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国学与管理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把韩非子法家治国的观点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管理企业把法、术、势相结合,管理者处在领导的位置就不容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作乱。“法”的内涵是,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措施明确,奖罚公开,有利于领导者有效行使权利。

内容推荐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师承儒学大师荀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身处变法之中的韩非子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这是法家的根本主张。

随着法家学说的逐渐成熟,韩非子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等法家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韩非子可以说是集法家理论之大成者。

目录

[第1章]

管理之道

一、制度使人不能为非作歹/2

二、管理之法不以言谈教/6

三、守住根本长盛不衰/9

四、管理必须因时变法/11

五、趋利避害人之常情/16

六、人如同野生的竹子/20

[第2章]

为君之道

一、不应逞用个人的才能/24

二、慎防擅主之臣的控制/27

三、警惕内部的结党营私/31

四、禁奸之法在于禁其心/34

五、倒言反事暗察忠奸/37

六、领导者不要显山露水/40

七、控制下级的七种权术/44

[第3章]

为臣之道

一、内聚力之源/50

二、不要处非道之位/52

三、事以密成,语以泄败/55

四、人难正言,故托之于鱼/60

五、进言时要顾及领导之私/63

六、下级不要自以为有功/67

七、运用法术内外相应/69

[第4章]

安危之道

一、维护安定和秩序之法/74

一、维护安定和秩序之法/74

二、危机的25个征兆/76

三、企业的六种危道/80

四、战事虽危可以得贵/84

五、虚礼是致乱的祸首/86

六、欲制物者防微杜渐/89

[第5章]

权利之势

一、得势在于抱守法度/94

一、得势在于抱守法度/94

二、君臣必须保持距离/97

三、强者更强弱者更弱/101

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104

五、权势好比飞龙乘云/106

[第6章]

决策之法

一、不敢为天下先/114

二、根据时机举事/118

三、制定战略慎之又慎/121

四、依靠道法不恃智慧/124

五、智慧破坏法度可亡/128

六、除掉喜怒哀乐之情/130

[第7章]

授权之术

一、明主善于授权/136

二、授权与权力监督/140

三、勿轻信而疏于控制/143

四、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147

五、责任与实事求是/149

六、用利益“以物治物”/152

七、维系关系靠利害/155

[第8章]

执行之法

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160

二、人臣的私心与公义/163

三、恭敬尽手足之礼/166

四、不在胜人,在自胜/169

五、执行无力则桀骜不驯/172

六、法不阿贵,绳不挠曲/176

七、运用法术出奇制胜/179

[第9章]

赏罚之术

一、赏刑明,则民尽死/184

二、放弃法制奸人不恐/187

三、奖励告发的人/191

四、法就是赏贤罚暴/194

五、好恶是赏罚的标准/197

六、严肃执法就是爱民/202

七、用重刑来禁止轻罪/205

[第10章]

考察之术

一、远见而明察/210

二、考核实效与有效合作/213

三、虚静以待则知实情/216

四、危害管理的六种现象/219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223

六、明察是非治乱有法/226

七、谋之以天,验之以物/229

试读章节

管理企业需要制度和方法,管理者也需要活学活用这些制度和方法。

韩非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故事:一次,王寿背着书行走,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遇见了徐冯。徐冯对王寿说:“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做什么事情则产生于时代的需要。所以,聪明的人不做固定不变的事。书籍是用来记载人的语言的,语言则产生于对事理的认识。所以,聪明的人只认识事理,不会将书收藏在书箱里。现在您为什么偏要背着书本行走呢?”于是,王寿就烧了他的书,感到身心一阵轻松,高兴得跳起舞来。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不用空洞的言词来谈论说教,智慧的人不会将古书收在书箱里不去实践。王寿返回到学以致用的正确道路上,不拘泥于过时的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对待任何知识和学问,都要抱着学以致用的态度。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如果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转换为技术和产品,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书呆子式的学习,不能学以致用只能造就“百无一用的书生”。

有些理论看似高深,实际并没有作用。

相传宋国有一个人请求为燕王在荆棘刺的末端雕一只母猴。他告诉燕王,等他雕好以后,燕王一定要斋戒三个月,然后才能够看到它。燕王信以为真,给了要雕母猴的宋人一块封地,让他专心去雕刻。

燕王身边一个做铁器的侍者知道这件事后,对燕王说:“我听说君主没有斋戒十天的。现在,您却要斋戒三个月然后观看那无用的东西。再说,搞雕刻,雕刻的刀要比雕刻的东西还要小。我是做铁器的,没有法子造出这么小的雕刀。这个宋人说的一定不是真的,请您考察。”

燕王把那人抓起来,一审问,果然是假的,就杀了他。

韩非子讲这个故事,是比喻社会上流行的一些理论不切实用,但有一些却弄得玄而又玄。自己本来做不到,硬要这样去说。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捞一点利益。不少管理者竟然听之信之。

事实上,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理论的时候,就有必要去考察这些理论的真伪,到底有用还是无用。管理者是要求真、求用的,否则,就会像棘刺母猴,连雕刻的刀都造不出来,哪里能够成为现实呢?

当今的管理者对于各种管理理论,只注重其讲述的道理。而不管它是否适当、是否有用。对于人们的行为,只欣赏他的虚名而不管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实际的功效。一些管理者盲目崇拜西方的管理大师。学习管理理论的时候只追求言辞巧妙、讲究论述的技巧,也不管是否适用。尽管学习了众多大师的理论,可是在实践中还是乱得一塌糊涂,开口闭口谈论某管理大师如何说,大师的书家家都有几本,而事实上企业经营却越来越差。

这是因为谈论管理重要的人很多,但勇于实践的人却太少。从实践中总结出适合中国管理特色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韩非子说:境内的老百姓都在谈论战争,孙子、吴起的兵法书家家都有,而企业的“作战”能力却越来越弱,这是因为谈论如何作战的人很多,亲自披甲上阵的人却太少。

所以韩非子认为:英明的管理者管理企业,不必要照搬什么大师书籍,只需要依靠制度作为行为准则。没有什么大师的教诲语录,只需要执行制度的管理者;没有什么劳动英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业绩的员工。凡是违反制度的话都不说,违反制度的行动都不做,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以功效来评价,能力都必须在工作中表现,这样的企业才能做到富有强大。

学习管理方法,也要以认识管理的“道”——规律为关键。只要认识了“道”,符合时代的要求,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照搬书本,这样的学习才会真正受益。韩非子告诉管理者,学习任何知识都要有活学活用,为我所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的管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才不会发生生搬硬套的错误。P6-8

序言

“韩非子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他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师承于儒学大师苟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已经初具规模。

身处变法之中的韩非子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这是法家的根本主张。

随着法家学说的逐渐成熟,韩非子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等法家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韩非子可以说是集法家理论之大成者。

把韩非子法家治国的观点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管理者治理企业把法、术、势相结合,管理者处在领导的位置就不容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作乱。

“法”的内涵是,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措施明确,奖罚公开,有利于领导者有效行使权利。

韩非子认为,领导之法要有技巧和计谋,恰当周密。下属并不需要明白就里,执行到位就算完成任务,以此保证实施的效果。这样领导者才能够控制局面,掌握下属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用“法”确保管理的顺利进行。

“术”的要点在于:

一、因能授官,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官职。

二、“循名责实”,“循名责实”是法家考查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考查,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

三、“叁五之道”,这是法家考查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通过对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通过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

四、领导和管理的谋略。

五、防微杜渐,从细节上消除消极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看,韩非子这里所说的“术”,指的是管理一个组织的权术,包括任免、考核各级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制止下级执行不力的一系列具体的手段。

“势”是法家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韩非子非常重视“势”,认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失去威势,行使权利就很难顺利。“势”实际上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管理下属。二是靠制度,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才能确保势的稳固。

韩非子的法、术、势理论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依傍。

法、术、势都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韩非子主张三者兼用,认为管理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把法、术、势的方法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艺术,丰富中国化管理的理论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国学与管理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5106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