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思想论,二为制度论。思想论围绕中国法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论题,阐述了先秦文献中和谐观的内涵,如天人合一的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主义思想、刑罚尚中的刑罚观、德治中国的历程等问题,力图阐述德治是传统法中和谐价值之本,民本思想对传统法中指导思想的影响则推进了和谐价值的法律演进。制度论则围绕着和谐思想的法律实践,从吏治、慎刑、无讼、礼法融合的法律原则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完成将和谐思想放至法律实践中考察,挖掘传统法中和谐价值的写作构想。
图书 | 和谐--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追求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思想论,二为制度论。思想论围绕中国法文化传统中的和谐思想论题,阐述了先秦文献中和谐观的内涵,如天人合一的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主义思想、刑罚尚中的刑罚观、德治中国的历程等问题,力图阐述德治是传统法中和谐价值之本,民本思想对传统法中指导思想的影响则推进了和谐价值的法律演进。制度论则围绕着和谐思想的法律实践,从吏治、慎刑、无讼、礼法融合的法律原则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完成将和谐思想放至法律实践中考察,挖掘传统法中和谐价值的写作构想。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德治:传统法的和谐之本 第一节 和谐思想的理论元点 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二、敬天保民:社会和谐 三、贵和持中:人伦和谐 第二节 德治情结 一、家国同构的宗法型社会基础 二、重德崇礼的文化基础 三、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 德治历程 一、德治的历史演进 二、道德与法的融合:和谐思想对法制建构的影响 三、德主刑辅的互补互动 第四节 以和谐为内涵的德治特征 一、政治特征:伦理等级的定位 二、法律特征:情、理、法的统一 三、人治特征:贤人政治与吏治 第二章 民本:传统法的和谐推进 第一节 与民本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民本释义 二、民本与君本 三、民本与农本 四、民本与人本 第二节 传统法中的民本思想 一、民本思想的提出 二、民本思想中的和谐内涵 三、以和谐为核心的民本思想的法律实践 四、“民本”向“民权”的跨越 第三节 民本思想之和谐 一、民本思想中和谐价值实现的影响因子 二、传统法中民本思想的和谐价值取向 第三章 吏治:传统法的强政调控手段 第一节 吏治思想的嬗变 一、先秦时期吏治观的形成 二、封建社会吏治思想的发展与定型化 第二节 以强政行吏治 一、德法并重的择官察官之道 二、以重典治赃吏的惩贪之道 第三节 以监察督吏治 一、严密的监察制度 二、垂直与独立的监察特点 三、激浊扬清、制衡调控的功能 第四章 慎刑:传统法的和谐制度设计 第一节 以大德而小刑的立法之“慎”达致和谐 一、“明德慎罚”促进社会和谐 二、“滥刑”破坏社会平衡 第二节 以阳德阴刑的程序之“慎”保障和谐 一、矜老恤幼:慎刑的人伦观照 二、谨慎断狱:慎刑的人性依据 三、悯囚宽赦:慎刑的民意基础 第三节 慎刑之和谐 一、以“长治久安”为目标 二、以“刑罚世轻世重”为准则 三、以“礼乐刑政、综合为治”为制度保障 四、“慎刑”推动了“天理”、“国法”、“人情”合一的社运行模式 第五章 无讼:传统法的和谐程序保障 第一节 以无讼致大同社会的理念 一、无讼的理念 二、社会的认同 第二节 无讼的社会基础 一、以宗法血缘伦理关系为核心 二、以教化为前提 三、以“和为贵”、“和而解”为价值取向 四、以家国同构的社会环境为支撑 第三节 以“限讼”、“息讼”达无讼的制度设计 一、限讼:防范争讼 二、息讼:调解止讼- 第四节 无讼之和谐 一、思想层面:道德的实现 二、民众层面:贵和求安 三、整体社会效果:集中司法资源 第六章 礼法融合的法律原则:传统法的和谐精神 第一节 亲亲:亲情伦理与法的冲突与融合 一、告奸与亲属相隐的和合 二、孝与忠的和合 三、存留养亲与国家刑罚权的和合 四、复仇与孝亲伦理的和合 第二节 尊尊:身份等级与法的冲突与融合 一、法自君出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二、贵族官吏的司法特权与法律对特权的监察 三、良贱有别与上不凌下 第三节 对礼法融合的再审视 一、天理、人情入法的价值取向 二、追求和谐的积极价值 三、强求和谐的消极影响 结语 一、中国传统法中,和谐价值内涵是通过礼治、德治来体现的 二、传统法中和谐因素的制度设计存在着主观与客观效果的差异,其发展完善经历了渐进的过程,是以稳中求变达致和谐的 三、传统法中和谐的内涵经历了由和意识到和思想再到法制的历程 四、传统法中和谐的制度设计出自统治集团的求同到求和的心态变化 五、传统法中的和谐因素是以统治者意志为前提的人治状态 六、中国传统法对社会冲突的整合,是以肯定等级特权为前提的 七、传统法中的和谐因素的根本缺陷在于强调家国同构整体之和,忽视个人权益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和谐--中国传统法的价值追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光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3030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4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