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25位北大学子的日记,其时间跨度在1990——2008年之间。日记以非常直观的文学向我们呈现了北大青年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因此变得可见、可触、可嗅、可听、可感,变得不再蒙面遮脸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性情化的成长史与心灵史,它集中地展现了十来年中北大新一代青年的青春风采;我们在这本书中可以领略到文学的、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诸种光辉。
图书 | 北大日记(1)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25位北大学子的日记,其时间跨度在1990——2008年之间。日记以非常直观的文学向我们呈现了北大青年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心路历程也因此变得可见、可触、可嗅、可听、可感,变得不再蒙面遮脸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性情化的成长史与心灵史,它集中地展现了十来年中北大新一代青年的青春风采;我们在这本书中可以领略到文学的、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诸种光辉。 内容推荐 该书共收入了近30位北大学子的日记,日记中的时间跨度介于1990年至2008年之间,日记的内容是期间求学于燕园的青年才俊们的校园生活。这些文字所呈现的显然是零距离的花样年华,是小说、诗歌等艺术加工手段所无法复制的校园与青春。 作为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成长史与青春史,它集中地展现了近20年来70后、80后两代北大新青年的青春风采。我们在这本书中可以领略到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学术氛围的名校的学生们在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闪耀出诸多知性的亮色。应该说,这本书的价值指向是多元的,尤其适合那些曾经或正在做着北大梦、名校梦的年轻人,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离开了校园但却仍怀有校园情结的青年人阅读。 目录 第一辑:校园里的美好展望 星空下的校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校园网上的我 燕歌行 初来北大读博的那半年 第二辑:燕园深处的动人旋律 学生会情结 因为年轻 半梦半醒之间 蜕 北大,让我穿过你的嘘声和掌声 第三辑:北大女生的青春独白 青春 雪山梦 走过春天 月夜心语 触角 第四辑:未名湖畔的浪漫主义 为了最灿烂的笑容 有关军训的一些记忆 曾经有一个地方叫昌平 2000网站打工 年轻的思绪 第五辑:北大男生的成长历程 燕园读春 心灵的喧哗 青春的遗迹 名园七载犹逐梦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试读章节 观流星雨杂记 2007年12月14日 晴 原以为一天就那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在四面都被密不透风的灰墙把守的地下的屋子里,对着电脑敲些个应景的文字——自打奥运测试赛开始,“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俗务便日日缠身,纠结难脱。今天便是,上午10点和日光道别进入乒乓球馆的地下工作间,再见天光已是夜里11点。治贝子园门前的松枝在夜风中凛冽地摇着,催着我急急往宿舍方向奔去。 自回宿舍后到写日记时,确实与一天中的前半段生活大有不同,仅从只词片语录下事迹与感怀,以纪念生命中的第一次流星雨记忆。 一、六楼的流星 宿舍,笔记本电脑前,广州同学的QQ急呼:“今晚有流星雨!”对这种带着不现实的浪漫消息,我向来是故作老成镇定地表示怀疑与不屑以掩饰无法得到的挫败,今天倒因为“老成”了一天,物极必反似的,心口合一地为这事激动。冲到六楼窄窄的阳台上,死死扒住水泥脱落的扶手,前伸后仰地望向星空,把自己晕得“满眼流星”也没发现那传说中的“万点流火”。倒是发现好久没见到的夜空的黑亮和星繁。好像还有一颗淡淡的星火淡淡地在空中划了一道,如果不是幻觉的话。有了这一点点的鼓励,急忙奔回宿舍,约一位也未见过流星实况的,拽了件大衣便冲进冬夜的寒风中。 再次来到寒风中的时候,仍有几分匆匆,但是心态已是散步——天上撒流星,天涯亦可共此时,并不必太在乎是在哪里看得。而在北大这样的校园里,只有匆匆没有散步,实在是悲哀的。 二、带着青草味道的流星 勺园与未名湖之间的小路上,“流星!我看到了!”同伴随一声惊呼:“我没看到!” 这对话来自于一个躺在草坪上的黑衣女生和一个僵在路边昂着头的白衣女生。那黑衣的自然是我,因为一路昂头观天,至空旷处已脖颈大痛。忍不住,只将厚厚大大的羽绒衣用力裹了裹,一步踏向衰草丛中,也不管草上的夜露与残雪,仰面躺下。这一躺不得了,好像整个夜空向我扑了下来,星星们跳跃着转着圈迎面而来,仿佛还叮铃铃地响。刚刚在心中赞叹,猛然觉得真有一颗星跳跃得猛了些,眼神的余光中见到一丝仿佛从最高音到最低音的划痕。赶紧扭过头去,只看到一道明光在远处灰暗的松林中消失。 转头过去,发现白色羽绒衣紧紧将女友束着,白围巾里的脖颈像石膏似的僵硬。她时不时低头休息,仿佛石膏脖颈折断,叹息着晃晃。“快来躺下吧!在二十岁之前牙咬在草坪上躺着看回星星嘛!”“羽绒衣脏了怎么办?”“羽绒衣可以洗,在草地上看流星的机会可没几次!”这样反复劝了几次,她仍是不肯,接连这几颗我看到的流星都从她眼皮上面错过,这倒增添了她低头休息的机会——低头叹息和不平。 写到这里,想起当年徐志摩在剑桥时,在大雷雨里骑车招呼人,一起去等着看雨后彩虹。人们心里都作怪他的不管不顾,但还是羡慕他能看到最新鲜的彩虹得到最妙的诗思。想来人生若要带些诗意是不容易的,一颗审美的心是需要几分大胆与真纯的,很多时候有几分巴库斯式的醉态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真纯的温暖与欢欣足以抵抗草坪上的凉湿习习,足以直面旁人的另眼相看。那些经纶事务满腹的人,看不见美,是很应当的。 三、人群中的流星独想 夜空似乎平静了,等得人心里毛毛的。静园草坪那边时而传来人群惊呼,抱着“流星那边更多”的想法,我们转战至静园。一去便是震惊,震惊于人群的激情。无论甜蜜相依、成群打闹,哪怕一人孤坐,各人脸上也都是求索幸福的温暖神情。时不时地,这温暖的平静会被一声兴奋的“哇”打破,或是被一大声集体的“噢”震碎,当然,每一次这种“哇、噢”,总会伴着稀稀拉拉的几声“哪呢哪呢我没看到”,但是还好,美丽虽然瞬间即逝,但下一个美丽很快会来的希望可以振奋精神。 不知是何人在何时给流星赋予了那么多美好的意义。但我想,流星能让人们期待的真正原因是在于它的美可以在瞬间爆发,且其华美与短暂是命定的成正比,所以人们的期望也仅止于此,于是只需见证华美便会拥有足够的快乐。在这里,“瞬间”就是人们所有的期待值。而更多的时候,贪心的人们所期待的大多是“永恒不变”,而世界的规律恰是“永恒的变易”,于是悲剧开始,人们追求的目的本身成为一个虚无。人们对流星是宽容的,对自己的生命却难以如此。我们大多难以像流星一样为了一瞬间的华美而甘愿担负陨落的危险。倒不是惧怕付出,拒绝追求,而是难以接受“生命没有一个超验的永恒意义”这一致命的真理。王羲之所感怀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所以与古人“若合一契”,也是因了这终极虚无的悲剧是不论如何地域所有人类都惧怕的。 写到这里几乎有点绝望的意思了。还好,还有最后一句对话——“再等一颗流星再回去吧!” 这句话中的贪婪明显得无可辩驳。尤其是不同的人不断地重复,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赌徒之中。但是静下来想想,人类如何面对那可怕的终极虚无所导致的悲观主义?不如像尼采笔下查拉图斯特拉那样,永不知足地对自己又嫌且短暂的生命呼喊:“生命曾是这样?好啊!那就再来一次!”正如人们所说“再来一颗流星”一样,人类的本能与其说是贪婪不如说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愈合功能。尼采说只有“最骄傲、最有生命力和最肯定世界的人”才能“希望如其曾在和现在地重新拥有一切曾在和现在”,也就是,永恒轮回。“轮回”已足以应对变易,而“永恒”的意义却由静止变成了动态,即使悲观地把每一次新的重复看作对逝去美好的续写,我们也肯定了生命的美好。 已经写了很长了。还很杂。 但是突然对今天的“观星”举动生出了几分质疑。之所以那么激动,是因为生活压力在面对浪漫时的变相崩溃,还是出于对审美人生的卑微的追求,还是仅仅被“流星许愿”的神秘与快感吸引?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这也真是“感情”,杂糅成一堆分不开道不明的。唯一可以道明的是,“流星雨”这种带着神话或宗教色彩的意象不过是伟大的人类创造出来众多进行伟大的“自我解救”的意象中的一个罢了。 所以美好的不是流星,而是人类,以及生命。10-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大日记(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家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132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