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套中人(附光盘)/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契河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套中人》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戕害。本书收录了契河夫二十几篇中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契河夫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本书收录了契河夫二十几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一个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洛希尔的提琴》、《套中人》、《带小狗的女人》等。

目录

一个文官的死

胖子和瘦子

变色龙

神经

别墅消夏客

楼梯步步高

江鳕

在药房

马姓

猎手

嫌疑犯

客人

士官普里希别耶夫

厨娘嫁人

两个记者

苦恼

万卡

仇敌

草原

灯光

美人

第六病室

洛希尔的提琴

套中人

约内奇

带小狗的女人

在峡谷里

试读章节

一个文官的死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也挺好的庶务官,名叫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①,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举起望远镜,看《哥纳维勒的钟》②。他一面看戏,一面感到心旷神怡。可是忽然间——在小说里常常可以遇到这个“可是忽然间”。作者们是对的:生活里充满多少意外的事啊!——可是忽然问,他的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他取下眼睛上的望远镜,低下头去,于是……啊嚏!!!诸位看得明白,他打了个喷嚏。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大家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拿出小手绢来擦了擦脸,照有礼貌的人的样子往四下里瞧一眼,看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心慌了。他看见坐在他前边,也就是正厅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嘴里嘟嘟囔囔。切尔维亚科夫认出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③布里兹扎洛夫。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就清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

“没关系,没关系……”

“请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我本来……我不是有意这样!”

“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傻头傻脑地微笑,开始看舞台。他在看戏,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心旷神怡了。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休息时间,他走到布里兹扎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了一会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

“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将军说,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忘了,可是他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切尔维亚科夫暗想,怀疑地瞧着将军,“他连话都不想说。应当对他解释一下,说我完全是无意的……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要不然他就会认为我是有意啐他了。现在他不这么想,可是过后他会这么想的!”

切尔维亚科夫回到家里,就把他的失态告诉他的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待所发生的这件事似乎过于轻率。她先是吓了一跳,可是后来听明白布里兹扎洛夫是“在别处工作”的,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个不是才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举动不得体!”

“说的就是啊!我已经赔过不是了,可是不知怎么,他那样子有点古怪……他连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也没说。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工夫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到布里兹扎洛夫那儿去解释……他走进将军的接待室,看见那儿有很多人请托各种事情,将军本人夹在他们当中,开始听取各种请求。将军问过几个请托事情的人以后,就抬起眼睛看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大人,要是您记得的话,在‘乐园’①里,”庶务官开始报告说,“我打了个喷嚏,而且……无意中溅您一身唾沫星子……请您原……”

“简直是胡闹……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您有什么事要我效劳吗?”将军扭过脸去对下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说。

“他话都不愿意说!”切尔维亚科夫暗想,脸色发白,“这就是说,他生气了……不行,这种事不能就这样丢开了事……我要对他解释一下……”

等到将军同最后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谈完话,举步往内室走去时,切尔维亚科夫就走过去跟在他身后,叽叽咕咕说:

“大人!倘使我斗胆搅扰大人,那我可以说,纯粹是出于懊悔的心情!……这不是故意的,您要知道才好!”

将军做出一副要哭的脸相,摇了摇手。

“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他说着,走进内室去,关上身后的门。

“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暗想,“根本连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啊!他是将军,可是竟然不懂!既是这样,我也不想再给这个摆架子的人赔罪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就是,反正我不想来了!真的,我不想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样想着,走回家去。那封给将军的信,他却没有写成。他想了又想,怎么也想不出这封信该怎样写才对。他只好第二天亲自去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大人,”他等到将军抬起问询的眼睛瞧着他,就叽叽咕咕说,“并不是像您所说的那样为了开玩笑。我是来道歉的,因为我打喷嚏,溅了您一身唾沫星子……至于开玩笑,我想都没想过。我敢开玩笑吗?如果我们居然敢开玩笑,那么结果我们对大人您就……没一点敬意了……”

“滚出去!!”将军脸色发青,周身发抖,突然大叫一声。

“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吓得愣住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说了一遍。

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

一八八三年

汝龙译

序言

安东·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文学创作始于一八八O年,那时他还在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求学。契诃夫最初都用笔名发表作品,用得最多的是安东沙·契洪特。这段被文学史家称作“契洪特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幽默小品,但也不乏富于社会内涵的短篇小说。如《一个文官的死》写出了笼罩沙俄社会的普遍恐惧,而《士官普里希别耶夫》则传神地塑造了一个统治阶级的凶神恶煞的鹰犬形象。

一八八六年是契诃夫创作中的一个转折,这一年他写出了《苦恼》。马车夫约纳新近死去了儿子,他想把丧子的痛苦讲给别人听,但别人都不愿意听他诉苦,因为都不愿意理会他的痛苦,约纳最后只好把自己的苦恼统统说给马儿听。

《苦恼》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个题旨在契诃夫后来的作品中一再重复。

也是发表于一八八六年的小说《万卡》的同名主人公,才是个九岁的男孩,他在城里当学徒,受尽了折磨,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讲述自己的痛苦,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万卡写完信后在信封上写了地址:寄交乡下爷爷收。这当然是封永远寄不到爷爷手里的信。

读完《万卡》,我们能够触摸到契诃夫一颗为劳苦者命运担忧的善良的心。而在《仇敌》里,契诃夫同样满怀同情地写了一个地位卑微的乡村医生的遭遇。医生刚刚死了儿子,他和妻子都在极度悲哀之中,一个地主突然来请他出诊,说他的妻子正在发病,求医生一定跟他走一趟。但一到地主家里才知道,那个装病的女人已经跟着情人跑了。忍无可忍的医生的满腔怨愤终于爆发了出来。

从写《仇敌》开始,契诃夫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发表作品了。写幽默笑话的契洪特变成了直面痛苦人生的契诃夫。

一八八八年是契诃夫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他开始写篇幅较大的中篇小说,如《灯光》和《草原》。也是在这一年的五月三十日,契诃夫在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中发表了一个文学宣言:“艺术家不应该充当评判自己的文学人物及他们的言论的法官,而只是充当客观的见证人。”契诃夫是在谈论他的小说《灯光》时说这一番话的,在《灯光》里契诃夫也的确成了小说中的工程师与大学生发表的哲学议论的客观的见证人,以至于到了小说最后只好承认:“这个世界上的事谁也弄不明白。"’但我们从工程师自己讲述的他年轻时代的一件经历中,还是能感知到他对自己道德迷失的悔悟,而在阅读这段人生插曲时,一个美丽、善良被苦闷弄得心碎的少妇形象突兀到了我们眼前。这里牵涉到了契诃夫的道德观。道德对于契诃夫来说,不是人的幸福的保证,却是人的尊严的保障。

《草原》是契诃夫的一部写得最抒情的小说。但抒情之中也有忧伤。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描述:“在美的胜利中,在幸福的洋溢中,透露着紧张和愁苦,仿佛草原知道自己孤独,知道自己的财富和灵感对世界来说白白荒废了……”草原的美无人欣赏,无人歌唱,草原的美丽“白白荒废了”。白白荒废了的,还有像德莫夫这样健壮的草原人的精力。

在《草原》之后问世的《美人》,实际上隐喻的也是美的悲剧。小说写了两个美极了的女人,但等待着那两个美人的命运是不祥的,就像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人说的:“对于这种美,不知怎的……在我心里引起的不是欲望,不是迷恋,也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既痛苦又愉快的忧郁。”

一八九O年,契诃夫实现了他生命中的一项壮举——他排除万难只身完成了库页岛之行。库页岛是当时俄国流放犯人的集中地。目击了这个人间地狱之后,契诃夫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正是在这种心灵体验之后,契诃夫写出了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契诃夫意识到:必须让这个社会看清自己,为自己害怕!

一八九八年契诃夫写了一个篇幅虽然不大但却声名远播的小说——《套中人》。它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它极为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戕害。“套中人”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同时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

《约内奇》也是在一八九八年问世的。在这个篇幅有限的小说里,契诃夫以惊人的艺术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俄国知识分子的灵魂蜕变过程,艺术地说明了契诃夫的一个社会观察:丧失了精神追求的庸人生活是人性毁灭的渊薮。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契诃夫创作了好几个反映俄罗斯妇女不幸命运的小说。《带小狗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嫁给了一个老头,在她和那个官僚丈夫居住的灰色围墙里,这个带小狗的女人从来没有幸福过。而在海滨偶尔遭遇的爱情,又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在抒情的自然画面中展示人生悲剧的艺术手段,我们也能在那个触及资本原始积累罪恶的小说《在峡谷里》见到。小说中善良的丽巴抱着死去的孩子从医院走出来的场景描写,已经成为契诃夫小说情景交融描写中的一个经典段落。

一个人死了,但生活还在继续。契诃夫也是怀着这个信念,于一九O四年七月二日与世长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套中人(附光盘)/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契诃夫
译者 汝龙//谷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2445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