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乞王天下/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我走出市委办公大楼,八月的阳光一片灿烂。

第二天,李部长领着市委组织部组织科长到文联宣布对我的任命。那位科长特别强调.沈汉同志任的是杂志社的常务副社长和执行副主编。

我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行使我的《云海》杂志执行主编职责了。

根据我开列单子添置所需的办公用品已经摆放在办公室里,有着灿烂笑脸的冯丽还自作主张又添加了一台立式饮水机,饮水机的规格品牌与文联白象主席用的一模一样。我背靠高背椅坐下来眼望天花板,心里装满了自得。

下一步该做什么呢?办杂志编务工作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还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编务上,阅稿、审校我叫编辑干去。我要做的是把握住杂志社的大局,尽可能多地抓住杂志社的人权和财权。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的因素第一。又说:世间最重要的是人……对一个部门的领导人来讲抓住人就等于什么都抓住了。在杂志社我自然管不了人家白主席白主编的事,但是决不允许让他压我一头,宁可开罪他也不能有丝毫的退让,对别的人我要团结争取,最后达到控制在手里的目的,这样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想召集大家开一个会,这个会既不能瞒着自主席开,又不能叫他出席这个会,这就需要我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了。

这个机会没过几天就来了,市文联白主席收到市委办公厅的通知,说明天上午九点,市委书记邀请市文化局、文联的领导,一同去医院探望一位蜚声全国画界的老画家。自主席是非去不可的,这个机会使他既能接近市委书记,又能博得关心尊重老艺术家的好名声,说不定还能在电视里出头露面,这是多么光彩露脸的事啊!快要下班时,我告诉冯丽通知大家明天上午九点钟开会,杂志社的人谁都不能缺席。最后又特意嘱咐她一句:白主席那儿你就别管了,我去跟他讲。我这样做是不想叫白象知道明天开会的事,以防他多疑生变。我必须搞突然袭击,既让他同意开会,又让他没有时间参加这个会。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搞卫生,不一会儿别的人也都陆续来上班了。白主席这时正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告诉司机下楼准备去医院。在他将要出门时我拦住说:自主席您要出门吗?这可怎么办,我想开个会给大家讲一讲劳动纪律,还有下一期刊物的稿子跟编辑们碰一碰……

白象的胳膊像企鹅似地左右一摆:我跟市委书记出去办个公务,这个会就不参加了,你招呼大家开吧。我的目的达到了,转身告诉冯丽,通知大家到六楼会议室开会。

我回到办公室往茶杯里续满水,把昨天晚上准备在会上讲的几个问题又仔细斟酌一遍,还有意晚进会场几分钟。会议室里在岗的九个人全到了,今天我一反过去文联开会时找角落扎堆坐的习惯,而是坐到会议室中心位置上,再把左右两边的椅子推到后边去,制造出一种分隔和距离。不是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吗?我说距离还产生威严,距离还会在人与人之间分出高低层次呢。

我在会上的讲话是以朋友和同事的语气,又像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很随便的样子,说道:白主席他出外办事去了,他让我给大家开个会,会咱得开,领导的安排嘛,聊天咱也得聊,先说我自己吧,我来杂志社有人说我当官了,谁稀罕这破玩意儿,又苦又累又麻烦,哪如写小说又出名又来稿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几年我的稿费收入每年翻番往上涨,我那套140平方米的房子用啥买的,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去北京体育学院学踢足球,摔断了腿又改学美术,先后五、六年了,每年都得花一万多元,这些钱从哪儿来的?都是写小说挣来的嘛。这七、八年挣了多少稿费?我心里都没数了,可我知道来杂志社就挣不了稿费了。可是不来行吗?李部长那天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共产党员,党章可有个人服从组织这一条啊。那天你们都看见了,安排我这样一个角色用得着组织部宣传部领导来宣布任职决定吗?这不说明组织上对这事很重视,也表明对我的信任吗,对不对?我不想辜负组织的信任,想和大家团结一心搞好杂志社的工作。我在这里先做一回小人把丑话亮在前头,谁嫌这个庙小放不下自己,谁走人,留在这儿就得好好干,找茬闹事,到上边反映告状我都不怕,咱文学圈就有人喜欢搞这个,动不动找宣传部,值不值得的事找人家书记,谁到上边告我的状,把我告下来我给他磕头。古人有句话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借用这句话:沈汉不畏权谋,何以权谋惧之。

我越说越来劲儿,接着变了声调继续我的讲话:我在这里郑重地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在我的副社长任命前面“常务”两个字,在副主编前面“执行”两个字,我想大家都是明白人,我就不多说了。

我停顿住,在每人脸上扫一眼,发现大家刚才满不在乎的劲儿没了,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听我的话,我接着诈唬:下午编辑部麦主任把今后编刊的设想和计划写出来。办公室的冯主任搂一搂咱们的账,今年咱账上进多少,出多少,欠多少,账上还有多少钱,年内市财政计划还能进多少钱都给我详细列出一个单子,明天一并交给我。另外,请大家注意遵守劳动纪律,有事必须找你们科室主任请假,我有事就找主任。对了,听说以前主任准假权限只有一天,从现在起主任有三天的准假权,前提是不允许耽误工作。

我讲完话就宣布散会,根本就不叫他们讨论。我知道一叫他们讨论,他们就会像鸡一嘴鸭一嘴的叨扯,我讲的话大半就会变成耳边风。

早晨,我刚到办公室,麦柯和冯丽紧跟着进来,一个把下一步编刊的计划交给我,一个把今年经费收入支出情况列表放到我桌子上。我让他俩这么做用意有二:一是试一试他们对我这个新任副社长副主编布置的工作是什么态度;二是我最关心杂志社的经费情况。P2-4

后记

不知不觉,从鲁院结业,已经十年,回首往事,这十年间,又有众多的学弟学妹从这里辗转走了出去。经常会在不同场合见到这些孜孜以求的学子们,大家挚手道来,杯盏交错、文脉暗通,倍感亲切。我们这班常被人们谑称为“黄埔二期”。这二期冠以高编班,大多男女都是从事主编和编辑工作的。通常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众多的青年才俊,文坛新星几乎都是从这些人的慧眼中跃上文坛的。然而这些玉尺量才的人物中也不乏吟风弄月、硬语盘空、出将入相,怀有不羁之才的各路神仙。今天,这些慧业文人大多已执掌了各地的文坛大印,并在创作上春华秋实,多有斩获。回望朝花夕拾,少长成集、剑胆琴心、风骨峭峻、仁义君子、不栉进士都花开花落,触景伤情,喟然长叹。

今天的鲁院已迁至富丽堂皇的文学馆院内,经常会与巴金、茅盾及郭老曹老等作家的塑像耳鬓厮磨,熏染贯通文气。在这里,他们听了莫言与库切的演讲,在这里,他们常能近水楼台聆闻到各路艺文大师的教诲。且蓉花开放之际,宿舍窗明几亮、宽敞舒适。这里已成酝酿发酵李白斗酒十千,李清照品竹弹丝之地。

而我们那时,则蛰居在南八里庄城乡结合处一隅,在方寸之地的校园内,探星望月,穷源溯流,河海不择细泉。这里,我们听了音乐、我们习了军事、我们走进了现代派的美术空间。我们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与话剧。我们吹过牛,喝过酒,吃了一串又一串的羊肉串,周围的湘菜馆、老五饺子馆及远一点的骨头庄和涮肉坊都让我们扫荡遍了。我们柔情四溢,我们苦辣酸甜交织于胸。

相对于鲁十二期少数民族班在国庆大典时登上天安门观礼的荣幸,我们则赶上了非典,囚禁于院墙之内,困而学之。至今,那戴着口罩的合影仍让我们记忆犹新。由此,我们成了鲁院最长一期的培训班,前后整整待了一年。这一年中山高水长,流水落花,皆成遗音袅袅。

当非典过后,四方散仙再次聚拢而来,迎堂开课,有些人事已非,物转星移,人去人来,流年似水。

出了这寸地尺天的校园,我们各奔东西,各创新业,各执春秋,蚕头燕尾、笔花四溅。常闻君住长江头,画龙点睛入,又探花落长江尾,纸落云烟出。也有几多知己在对景挂画中小聚畅想。其间却不知不觉中得知张新芝老大姐已患骨癌溘然离去,让人怅然。张新芝仅是《诗刊》一普通的行政工作人员,患病退休后仅三月就故去了。生前记得在一次同学聚会中,她硬掏出500块钱要请大家客,虽未领受,但这份情让人难忘。

这套丛书适值我们鲁二期十周年纪念日编出,其尺长寸短、含英咀华,也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编时,人事代谢红孩、曹雷帮助联系,刘俊帮助组稿并倾心旁求俊彦。也衔各路学友贤集奉文;在此特感谢白描院长为丛书作序并题字;最后要特别感谢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和敦煌文艺出版社鼎力相助,促成此套丛书出版。在以鲁二期学员为重点的龙章凤姿外,也吸呐了其他班期学员的金石之声,甚至还包括老鲁院的学员王成林的佳作,有些未能单独结集的同学,已单篇收在另集《恰同学芳华》中。令我们颇感自豪的是莫言、王安忆、刘恒、余华、迟子建、刘震云、陈世旭、毕淑敏、严歌苓、虹影、王刚等也都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我们是这些前辈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足印。

王童

写于癸巳年己未月戊寅日子时

目录

主编

白活

猎人

草原深处的村庄

蔚蓝一个民族英雄的梦

萨县抗日英烈考

辽西匪事

小镇人物

乞王天下

叩安天下父母

终极对话

苍天亦怒

编后

序言

鲁院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作为鲁院一名工作人员,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学员们“来了,去了;去了,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拔。时光像沙漏一样,我的年华在他们身上流淌而去。我思索过如此存在的意义,有时也发出质疑。但最终明白,我属于他们。他们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拓展了我的价值疆域。我把心交给他们,愿意把灵魂敞露在他们面前。他们的呼吸牵动着我的心率,他们对你寄予期望,你同时也把期望寄予他们。他们会让你感到惊喜、骄傲,当然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样想后.即刻释然,不再为个人计划中的某些事情在他们身上延宕或者放弃懊丧。而一切付出也是有回报的,我的人生行囊里,装进了他们的礼物,是从别处不可能得到的礼物,那就是师生的感情。每当他们即将离去.每当与离去的他们重逢的时候,来自于他们的那份滚烫的对母校和老师的感念之情,让这个世界都变得温暖了。”“我知道我不属于他们。他们属于蓝天,属于大海,他们将驰骋于无边的草原和广袤的山川大地,他们属于未来。我呢,仍将像枚陀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兜圈子。还有生命的规律,大路在他们面前一直延伸,看不到尽头,因为他们年轻;而我,已经看清了前面的景观,因为我不再年轻。我只能陪伴他们同行一段,而后,路就由他们自己走了。但是,我仍要为他们祝福,我的祝福直达永远。”

这里写的是我的真实感情,也是我对自己的交代。

我们是以个体的身份定位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学员眼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官名,那就是“鲁院”,我们出现在学员面前,代表的是鲁院的形象,同时,我们还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联系着学员与党和政府。鲁院工作无小事,高研班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培训班的工作都无小事,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从院长、老师,到做饭的大师傅、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是一个整体结构上的链条,这个链条正常出色运转,学员不光会给我们打高分,还会感恩党和政府,相反,哪个环节出问题,不光会影响到学员对鲁院的看法,进而会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看法。我们举办的“80后”作家班、网络作家班、少数民族作家班,都印证了这一点。

每一届高研班,每一个培训班,我们都精心设计安排课程,认真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但我常常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鲁院教学灵魂性的东西是什么?学员们的期待与我们的给予能否统一?我们将把他们送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客观讲,学员们更多想的是得到知识和信息,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满足了学员的要求,但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灵魂性的工作是丰富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夯实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建设,这就是人格建设,是为何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个工作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不是生硬地灌输,而要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安排的国情与时政课程,请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专家来校讲授,不是高台教化,而是客观介绍情况,交流认识和看法,学员们很容易接受,他们过去习惯站在本地区、本民族立场,站在个人立场看待问题,现在却能站在全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来理解我们的国情、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的大文化课和文学课,通过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对文学艺术普遍性规律和主流经典作品意义的分析介绍,让学员们自然建立价值评判标准,自觉走向主流文化、主流文学。要引导学员走正经路,做正派人,写正道作品;面对文学事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最好还有大手笔;起码要建立起四个基本意识:大众意识、祖国意识、使命意识、经典意识。——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学员的最主要的东西。如果只传递给学员知识和信息,只教会他们技巧和方法.那只能培养出写手,而培养不出伟大的作家。

鲁院历史上出现三个辉煌时期: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高研班,也就是现在。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拍摄“鲁七”片子时,很多人认为鲁院的辉煌已经到了顶点,觉得高研班往下非常难办了,可是一直到今天,这种非常好的势头还在延续着。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再创辉煌。“传承、创造、担当、超越”,鲁院的校训,应该是激励我们每位学员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应该成为不断激励鲁院每位工作人员不断前行的动力。

欣闻以鲁二期为重点出版鲁院“恰同学芳华”丛书,这是件好事,这套丛书除集结了鲁二期学员的作品外,也涵盖了一些其他班级学员,可一窥概貌。这个班的学员们大多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学员们也都比较成熟,许多学员今天已走上了各省市文联作协系统的领导岗位。创作上的成就也颇丰。在他们班进院十周年、鲁院二十期之际,出版这套丛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将曾总结鲁院工作的文章,摘要修改,代为序。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内容推荐

《乞王天下》是马宝山的小说集,收录他近十来年发表在全国各地文学期刊上的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他还把同一地域,同类故事的精短小说组成一组,如《辽西匪事》《小镇人物》一并收入此书中。

入选的作品选材广泛,有现实生活的叙述;有农村,草原牧区生活的追忆;有对错误人生的悔忏记述;有对历史故事的新解。作者通过对历史、社会、人物和人物关系深入刻画分析,表现纷繁的世界,复杂多变的事态,以及在这个复杂事件中人们所持的人生观与社会观的不同,决定了人生走向和命运的不同结局。揭示正义一定战胜邪恶,光明一定战胜黑暗,美善一定战胜丑陋,弘扬了正义与道德的神圣与光明。

曲折的故事,生动感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入的哲理思辩,表现出作者扎实的艺术功力和创作追求。是一部极具可读性的小说集。

编辑推荐

《猎人》、《草原深处的村庄》、《蔚蓝一个民族英雄的梦》、《萨县抗日英烈考》、《辽西匪事》、《小镇人物》、《乞王天下》、《叩安天下父母》……《乞王天下》是马宝山的小说集,收录他近十来年发表在全国各地文学期刊上的二十余篇中、短篇小说。他还把同一地域,同类故事的精短小说组成一组,如《辽西匪事》《小镇人物》一并收入此书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乞王天下/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宝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3166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4024890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9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3: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