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取消中医事件”不断升级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以及哲学界、科技界、政府部门,团结合作,共同反击“取消中医”错误行为的严正立场和有关论述,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 图书 | 捍卫中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取消中医事件”不断升级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以及哲学界、科技界、政府部门,团结合作,共同反击“取消中医”错误行为的严正立场和有关论述,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目录 第一部分 拉开网络论战的序幕. 1.李恩教授告诉我:张功耀来了 附1驳《告别中医中药》 附2 《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 2.朱良春先生说:论战可分阶段 附 《21世纪中医的任务及展望》 3.邓铁涛教授说:要告别民族虚无主义 附 《人类不能没有中医》 4.贾谦研究员说:我一直关注 附解读贾谦先生《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2005总报告)》 5.刘智利编辑说:马上发 附 《不能放任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泛滥》 6.徐承本教授说:我也不同意他的观点 附 《不能告别中医中药》 7.余瀛鳌研究员告诉我:为何选择中医 第二部分 不断升级的取消中医言行 1.网络辩论不断升级 附 《请换一个角度看中医》 2.张功耀引来远在美国的王澄 附1 《驳王澄给中医大学学生的一封信》 ——与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同学谈国外中医 附2 《评王澄对于中医的错误认识》 附3 《王澄看中医横竖不顺眼》 3.发现张功耀史学研究的重要缺陷 附 《张功耀为何误读了科技史》 4.张功耀《给全国网络读者的公开信》出笼 5.回答张功耀提出的八个问题 附 《答张功耀:中医是什么样的医学》 6.结识网友,得道多助 7.张功耀开博客专门反中医 8.在《和讯》访谈时击溃进攻 9.网络签名取消中医 10.政府表态形势扭转 第三部分 世人重新认识中医 1.伪科学打不倒科学中医 2.大众媒体关注中医 3.人民政府力挺中医 4.哲学帮助中医登高望远 5.法律保障中医权益 6.正确认识科学与中医的关系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捍卫中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曹东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1213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68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