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同桌的鬼脸(嘻嘻卷)/中国名家畅销校园幽默小说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汤素兰、周锐、范锡林、北董,本书精选了中国5个儿童文学小作家的12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均系畅销校园的幽默、搞笑文学。语言通俗,故事生动,情节有趣,相信,你一看,定能开心一笑。

想提高阅读能力,想开心、幽默,看本书,绝对错不了。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中国5个儿童文学小作家的12篇短篇小说。曹文轩、汤素兰、周锐、范锡林、北董,这些小名人的作品都收录其中,他们的这些小说均系畅销校园的幽默、搞笑文学。全书语言通俗,故事生动,情节有趣,相信,你一看,定能开怀一笑。

目录

曹文轩

秃鹤

汤素兰

开心果甄帅

张牙舞日记

胡猫猫

我是小丑鱼

周锐

薛蟠当班长

快慢班

从“叛变箭”到“麻醉针”

范锡林

绰号三题

古碑

北董

绝招对绝招

治鬼

试读章节

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

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为秃鹤。

秃鹤所在的那个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枫树的小村子。每到秋后,那枫树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红得很耐看。但这个村子里,却有许多秃子。他们一个一个地光着头,从那么好看的枫树下走,就吸引了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停住了脚步,在一旁静静地看。那些秃顶在枫树下,微微泛着红光。遇到枫叶密集,偶尔有些空隙,那边有人走过时,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像沙里的瓷片。那些把手插在裤兜里或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的老师们,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秃鹤已许多次看到这种笑了。

但在桑桑的记忆里,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秃头。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村也不光就他一个人是秃子,又或许是因为秃鹤还太小,想不起来自己该在意自己是个秃子。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有人叫他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的,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叫陆鹤。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事实上,秃鹤的头,是经常被人抚摸的。后来,秃鹤发现了孩子们喜欢摸他的头,就把自己的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着他们想摸就摸了。如果有人偷偷摸了他的头,他就会立即掉过头去判断,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追过去让那个人在后背上吃一拳;见是一个比他有力的,他就会骂一声。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秃鹤一点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或铅笔借他用半天。桑桑用一根断了的格尺,就换得了两次的抚摸。那时,秃鹤将头很乖巧地低下来,放在了桑桑的眼前。桑桑伸出手去摸着,秃鹤就会数道:“一回了……”桑桑觉得秃鹤的头很光滑,跟他在河边摸一块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时的感觉差不多。

秃鹤读三年级时,偶然地,好像是在一个早晨,他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了。秃鹤的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人再喊他秃鹤,他就不再答应了。并且,谁也不能再用东西换得一摸。油麻地的屠夫丁四见秃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二斤重的一块,用刀尖戳了一个洞,穿了一截草绳,然后高高地举在秃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说着,就要伸出油腻的手来。秃鹤说:“你先把肉给我。”丁四说:“先让我摸,然后再把肉给你。”秃鹤说:“不,先把肉给我。”丁四等到将门口几个正在闲聊的人招呼过来后,就将肉给了秃鹤。秃鹤看了看那块肉——那真是一块好肉!但秃鹤却用力向门外一甩,将那块肉甩到了满是灰土的路上,然后拔腿就跑。丁四抓了杀猪刀追出来。秃鹤跑了一阵却不再跑了。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砖头,转过身来,咬牙切齿地面对着抓着锋利刀子的丁四。丁四竟不敢再向前一步,将刀子在空中挥舞了两下,说了一声“小秃子”,转身走了。

秃鹤不再快活了。

那天下大雨,秃鹤没打雨伞就上学来了。天虽下雨,

但天色并不暗。因此,在银色的雨幕里,秃鹤的头,就分外地亮。同打一把红油纸伞的纸月与香椿,就闪在了道旁,让秃鹤走过去。秃鹤感觉到了,这两个女孩的眼睛在那把红油纸伞下正注视着他的头。他从她们身边走了过去。当他转过身来看她们时,他所见到的情景是两个女孩正用手捂住嘴,遮掩着笑。秃鹤低着头往学校走去。但他没有走进教室,而是走到了河边那片竹林里。  雨“沙沙沙”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他用手摸了摸头,一脸沮丧地朝河上望着。水面上,两三只羽毛丰满的鸭子,正在雨中游着,一副很快乐的样子。

秃鹤捡起一块瓦片,砸了过去,惊得那几只鸭子拍着翅膀往远处游去。秃鹤又接二连三地砸出去六七块瓦片,直到他的瓦片再也惊动不了那几只鸭子,他才罢手。他感到有点凉了,但直到上完一节课,他才哆哆嗦嗦地走向教室。

晚上回到家,他对父亲说:“我不上学了。”

“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人欺负我。”

“那为什么说不上学?”

“我就是不想上学。”

“胡说!”父亲一巴掌打在了秃鹤的头上。

秃鹤看了父亲一眼,低下头哭了。

父亲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转身坐到灯光照不到的阴影里的一张凳子上,随即,秃鹤的秃头就映出了父亲手中忽明忽暗的烟卷的亮光。

第二天,父亲没有逼秃鹤上学去。他去镇上买回几斤生姜:有人教了他一个秘方,说是用生姜擦头皮,七七四十九天,就能长出头发来。他把这一点告诉了秃鹤。秃鹤就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地让父亲用切开的姜片,在头上来回擦着。父亲擦得很认真,像一个想要让顾客动心的铜匠在擦他的一件青铜器。秃鹤很快就感到了一种火辣辣的刺痛。但秃鹤一动不动地坐着,任由父亲用姜片去擦着。

桑桑他们再见到秃鹤时,秃鹤依然还是个秃子,只不过那秃头有了血色,像刚喝了酒一样。

不知是纸月还是香椿,当秃鹤走进教室时,闻到了一股好闻的生姜味,便轻轻说出声来:“教室里有生姜味。”

当时全班的同学都在,大家就一齐嗅鼻子,只听见一片吸气声。随即都说确实有生姜味。于是又互相地闻来闻去,结果是好像谁身上都有生姜味,谁又都没有生姜味。

秃鹤坐在那儿不动。当他感觉到马上可能就有一个或几个鼻子顺着气味的来路嗅呀嗅的就要嗅到他,并直嗅到他的头上时,说了一声“我要上厕所”,就赶紧装出憋不住的样子跑出了教室。他跑到了河边上,用手抠了一把烂泥,涂在了头上,然后再用清水洗去。这样反复地进行了几次,直到自己认为已经完全洗去生姜味之后,才走回教室。

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秃鹤的头上依然毫无动静。

夏天到了,当人们尽量从身上、脑袋上去掉一些什么时,秃鹤却戴着一顶父亲特地从城里买回的薄帽,出现在油麻地人的眼里。

P1-6

序言

将幽默进行到底

我现在常常遭人骂,遭人骂的感觉比没有人理睬你的感觉好,遭人骂的感觉比遭人表扬的感觉要好。这也许是个混账而又下贱的逻辑。但你要想想其中的意义,你马上就会笑了。人家表扬你,说明你深得人家的欢心,就像老师夸你是个好学生家长夸你是个好孩子一样;人家要是骂你,就说明你不按常规出牌,就像那个《亮剑》里面的李云龙一样,你常常破坏游戏规则。

在这个世界上,要么你做一只狼,狼会图腾嘛:要么,你做一只羊,温顺可爱人人喜欢嘛。无依无靠最麻烦。契诃夫写过一篇《生活是美好的》文章,他是向企图自杀者进了一言。他说: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气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幽默就是这种充满智慧的达观。你要想做一个开朗而又快乐的人,那么最好去读读幽默的文学。

我常常很苦恼,夏天想在雪地里打滚,冬天想去大海里游泳,这莫名其妙的想法使我痛不欲生。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力量让太阳和季节都听我的。看看那些神气十足的音乐指挥家潇洒地甩动头发气势磅礴地挥动双臂,我嫉妒的脸色发青。不一会儿我就开心了。反正,节目一会儿就结束了。我常常抱怨编辑们,在我发表的文章中,把我的名字弄得不够大。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是近视哦。最惨的是进了语文课本里的作家们,像做贼似的,要么名字在最下方,要么就小得要用显微镜看。这样一想,我就开心异常。

我的导读很多人说不叫导读,捣蛋鬼读书么,如果不叫导读,那就应该叫“捣读”。很多人没见过捣蒜吧?捣捣捣,很过瘾的,捣烂你,捣死你。我实在想不出好的名字,所以就拿这两个字遮遮思维贫困的羞。我的想法是。很多作家都写幽默小说,我和他们站在一起,也要幽默点,否则他们会说你这个人没有一点幽默感。我体贴一下作家,又抚摸一下读者,所以,就这样导读了。现在,我也有一些粉丝,他们称我安老大。安老大可不是《51号兵站》中的小老大。那个是地下工作者,我是地上工作者。安老大的意思是:你年龄很大了,你写作的时间很长了,你比我写的还强点。我想我的读者们叫我安老大一定是含了这些意思的。但我还是忐忑不安的,害怕别人把我当成野心家。

我不敢说我的导读比作家们的小说更幽默,但至少会让他们一笑。管他是皮笑肉不笑,笑里藏刀,轻蔑地笑,开心地笑,这都不重要,至少这是我个人的东西。我相信我的东西不是东西,但那又是什么东西?如果有人说这是狗屁东西,那么我一定会恭恭敬敬地回答:是的,都是狗,狗放屁,还吐不出象牙来。

书评(媒体评论)

桑桑伸出手去摸着,他觉得秃赢的头很光滑,跟他在河边摸一块被水冲洗了无数年的鹅卵石时的感觉差不多。

——曹文轩

一个精彩的绰号,一旦诞生,就是不朽的!

——范锡林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老妈的唠叨,丢掉!家里的麻将,丢掉!语文不及格,丢掉!讨厌英语,丢掉!……”

——汤素兰

周瑜大怒:“诸葛亮说我上不了《世界发明大全》,气死我拉!”

——周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同桌的鬼脸(嘻嘻卷)/中国名家畅销校园幽默小说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武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154499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