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学论丛》继《海棠文丛》(一、二辑)、《金蔷薇论丛》之后面世了。这是一套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学术丛书。本书讲述了左翼文学发生的历史与文化契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话语原则、30年代左翼叙事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革命话语与现代知识主体、家族伦理与阶级神话、革命话语与性别政治等内容。
| 图书 | 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百年文学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百年文学论丛》继《海棠文丛》(一、二辑)、《金蔷薇论丛》之后面世了。这是一套专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学术丛书。本书讲述了左翼文学发生的历史与文化契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话语原则、30年代左翼叙事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革命话语与现代知识主体、家族伦理与阶级神话、革命话语与性别政治等内容。 目录 一、左翼文学的若干关键词 1.“左翼”与“革命” 2.“左翼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二、左翼文学发生的历史与文化契机 1.历史的理性呈现与文化的智性选择. 2.托洛茨基与中国左翼文学 3.左翼与海派之关系 三、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话语原则 1.历史想像中的浪漫期待 2.工农兵形象中心与英雄幻影的缔造. 3.政治优位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繁殖 4.暴力诗学与阳刚风格 5.浪漫原则的演进:话语的规范化 四、30年代左翼叙事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 1.革命:现实与想像 2.浪漫:力比多的阴阳脸 3.颓废:道德的与审美的 4.多声部变奏 五、革命话语与现代知识主体 1.新文化知识主体的内涵 2.批判意识的消弭 3.话语主体的血统化 4.私人情感的退场 5.后革命时代:知识个性的渐趋回归 六、家族伦理与阶级神话 1.红色英雄的成长:从家族英雄到阶级战士 2.被驱逐与被召唤:阶级语境中的传统伦理 3.《三家巷》:革命语境中的继承与变异 七、革命话语与性别政治 1.红色尤物:20世纪30年代的革命 与女性身体 2.铁姑娘:体制化革命中“父”的另形 3.《夜》:土地·生殖与革命理性 4.《朗园》:革命·血缘与性别政治 八、革命语境中的神话与鬼话 1.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化倾向 2.新文学的话语禁忌 3.革命话语对神话与鬼话的祛魅 4.历史化的意义——以名著改编为例 九、革命与叙事 1.启蒙叙事: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2.史诗叙述与集权性话语结构 3.从宗法叙事到阶级文本 4.修改和重写:当代左翼语境中的话语重构 5.传奇:革命意识形态的形式主义神话 十、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叙事 1.前新时期文学的同构性想像 2.先锋话语的颠覆性虚构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百年文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方维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4308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0 |
| 出版时间 | 2004-12-01 |
| 首版时间 | 2004-12-01 |
| 印刷时间 | 2004-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