本书,但因水平、能力所限,疏漏、缺憾仍是在所难免,在此向广大读者和作者一并致歉,敬请谅解。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民协金永强主席,县政府柳春青县长,政府办解天华副主任,县区划办徐振清先生以及青龙文化界前辈、同仁张守志、杨友、张宝学、白景棠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河北青龙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佟云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88751
开本 32开
页数 4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5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7.6
丛书名
印张 1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