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亨德尔/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之一,该书对在正文前对亨德尔做了简要的介绍,打破了过去在这位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神话,还他一个真面目。书中还配有同传记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代人的肖像,以及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另外,书后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们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内容推荐

在各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地打动人的内在情感;在人类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生动地表达人的心声。在欢乐时,音乐以它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响把人们卷进如痴如醉、激荡亢奋的情绪之中;在忧伤以亲切的抚慰和自由的解脱;在孤独时,也唯有音乐最真诚陪伴着人们跨越世俗的隔膜,度过悠长的黑夜……本书为《亨德尔》,是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系列之一,详细介绍了亨德尔的生平事迹。

目录

巴赫和亨德尔——巴罗克的广阔天空

宫廷男仆兼御医的儿子

“伟大的灵魂当志存高远”——汉堡是下一个目标

意大利的辽阔世界: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宴会,马车和其他所有的舒适享受”

威尼斯享誉世界

汉诺威乐正以及伦敦的贵宾——“我们时代的俄耳甫斯”

重归汉诺威而后作为演奏名家和歌剧作曲家

定居伦敦

乡村的静养时光

股份制的皇家歌剧院和亨德尔的四十部歌剧

《乞丐歌剧》给予“英雄歌剧”致命一击

新的观众及新的艺术形式:清唱剧

沃克斯霍尔花园的第一座纪念碑和第一次中风

“他的想像力枯竭了”——他写成《扫罗》和《以色列人在埃及》

《弥赛亚》

花甲之年庆祝自己的最大成功:《犹大·马加比》

失明的参孙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葬礼及身后的荣誉

年表

对亨德尔的评论

作品表

图片来源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巴赫和亨德尔——巴罗克的广阔天空

巴赫和亨德尔是齐名的音乐巨匠,共创了新音乐的第一个伟大时期。他们在同一年出生,前后仅相隔数周,均来自德国中部地区。二人在人生道路上的相似到此为止,之后,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艺术上都相差甚远。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平事迹,在这点上两人之间的差异大得难以想像,他们几乎就是两极,只在巴罗克这一共同的天空下汇合在一起。巴赫生在古老的音乐世家,他是20个孩子的父亲,其中11个孩子不幸早夭,他的子女中也有不少是著名的音乐家。亨德尔的家庭无论是往上追溯还是向旁系探求,都找不出一点点哪怕是微弱的音乐细胞,他终身未娶。巴赫的生活圈子很窄,只局限于很少的几个地方,这些地点也都仅仅是因为与他相关的缘故才在史册中留下了一笔,比如奥尔德鲁夫、阿恩施塔特、米尔豪森以及科腾,他担任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监,住在一套公务寓所内,房屋的人口正对着墓地,他的办公室与吵吵闹闹的学校教室只隔一层薄板,他同时在这所学校里教授拉丁文。亨德尔有波澜壮阔的一生,到过罗马、威尼斯、伦敦。他曾被红衣主教、亲王、勋爵和公爵奉为上宾,后来居住在自己的公寓里,有自己的门卫、厨子、仆人以及一大堆抄谱员。巴赫是自己亲笔抄录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也包括亨德尔的作品。亨德尔的典藏非常丰富,但其中找不到一行巴赫的乐谱,尽管他自己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于他人作品的借用、模拟和采纳,却没有一点巴赫的东西。巴赫曾徒步从科腾走到哈雷,只为一睹亨德尔这位同乡的风采。亨德尔则一贯以车代步,甚至他是否听过约翰·塞巴斯蒂安这个名字,是否知道这是一个在图林根和萨克森州都很出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纯粹的对位学家都很成问题。巴赫终日身陷于同校长以及克扣他薪水的理事会之间的无休止的事物中而痛苦不堪,他的坟前未立任何墓碑,他寡居的夫人死于贫困潦倒之中,他的孙女也靠音乐爱好者们的募捐接济度日。亨德尔则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还专门立碑将他归人接纳他的这个民族的最伟大的音乐家的行列之中,他遗嘱中留下的财产达两万镑之多,他的众多遗赠中哪怕其中最小的一份也够供巴赫所有的后人衣食无忧。巴赫的社交圈仅限工作上的伙伴,尤其是一些教育界和法律界的人士,还有一位名叫亨利希的文学家。他出过一本诗集,里面收录了《马太受难曲》和其他大型康塔塔的脚本。他在诗集的序言中这样描述自己:“我常常在雾气笼罩的夜晚作诗,尽管在这样的时候我无法看见任何一颗哪怕是最小的诗歌的星辰。”亨德尔结交的则是全国最活跃的那些人物。这个国家的艺术、文学繁荣兴盛,拥有一批像波普、斯莫利特、阿巴斯诺特这样的巨匠。菲尔丁对他赞不绝口,贺加斯也是他的好朋友。他的作品脚本中除了一些如同出自莱比锡邮差之手的言之无物的文章外,还有很多可以溯及阿里奥斯蒂、塔索、莱辛、米尔顿、德来顿这些名家的手笔。巴赫的藏书主要由圣经、赞美诗集、路德全集以及约50本神学典籍组成。亨德尔观摩艺术展览,收藏名画,他的藏画中包括两幅伦勃朗的作品和一幅大幅的莱茵风景图,他的眼光练就于那不勒斯和托斯卡纳的舞台以及罗马的伟大建筑。他是一位世界级的巨匠,他的愤怒甚至会让皇室阶层不安。在威尔士王储那里,当有人交头接耳或是迟到时,人们就会说:“嘘!嘘!亨德尔发火了!”巴赫像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供职于一个“奇特的对音乐全无忠诚可言的政府”,“并且必须终日生活在连续不断的烦恼、嫉妒和迫害之中”。他常常梦想去其他地方找寻自己的幸福,可他还是留在了原处。亨德尔在20岁那年就义无返顾地离开德国前往意大利,之后又去了伦敦。对于他的母国,他也只是在仓促的旅途中匆忙见过。他给家中的亲戚以及在汉堡的泰勒曼写信都是用法文,他的歌剧是用意大利文写的,清唱剧用英文,除脚本外,其他内容也都这样。他是一名世界主义者。巴赫一直生活在德国。他的作品除了一些自己雕刻的谱册和学生抄录的副本外,再没有其他的印刷版本,并且这些作品沉寂长达百年,很多作品依他当时的财力物力是根本无法进行演出的。亨德尔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为特定的时机而作,演出日期、场次时间以及所面对的听众他都了然于胸,而不是在为一群不确定的未来的虚构的观众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在他生前就以成百上千册的总谱、咏叹调集的形式,通过艺人的歌喉和各种改编版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他的歌剧在汉堡、威尼斯和维也纳上演。他在法国与在意大利同样盛名远播,去世后的名望尤胜生前,直到后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巴赫终于被人们重新发现和接受,他的名气才慢慢赶上了亨德尔,并最终超过了亨德尔。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比较对两位伟人惊人的不同之处简直不足以言及一二,其伟大本身根本就是无法估量的,在艺术的最高领域内只有灵魂的共存。P1-6

序言

近年来我国爱好西方古典音乐的人,特别在青年中愈来愈多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就在当前出现的古典音乐普及规模愈来愈大的喜人形势下,人民音乐出版社选择了德国汉堡罗沃尔特出版社(Rowohlt Verlag)出版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数十种翻译出来,目的是供我国包括发烧友在内的广大音乐爱好者、音乐从业人员(教师、演出工作者)等从事音乐欣赏、学习、研究和教学时参考。

罗沃尔特出版社是德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上世纪初。它随着德国百年来的政治沧桑几起几落,但始终以求新扶新为己任,在推动德国文化创新上有着值得自豪的传统和声誉。“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是罗沃尔特出版社“名人传记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套书在全德国乃至所有德语国家都是闻名的。如果你有机会到德国普通的家庭做客,几乎可以在每家的书架上发现这套五颜六色的丛书部分或成套地排列在书架上,十分引人注目。说这部丛书家喻户晓并不过分,它已经成为人们经常查阅的工具性参考书了。

“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涵盖了几乎人类全部知识领域和文化领域,只要某人对某一知识和文化宝库,诸如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政治、军事、文学和各种艺术门类(音乐、造型艺术、戏剧、电影、舞蹈等)曾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对社会的历史进程起过显著影响,罗沃尔特出版社就请人为其撰写传记性的文字收入丛书,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单行本篇幅不大,一般是200页上下的小册子,但具备科学性和可读性两方面的价值。丛书每个单行本都以传记主人公的名字为书名,书名下有副标题:“以传记主人公的自述作依据;配相应的图片文献加以说明”。副标题强调丛书的两个特点:一是使用第一手材料写成,加强传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关音乐家传记的出版物,中外有个通病,常常把音乐家的天才神秘化或把他们的生活浪漫化,传记作者不遗余力收集音乐家的趣闻轶事,把它们当成认识音乐家的主要窗口,有的甚至用渲染性语言、不确实的虚构哗众取宠。“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不这样,每一个作者在正文前都要做说明,说他写这本传记要打破过去在这位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神话,还他一个真面目。二是所有书中均配有同传记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代人的肖像,以及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并非用于装饰,而是用形象来说明问题。最近出版的单行本取消了这个副标题,但我们注意到新版传记强调第一手材料的原则不变,书的排版做到图文并茂的努力没变,非但如此,新版还换上了许多彩图。

罗沃尔特出版社物色的撰稿人,都是对撰稿对象、相关领域及有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卓越成绩的专家,这可以从丛书编辑部为每个作者所写的介绍中看出。有的撰稿人还是相应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比如《瓦格纳》的撰写人汉斯·迈耶先生就是世界瓦格纳研究权威之一。因为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渊博学识和突出成就,而且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日耳曼语文学学者,汉斯·迈耶先生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罗沃尔特出版社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为“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各科的单行本撰稿,使通俗性的小册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这也是值得我国出版界和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音乐学科中的专家学者效法的。上述特点和做法,保证了“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的科学性,值得赞扬和推荐。

我们认为这套丛书还有另外两个特点值得指出。

一是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以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为例,单行本已更换成全新的版本,新版由新的撰稿人写出。通过比较,我们注意到新版的观点和材料因学术界对这几个音乐家的研究有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而与旧版有所不同,一般说新版抛弃了作者认为是陈旧的观点,从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补充新的材料。这种做法和我国的“与时俱进”精神是相通的。另外,新版抛弃了旧版堆砌材料搞繁琐哲学的缺点,叙述和行文比以前简洁扼要,篇幅也减省了。

另一个特点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我国的出版界常用“图文并茂”形容好的出版物,但是有的书刊文字配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片,看起来琳琅满目,但与文本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丰富的图片资料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放在有关内容旁边,起到了使内容具有直观的形象性作用,使读者阅读时不感到枯燥,而且加深了对内容的印象。

为了满足一些读者深入研究的需要,书中的引文都一丝不苟地在书后尾注中标明出处。附带说明:书中若有对我国读者陌生、但对理解本文起加深作用甚至关键作用的人名、地名、名词和所说的事件、问题,原作者没有加注,但我们的译者把这些都作为脚注放在当页的下方。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查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有最新出版的。这两个附录我们原封不动地以原文附在中文后面。应该指出,这两种附录所提供的资料都是最新的和可靠的,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每个单行本还附有作曲家的生平大事年表,可以帮助读者对作曲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迅速查考作曲家生平事迹和作品完成的准确年代。

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们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人民音乐出版社把“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任务交给我们三个人,我们感到这个任务很有意义,就欣然接受了。但我们都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任务是艰巨的。一是数量大,全套有60本,而且都是德文。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懂德语的人虽然不像解放初期那样凤毛麟角,但比起英语、俄语、法语来,毕竟人数尚少,合格的德文译者不易寻觅。二是这些书的内容专业性强,与一般的音乐家传记相比,它们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们组稿时必须找那些既有较高德语修养,同时又有一定音乐知识的译者。幸好,很多译者都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他们特别对德国音乐有相当丰富的知识。

但是要译好这样的丛书,对仅仅是一个懂德语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仍有许多音乐专业上的难关要克服。幸好我们的译审小组中有专门从事音乐专业教学、研究的音乐史专家余志刚,有在大学兼任了十几年音乐欣赏教学的德国古典文学专家严宝瑜,以及有过业余翻译音乐类书籍丰富经验的歌德研究专家高中甫。由他们各自组稿的译稿完成后,都由他们精心审校。如审稿时遇到疑难问题,译审小组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理论辞书编辑室的负责同志和责任编辑的参与下一起研究解决。总之,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翻译者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深深了解完成这个任务意义重大,都愿竭尽绵薄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普及和提高做一点工作。

以上便是我们要说的话。因为许多话是我们对读者怎样理解和使用这部音乐丛书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话当作“序”放在书前,我们没有认为我们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写上这些仪为读者作参考之用。竭诚希望批评指正。

严宝瑜(执笔)余志刚 高中甫  “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小组

2003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亨德尔/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里夏德·弗里登塔尔
译者 李婧//李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3029725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5.76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45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