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青春我的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原名《草原恋》。它真实生动地展示了一批知青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生活,热情地歌颂了这些青年与当地农牧民的深厚感情。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已经拍摄制作完成,即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首播。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以34年前在内蒙古地区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的生活为背景,真实再现这些热血青年当年在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活、劳动及爱情故事,歌颂知青与当地农牧民水乳交融的深厚感的作品,内容也包括了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69名战士为扑灭锡林郭勒草原大火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事迹。

目录

心儿跟爱一起走

难忘的一天

啼笑皆非

一边是柔情 一边是猛兽

走出噩梦

泪水里泡着笑声

草原之夜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意外邂逅

沉浮

马儿你快些跑

考 验

爱的梦幻

哭笑不得

启明星升起的时候

爱的力量

除夕我们相聚

血红雪白

我不是鹰,我是风筝

命运的回声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真爱

野性的呼唤

深深的情

大迁徙

燃烧的生命

魂系草原

天使与魔鬼同在

前方一片白茫茫

回眸一笑

试读章节

进入夏天以后,北京的天空又习惯性地板起了灰色的面孔,仿佛蒙上一层

薄薄的纱。太阳被隔在纱的后面,看上去白白的一个圆,已没有冬春两季时的炫目。

北京火车站的站台上挤满了汗流浃背的年轻人。挂着鲜艳的彩条和一朵大红花的蒸汽机车头发出一阵阵喘息,汽笛口喷着浓浓的白色雾气。

这是那个年代常见的情景。为了响应“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大城市里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中学生们登上了奔赴农村、牧区和边疆贫困地区的列车,火车站里自然也到处是亲人们送别的场面。

嘈杂的人声中,高扬戴着一顶绿军帽,站在一节车厢的门口,两眼不安地向进站口张望着。喇叭里播放着那首激昂的语录歌曲骤然停了,接着传来车站播音员特有的声音:“各位旅客请注意,从北京开往张家口的××次列车开始检票了……”

站台上的人们又是一阵骚动,高扬的心也随之一阵紧缩,眼见着进站口已经变得空荡荡,焦虑渐渐被巨大的失望替代了:晶晶啊晶晶,你怎么到现在还不来?昨天约好的不见不散,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呢?高扬想,她的那个酒鬼爸爸一直抱怨她在家里吃闲饭,巴不得她马上就离开家呢!

高扬眼巴巴地望着进站口,盼望着最后一秒会有奇迹出现。然而,准备开车的铃声还是残酷地响了起来。列车员走过来要关车门,高扬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求求你了,我们还有人没上车呢!”

列车员吓了一跳,甩开他的手说:“小同志,这可由不得你我呀!”

“可是……”高扬急得说不出话来。随着一声尖厉的汽笛声,火车无情地开动了,列车员顺势狠狠地关上了车门。

高扬的心重重地沉下来,眼前变得灰蒙蒙一片。一路上他都忐忑不安,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昨天傍晚,王晶晶和他分手后,经历了一场足以击碎任何一个十八岁女孩的美好憧憬的噩梦!

王晶晶和高扬在后海边分手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她双手捧着一只绿色马蹄表,沿着岸边匆匆向家里走去。这只表是高扬送给她的,而她也送给他一只同样的马蹄表,只不过颜色是红的。高扬再三叮嘱她把闹钟上到早晨六点,千万不要误了七点的火车。想起这些,王晶晶心里甜甜的,要知道,从明天开始,她就要去到一处新的天地。和心爱的人共同融人一种全新的生活中。

岸边的垂柳不时撩到她滚烫的脸,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她家的胡同口。她立刻就清晰地想起了高扬刚才告诉她的关于“胡同”的解释。高扬说, “胡同”其实是蒙语“呼都格”的谐音,是“井”的意思,而且这种解释在史书里有记载。

王晶晶不由地看了看眼前的胡同。果然很像一口井,狭长而深邃,给人一种越走越深的感觉。再加上前段时间路灯坏了。一直没有人修,黑乎乎的。王晶晶突然觉得有点害怕了。她壮了壮胆子,向里面走去,心想:如果高扬在身边就好了。他本来是要送她的,可是万一让爸爸看见怎么办?因此,她那么矛盾地拒绝了他……

不知为什么,这个夜晚天色分外的黑。王晶晶喉咙一阵发紧,紧张地喘着气,不由地加快了脚步。随着胡同里发出的“咚咚”的回响,她心慌得更加厉害,索性跑了起来。

就在离她家的院门还有一百多米的地方,黑乎乎的胡同里响起了另外一阵脚步声。还夹杂两个男子流里流气的说话声:“看清了?是个女的吧?”

“没问题,条顺着呢!”  王晶晶脑子里“嗡”的一响,转身想退回去,两个黑影已经快步上来拦住了她。那个男的向她弯了一下腰,小心翼翼地问:“同志,几点了?”

王晶晶无奈地举起马蹄表。凑到亮光处看了一下:“好、好像是……”

“看不清吧?我帮你看!”那男的突然抓住她的手腕,阴笑一声。

王晶晶还没有反应过来,小个子已经将她从后面拦腰抱住了。只听“咣”的一声,马蹄表摔落在地上。王晶晶什么也顾不上了,拼命地挣扎着、反抗着、叫骂着:“流氓!你、你们想干什么?”

可惜一切都无济于事。她只能在羞辱和疼痛中拼命挣扎着。就在这时,胡同里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做贼心虚的两个歹徒吃了一惊,抬头看见不远处一个个子高高的人影正向这里走来,吓得扔开王晶晶就朝着胡同深处逃跑了。

这一瞬间,王晶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还半裸着,慌忙用最快的速度整好衣服。那人影穿着旧军装,戴着军帽,他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到了跟前,才停住脚,愣愣地站在阴影里望着狼狈不堪的王晶晶,失声叫起来:“你?”

王晶晶抬头一看,也大吃一惊:“高扬……”

那人影犹豫了一下,似乎被眼前的情景刺痛,尴尬地把身子扭向了一边。他的这个举动顿时让王晶晶的情绪跌入了深不见底的冰窟,她怔了片刻,猛地捂住脸向自己家的院门跑去。那人这才回过神,朝着她的背影大喊:“王晶晶!”

无奈王晶晶头也不回,很快就跌跌撞撞地消失在黑暗中。

那人起身要追,脚下被那只马蹄表绊了一下,他弯腰拾起,看了看,一脸狐疑地叹了口气。

作为班里上山下乡的带头人,高扬要等的还有同班同学路漫漫。

路漫漫也是倒霉透顶了,他一路飞跑赶到车站,却晚了一步,被拦在入口处的栅栏外。他眼睁睁地看着火车冒着白烟开走,真有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的感觉。要知道,为了能够去草原插队,他是动了多少心眼费了多大力气才从家里逃出来的啊。

父亲一直不同意路漫漫上山下乡,知道他要坐今天的火车,上班走的时候干脆把家门从外面锁上了。眼见着墙上的旧式挂钟已经指到了六点三十分,路漫漫再也顾不得许多,可怜巴巴地乞求平时总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的妹妹路遥遥帮忙。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倒痛快,等到父亲骑着自行车走了以后,很快就找来一把改锥,两人好一阵折腾,总算把门撬开了。路漫漫连声“谢谢”都来不及说,穿着裤衩背心,背起那个早就藏好的鼓鼓囊囊的大书包夺门而去,急得路遥遥在后面直嚷嚷:“哥!你就穿这一身走啊?爸回来我怎么跟他说啊?”

路漫漫这才有点鼻子发酸,边跑边回答:“小妹,告诉爸,让他放心!”

然而,紧赶慢赶还是没有赶上火车。他只恨自己在学校时没有认真参加长跑队的训练。无奈之下,在车站周围茫然地转悠了一个多小时,无意间他忽然发现了一辆开往延庆的长途客车,想想反正去内蒙古大草原是往北走,这也差不多,大方向是一致的,便上去了。车到了延庆,天已经快黑了,十八岁的路漫漫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望着尘土滚滚的公路,他灵机一动又想出了~招,横下心来站在路上,只要看见向北去的卡车就张开臂膀去拦,可惜司机们都绕着他的身边开过去了,有的还留给他难听的脏话。

路漫漫才不在乎这些呢!终于,有一辆拉煤车在他身边停下来。路漫漫一看车身上写着“内蒙古呼和浩特”几个字,顿时乐了,只怕绝好的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飞身一个跨栏动作抓住了驾驶舱的车门把,一只脚也轻盈地踏上了踏板。

司机有五十出头,满脸灰尘,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问:“你,你这个娃娃想干什么?”

路漫漫赔着笑脸:“不想干什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内蒙古西林大草原。”

司机一听,乐了:“西林大草原?上错了,我这车是去呼和浩特的。”

路漫漫认真地回答:“我看过地图,到呼和浩特肯定路过张家口,对吗?你就把我捎到那儿就行了。”说着,他从衣服口袋里取出火车票递给司机:“您看,我不蒙您,这是今天早晨去张家口的车票,我没赶上。我们的大队人马一定会在那儿集合,我说什么也得赶去。”

司机仿佛明白了什么,笑眯眯地看着他:“哦,我明白了。闹半天你是掉队的。”

路漫漫头一扬,不服气地解释:“谁掉队了?是有人拉了一下后腿。”

“谁拉你后腿了?”

“我爸。”

司机上下打量着路漫漫的一身装束。无奈地摇摇头,又心疼地一笑:“好小子,敢造你老子的反,跟我家里那个儿子差不多,有种!上车吧!不过我先声明,我这车可跑不过火车。”

“谢谢师傅。”路漫漫高高兴兴上了副驾驶座,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地图:“我有地图,咱们可以抄近道!”

司机不屑一顾地瞥了他一眼,指指自己的脑袋:“收起你那玩意儿吧!要说这条道,我这里面装的可是活地图!”

路漫漫讨好地向他点了点头,心想,幸亏遇了这么一个好心人。他闭上眼想象着自己在张家口车站突然出现在高扬、张解放、苏明和王晶晶他们面前的情景,不免有点儿自鸣得意:肯定会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呢!

他当然不会想象到昨天晚上王晶晶的遭遇,更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

王晶晶一路狂奔到小胡同顶头的一个破旧的小院子,失魂落魄地进了家门,慌张地躲进了自己的小卧室里。她的父亲正坐在餐桌前自斟自饮,听到她的脚步声,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吱”地将一口二锅头喝进去,抱怨道:“你还知道回来啊?还是趁早下乡吧,我可看清这形势了,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见女儿没有动静,老爷子更火了,操着大哑嗓子骂起来:“嗬!怎么。当逃兵你还有理了?告诉你,你非要继续在家住下去也可以,不过,这个月家里为你买下乡物品早就超支了,伙食费你就自己想办法吧。”

晶晶的母亲坐不住了,壮着胆子替女儿说了句话:“你少喝点酒不就行了吗?再说,女儿明天一早不就走了吗?再想见还不知是哪天的事呢!”

父亲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桌面上:“混蛋!我一个小小的采购员,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还要养活你们两个没用的!少喝点?我宁可饿死,也不能离开它!”

母亲气得双手剧烈地颤抖起来,强忍着眩晕钻进女儿卧室,一看见晶晶两眼红红地躺在床上,吃了一惊:“孩子,你怎么了?”

王晶晶怯怯地望着母亲,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她轻轻摇了摇头,哑着声音安慰母亲:“没什么,我只是有点累,让我自己安静地歇歇就好了。”

母亲信以为真,关照说:“你爸就这脾气,不理他就是了。明天一早就要出发,早点休息吧。”

母亲出去以后,王晶晶起来关上门,顿时泪如泉涌。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家,茫然地走过那条窄窄的黑胡同,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后海边,望着微微泛着粼光的湖水泣不成声。她的眼前总是反复出现着高扬看到她惨遭强暴时的尴尬的表情,那扭转身子的瞬间撕碎了她的心,使她感到活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她选择了曾经多次和心爱的人约会的这片水面,默默地闭上了眼。在这里结束生命也许更能说明自己的无辜。

就在她下决心要纵身跳入湖中的时候,身子忽然被人从后面紧紧地抱住了,耳边也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王晶晶!” 

P1-4

序言

写一部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对于我这个本来就插过队的知青来说理应得心应手才对,但完成这部《我的青春我的梦》却整整花费了10年的时光。后来我发现,越是写与自己很接近的人和事就越是难写,那是因为总想在作品中力求真实,真实,再真实。

而今,这部反映内蒙古知青生活的作品终于问世了。蓦然回首,发现它确实是继小说《青春的童话》之后我最挚爱的作品。

它的成功抛洒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心血,还有许多亲朋好友的帮助。

7年前,当这部作品的电视剧剧本初稿完成后,被电影合拍公司看中并推介杨阳导演为此剧导演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记得,那时的杨阳刚完成电视剧《牵手》的后期制作,录制一套给我看。我看后,深感她的艺术造诣绝非一般导演可比。于是,我俩很默契地交谈起关于这部作品的修改方案。杨阳对剧本的苛求是圈内出了名的,记得当时她对我说:“海鸥啊,咱俩能不能来个君子协定?我一年不接别的戏,你一年不写别的剧本,咱俩就用一年时间踏踏实实把这个剧本磨得好上加好,如何?”我说:“当然可以。”为了信守诺言,我把文艺刊物的常务副主编职务辞了,向单位请了创作假,跑到北京来改本子。这一改就是近一年。期间我俩隔三岔五地聚在一起讨论,还到内蒙古草原去体验生活,与现在的年轻人谈感想,由此寻找最佳叙事角度、最佳时代感、最青春的那种感觉。岁末,剧本终于修改完成了。可惜,制作方以知青题材现在拍摄不合时宜为由,将改好的剧本暂搁浅,等待时机。杨阳导演只好先去完成单位交给的另一部片子的任务。临走前,她很舍不得也很不甘心,实在不想留下遗憾,便又与我订立了一个君子协约,希望我能持本等候她几年。她很自信地告诉我,能拍好这部作品的人非她莫属。我坚信她的话,于是按照承诺,真的等了她好几年。

这期间,我才忽然意识到我是北京的知青啊,按政策可以把户口转回北京的。于是,我写了申请报告,仅一个月时间便办回京。记得办户口的人曾问过我:你怎么现在才想起转户口?是不是脑子还留在那大草原上?我笑了,也许这只能算作一个意外收获吧。  

几年后,央视和某些影响较大的地方台以及一些著名导演纷纷向我伸出友谊之手,希望能与我合作,拍摄这部搁置了多年的作品,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阴差阳错。没有合作成。直到去年,我将这部作品的故事梗概递予正在同我合作另一部名为《别问我是谁》电视剧的年轻女制片人看了。她说,她是在飞机上看的,当时就被里面的故事震撼了,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听后,心灵同样受到震撼,因为她太年轻了,才三十多岁,与我可谓隔代人。在她的人生经历中,对我们插队时那些体验一定很陌生,但看完后却能对那时的生活有如此的感悟,这让我对这部作品依旧充满着自信。她提出要出资拍这部片子,我欣然同意,这是出自那一份感动以及相互的信任和真诚。

迄今为止,听说,电视剧已拍竣,虽然多少留下一点点遗憾,没有与杨阳导演合作成,但我依旧对这部同名电视剧充满着期待。

《我的青春我的梦》初稿创作用时并不长,只有两个多月,原名为《青春在草原》,后来更名为《过去并不遥远》、《青春如歌》、《青春》等,最后才定了这个书名和片名,这是因为我最近连续写了一系列青春题材的作品,让它们形成一条链,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作为一个知青,当年我也和作品中的这些“插友们”一样,怀着响应祖国号召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实现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革命理想。然而,这一斗,便和大自然斗下了怨。主题围绕着“向草原要粮”的开荒与反开荒,破坏草场和保护草场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展开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极具魅力的浪漫故事。然而,令这群青年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大规模的垦荒不但破坏了本是水土肥沃的绿色草场,而且改变了整个塞北的气候环境。最终,由于干旱和燥热天气,引发了一场大火。为了挽救草场,他们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派冲进了火海,最终牺牲在被自己亲手破坏了生态平衡的草原上……

故事的结局是英勇悲壮的灿烂,故事的过程是青春涌动的美丽——

因为草场被破坏而被迫长途跋涉的一场“大迁徙”:一个女知青带领牧民。毅然拆下蒙古包,驾起古老的勒勒车、牛车、马车以及两万多头牲畜,在茫茫的草原上,在浑圆的日落日出中形成了长达几公里的长长的大迁徙队伍,去寻找属于人类和属于自己的那片绿色牧场;在那达慕赛马场上,知青的白马一举夺魁,全场的牧民齐声高喊:北京——思赫腾(知青)!北京,思赫腾……那民族之间的交融、真挚的情感表达方式、群情激昂的场面,让人一闭上眼就会激动不已:为了救助一个知青的母亲。怀孕临产的红马“红姑娘”跑死也要把主人驮到家,死前还生下了一匹小马驹“小红姑娘”;公狼为了报复打死母狼和狼崽的牧人,疯狂地将牧人家的一百多只羊赶着跑,活活追死(气鼓死)在草坡上,这护犊的本性,令人扼腕感叹;疯狼与知青的牧羊犬“黑虎”搏斗后,染上狂犬病的“黑虎”用它那颗对主人忠诚的心顽强地承受着病魔的折磨而绝不去动主人们的一根指头,用最后一口气爬到离它热爱的蒙古包很远的地方悄然死去……

我在创作中更多的是描述知青们直面人生、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那些笑话、谜语、恶作剧等常常在写的时候便忍俊不住地想笑。而知青们在扑火中的各种英勇表现以及在爱情和死亡面前人们的不同选择,形成了故事的最高潮,一个不用刻意去渲染就会让人潸然泪下的真实事件。

如今,在内蒙古的锡林格勒草原上有一座陵园,那就是当年牺牲在这场大火中的69位兵团和牧区的知青坟茔,倘若这本书问世后,能够吸引一些当代青年人,其中包括这些知青们的儿女乃至孙子们前去瞻仰,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使人生的价值观被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所具有的青春活力与英雄气概所净化,所潜移默化,那将会给我带来最大的欣慰。

也可以这样说,以往的不少同类题材所展现的共同特点是千篇一律的沉重,是一种无可挽回的伤痕和生活上的长久压抑感,显然,这样的基调已经不适合读者和受众的口味及欣赏心理了。

《我的青春我的梦》力求成为讲述那个时代的一个青春、无悔、激情的作品。

青春——不管是喜怒哀乐,都是它的核心。

一群16岁至20岁,受过相当的文化教育的城市青年到内蒙古大草原那个偏远的、近乎原始游牧方式的地方去生活、锻炼,因此,他们因介入一种全新的生活而产生的新奇感,因生活在一个辽阔的空间而产生的奔放感,因年轻而拥有的乐观主义、理想主义、浪漫诗情和天然的幽默感、游戏感以及现代年轻人很难拥有的那种过分的天真无知、纯洁无私为前提的勇敢无畏、血气方刚、慷慨仗义的特色。

无悔——这里面的故事虽然同样发生在那个年代,但我在努力建立一种全新的对知青题材的叙事角度,由此派生出富于传奇色彩的年轻人的故事,采取更本能、更直接、更单纯以及更个性化的方式去塑造角色。不是言其青春压抑、不是言其青春短暂,而是言其青春亮色、言其青春激荡、言其青春无悔,不论是欢乐幸福还是艰难困苦,都能在充满活力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很棒的感觉,以此表达内心深处的那种足以让现代人不可思议又羡慕不已的自豪的东西。

激情——这里面的故事对于过来人来说,是一个内心世界的洗礼和回忆,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有着陌生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恰恰会产生不一般的美感和诱惑力,从而,产生与故事中的人物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用激情去表达那段生活,虽浪漫,也绝没有违背那段生活和历史的真实。许多情节无疑是被青春人物的激情、大草原自由空间以及强烈的英雄主义人生观和责任感所湮没。

总之,《我的青春我的梦》力求具备两大特色:其一,美;其二,真。

它的美,就是大草原的美,使作品得天独厚地享有了这种美,天、地、人浑然成了一体,草原上的每一草一木,牛羊成群、骏马奔腾以及可爱的牧羊犬、甚至可恶的狼都被人性化了,也使故事展现出独一无二的新鲜感,画面也充满了城里人难以想象的美感。

它的真,就是人物的真实——那一年代年轻人的生命观、价值观以及“异性之间多看一眼便能让你心跳三天”的恋爱方式和爱情观,还足以激发现代年轻人的想象力和那一时代人的怀旧情结。

同样,我在创作过程中,也力求它的厚重感和使命感。让读者不得不站在高处去审视它,欣赏它。

但愿我的努力能获得相应的人生价值。

但愿有更多的人喜欢看这样的文学作品。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青春我的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51890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6: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