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2011年最给力的历史爆笑剧)
内容
编辑推荐

公元前99年,被“残疾”了的司马迁伏笔疾书,用尽所有屈辱书写了从开天辟地到汉武帝的历史。

公元2009年,涅夫屠格,一位自称是历史的掘墓者、历史拆迁专家的非主流、非正统、非学院式的历史解读者,用一种迥异于司马氏的戏谑且无厘头的方式,重新解构了秦末汉初那一段激情四射的荷尔蒙爆发史。于是,流氓霸王二五仔,纷纷登场……

内容推荐

时值半夜,方圆百里之内,忽然鸡鸣犬吠不止,蛇虫禽兽争相奔走……

众人正诧异之时,猛地从刘姓家宅中传来一阵婴孩哭啼之声,其声若洪钟,实有鬼哭之功,神嚎之能。

众人心中一凛:“是何种?”

于是,刘邦诞生了。

目录

1、流氓,不一般的路

2、千金风险投资,误斩白蛇逃难

3、天空一声巨响,猛男闪亮登场

4、出头鸟飞鸣,造反旗飘扬

5、张良遇刘邦,狡狐配巨蟒

6、鹿死谁手未可知,巨鹿惊现秦朝最强军团

7、问苍天,史上最强武将谁属?

8、秦朝倒闭了,谁干的?

9、传说中的鸿门宴

10、刘邦金榜题名,名列二甲——汉王

11、韩信的前世今生

12、韩信:我是金子,我要发光!

13、刘邦圆满出关,砸场子,抢地盘

14、3万vs56万——对不起,我是霸王

15、张良下邑献计,英布九江造反

16、韩信要搞玩命计划:千里包抄灭诸侯

17、刘邦火拼项羽不支,游击始祖彭越助阵

18、袁生献计:累死项羽1

19、韩信完成千里包抄,刘邦项羽广武对骂

20、刘邦挥泪大甩卖,五路大军困项羽

21、项羽自刎,刘邦称皇

22、立国是个麻烦事

23、韩信要造反?不成!

24、下一个就是你——匈奴

25、白登山,差点儿玩完了

26、火爆二人组密谋刺杀,连累赵王蹲苦窑1

27、今年你造反了吗?

28、诸异姓王的黄昏

29、开国皇帝的闭幕式

30、大汉朝还得姓刘

附篇荷尔蒙沸腾榜

大后记

试读章节

刘邦当上亭长后,很不以为然,照样以流氓姿态处世。于是就有人说他是笨蛋,既然混进政府了,就该一改往日陋习,争取得到上层的关注,以及下层的爱戴,这叫下打地基,上筑高层。

然而,刘邦这条路已经上道了,不是不想改,的确是心思不在那一块儿上。只能对人摆手笑笑,“学不来”。

旁人也只有摇头苦笑:“没搞头哦。”

其实刘邦心里清楚。全天下的人都想发财,都想争上游,都在一条或者几条路上走,人多了,不是被踩死就是被挤死。

要想活命,要想往上爬,只有一个办法:另辟蹊径。

想到这里,刘邦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的流氓,·让别人去死吧!

事实上刘邦这个想法是比较正确的,而今当前眼目下,正是乱世,老实本分的人都在地里干活,正直的人都埋在了地下,奸邪的人最终也都没好下场。如果想要站得和皇帝一样高,要么英雄,要么流氓。

刘邦自打出生起就向往英雄,从小就明白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只是这个道理是老爸教的,所以刘邦只听了一半,而且是后面一半,只对“能屈能伸”有所感悟。少了“大丈夫”的精神支柱,就成了无赖流氓。

当然,光是精神流氓还是不够的,顶多是个小混混。秦始皇就是当时的流氓大亨,要想爬到他那个级别,得工作跟着生活走,生活跟着个性走,而个性就随便走。

刘邦这个观点很是标新立异,在那个循规蹈矩的年代,很具有叛逆性,估摸着是那年被调到咸阳服劳役的时候冒出来的。

当时,秦始皇出行,其阵容很强很华丽,很大很奢侈。病入膏肓的秦始皇在万千臣民沿路的跪拜中,并没有显露出衰败的迹象,而是依然以王者的姿态兴师动众,大肆游行,打算以此来告诫臣民:我就是秦始皇——大秦帝国的王。

此等场面,震慑了所有的人,效果是理想的,只是大多人都在想:“腐败、堕落,千万不能让小娃娃学他。”

这是平民的想法,其中包含了妒忌、愤恨、厌恶等负面情绪。

唯独刘邦,表现出来的却是相当的欣赏,赞道:“我靠,大丈夫就该混成这个样子才对。”

于是,“做皇帝”这个信念彻底地在刘邦心中扎根了,而且扎得很深,深到了不是升华成皇帝就是堕落到流氓的地步。

由此可以看出,皇帝和流氓仅一线之隔,而刘邦所要做的就是跨过这条线。

所章的是,只是跨过一条线,而不是去跨长城。

不幸的是,这条线恰好在长城脚下,跨过它,等于是跨过秦始皇这条“万里长城”。

现阶段。刘邦是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的,说出来的话,世人听了只当他在放屁,臭不可当。

这就好比一个人读了四年大学。由于爱国,外语一直没过CET-4,结果拿不到学位证。抱负还在,只是没机会报复学校,所以堕落了,只能打短工馄饭吃。

理想呢?

吃饱饭再说。

刘邦一直骗吃混饭,坏处是名声变坏了:好处是练就了一张比万里长城还厚的脸皮。

这样的脸皮防御力极佳,人的口水喷不进去,内心的羞愧跑不出来,可谓“内外兼修”。

刘邦在脸皮上的功夫已是不俗,是该试招的时候了。既然要试招,就要找个好的对手。

结果刘邦第一次较为豪迈的流氓行为竟然选在了他未来的老丈人家,可谓惊天地,吓鬼神。

当时他未来老丈人吕公逃难到刘邦家乡,跟县令是铁哥们儿,所以许多人都奔去拜访,大概是想从中搞点关系,以备不时之需。

在古时候,行贿受贿不但不严格禁止,反倒有规矩可循,在现在看来,简直羡煞旁人。

这些规定都是按照受贿人经济、心情、脾性而定的。比如当时,找几个小吏在门口站着,见来人就说“欢迎光临,不胜荣幸”之类的话。然后手一带,做个请的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此手势大有讲究,其指向并不是屋内,而是斜身后那张桌子,专收礼钱的。意思就是说,进屋之前,先把礼交了。

但凡拜访者,都得给贺礼钱,凡是没给够一千的,都在堂下坐,位子离主人家远一点,没有发言权,只有聆听权。至少刘邦的未来老丈人是那样规定的。

对了。还得排队,必须有秩序、有纪律、有规矩、有礼貌地交礼钱。

越是这样,众人越是争先恐后地把钱扔给慢条斯理收钱的家伙。这点倒和现在交个费什么的一样——皇帝不急,太监急。

由于刘邦游手好闲,自然就喜欢凑热闹,再加之时常扔钱喝酒,以至于无钱买酒的尴尬情况一月出现一次,每次持续五六天,少了酒的滋润,常感小腹不适。

现在有人请客白吃白喝,正巧又是不舒服的几天,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所以。刘邦不比其他人的速度慢,也一早就去了。

刘邦一进门就把帖子扔给收钱的家伙,上面写着“贺万钱”,惊呆了收钱的家伙:“好家伙,揣着支票来的?”

无论如何,在这里我们给刘邦鼓鼓掌。(注:不以为然的,可以效仿试试。)

大概当时给的礼钱不一定是现金,也可以先记账,私底下再偷偷送来。否则,刘邦早被乱棍轰出去了。

送礼还可以记账,这倒新鲜。

据《史记》载,当时收钱的应该是萧何。萧何打早就认识了刘邦,眼看着刘邦来骗吃喝,居然没吱声。

估计是萧何以前尽吃刘邦的,现在有人请客,自己不用掏钱,便做个顺水人情,就当回请一下,反正这小子眼贼得很,指不定捞到了好处,回头还得请自己。

想到这里,萧何一抹嘴角的口水,大喊道:“贺万钱……”P5-8

后记

许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会问为什么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这个类似大烧饼的“大后记”在这本书里起到个什么作用呢?

非常精彩的问题……这个大烧饼是这样出现的:

本书当中,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以及一些从《史记》当中得晓的真人真事,致使大家认为这是一部历史书籍。

显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这仅仅是一本故事书。至于真假,完全看个人的喜好程度,你觉得很假,那么恭喜,你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你觉得是真的,那么再恭喜,你是一个开朗的人。

你觉得什么都不是,我只能说,你的智商已经超过了我。

有人提问,既然是故事,为什么“初现”一章中,关于刘邦的事迹叙述得并不详尽,大多是议论,几乎没有他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甚至连简历都没有。

又是一个精彩的问题。

因为刘邦小时候干过什么,做过什么,对于日后当皇帝来说,的确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兴趣知道,所以没有心思去研究和幻想。

但我隐约知道,许多正统的历史传记当中提到了刘邦小时候是如何的耿直,如何的受人欢迎,如何的风流,等等。

说得天花乱坠,云里雾里,似乎刘邦当皇帝与这些生活琐事有着不得不说的关系。

有个***的关系。(脏话过滤系统提示:和谐文化,人人有责。)

多翻看几本类似的传记,就不难发现,全都有这么一个特点:把刘邦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事,甚至是一些大家都要吐槽的恶习,说成是当皇帝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大致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刘邦年轻时候多满口假话,狡猾且卑鄙。但是,这些令人讨厌的假话,却并不让大家觉得可恶,反而觉得可爱。所以我们绝对相信,他虽然轻浮无礼,但绝不会只是一个会吹牛、会耍诈的老狐狸。”

以上,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难从其中嗅出虚伪的气息。完全不着边际的几句话,居然可以生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

于是,大家不难生出这样的疑问:凭什么刘邦说假话,大家就爱听?凭什么一个耍诈的人,反而有魅力?古代人真的思维有问题怎么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多叙述刘邦起义前的事迹的原因。

而后,大家就又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书后面会有个附篇,还整10个人来单独叙述,这不是凑字数么?

事实上。附篇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文章中出现的人物,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若然插入在正文当中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人就是韩信。有一天,韩信从河边过……”

正当大家看得高兴的时候,忽然就跳出了一个多出现于童话故事里面的“有一天”。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实在难以忍受的。

感觉很像作者被人拿枪抵着脑门,正写着的时候,一只粗犷的大手,一把抓过史书,指着其中一页,道:“妈的,这里还有一个内容没写,给老子加进去,不然崩了你。”

嗯……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简单说,就是不喜欢被史书逼迫,喜欢情节顺着走,所以那些枝桠式的番外情节,就全部集中在了附篇里。

这样一来,免得看的人和写的人都难受。

你好,我也好。

不是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的荷尔蒙在汉朝飞(2011年最给力的历史爆笑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涅格屠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13665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4.09
丛书名
印张 2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