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作者童年及写作历程,检视小说家和诗人用以解释、或者当作借口的自身创作活动的种种比喻,细看历来作家披上的戏服、选择扮演的角色。
轻快语调之下,是玛格丽特·艾特伍德严肃看待写作目的与乐趣的态度,以及对西方文学传统及迷失的深刻了解。
| 图书 | 与死者协商(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谈写作)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回顾作者童年及写作历程,检视小说家和诗人用以解释、或者当作借口的自身创作活动的种种比喻,细看历来作家披上的戏服、选择扮演的角色。 轻快语调之下,是玛格丽特·艾特伍德严肃看待写作目的与乐趣的态度,以及对西方文学传统及迷失的深刻了解。 内容推荐 作家扮演何种角色?先知?艺术的祭司?宫廷弄臣?还是真实世界的见证人?玛格丽特·艾特伍德回顾自己童年及写作历程,检视小说家和诗人用以解释、或者当作借口的自身创作活动的种种比喻,细看历来作家披上的戏服、选择扮演的角色。她回应书名的挑战:若是作家为“别具天赋”,那么赐予此“赋”的是谁?这份天赋又有什么条件?她旁征博引,谈及许多健在和已过世的作家,也谈及她自己在加拿大和国际文坛的写作经验和逸事。轻快语调之下,是她严肃看待写作目的与乐趣的态度,以及对西方文学传统及迷失的深刻了解。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定位:你以为你是谁? “作家”是什么,我又是如何成为作家的? 第二章 双重:一手吉基尔一手海德,以及滑溜的化身 为何双重性必然存在 第三章 专注:文笔大神 阿波罗VS.财神:作家该皈依何者? 第四章 诱惑:普罗斯佩洛、奥兹巫师、梅菲斯托一千人等 是谁挥动魔杖,操纵戏偶,在恶魔的书上签名? 第五章 交流:从谁也不是到谁也不是 永远的三角关系:作者,读者,作为中介的书 第六章 向下行:与死者协商 是谁到地府一游,又为了什么? 注 释 参考书目 致 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与死者协商(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谈写作)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加)玛格丽特·艾特伍德 |
| 译者 | 严韻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49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5 |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7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