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1902—1985),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县人。
本书辑入自1933年至1980年胡风家书三百五十三封,其中致夫人梅志的书信三百三十封,时间跨度近五十年。
| 图书 | 胡风家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风(1902—1985),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县人。 本书辑入自1933年至1980年胡风家书三百五十三封,其中致夫人梅志的书信三百三十封,时间跨度近五十年。 内容推荐 胡风(1902—1985),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县人。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回国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部长及左联书记等职。1934年冬开始专业写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曾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主编《七月》、《希望》、《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文艺刊物和丛书,并撰写了大量文艺评论文章。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入狱。1980年平反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顾问。1985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其著作有《胡风全集》(十卷本)等。 本书辑入自1933年至1980年胡风家书三百五十三封,其中致夫人梅志的书信三百三十封,时间跨度近五十年。这些书信曾由《新文学史料》发表过三十三封,《书城》杂志发表过七封,在1989年出版的《胡风书信集》和梅志所著《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两书中也各选用过一封,其余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目录 编辑说明 第一集 上海 1933年口月29日至1933年12月5日 第二集 南京—上海一武汉 1937年7月21日至1938年9月21 第三集 南京 1947年6月22日至1947年6月24日 第四集 香港—天津一北平 1949年1月5日至1949年7月20日 第五集 北平[京] 1949年9月8日至1950年2月4日 第六集 济南—北京 1950年9月21日至1951年1月24日 第七集 北京—武汉一宜昌—重庆一巴县—重庆—北京 1951年4月22日至1952年1月9日 第八集 北京—沈阳一大赉—沈阳一北京 1952年7月19日至1955年1月21日 第九集 北京(泰城监狱) 1965年8月13日至1965年12月口日 附集 南京—天津—北平(京)—成都—北京 1947年6月22日至1980年4月16日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胡风家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晓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5457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8 |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