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墙高宫深,珍藏百万,典籍无数,足资代代承传研发,各各昭示于众,故编此紫禁书系。
凡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之专题专论,以文论,以图示,说史证物者,均可入系。
本书将佛教造像、历代陶俑、陵墓雕刻放在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勾勒出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的大致轮廓,藉此窥探先人所走过的艺术之路。
图书 | 中国古代雕塑述要/紫禁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紫禁城墙高宫深,珍藏百万,典籍无数,足资代代承传研发,各各昭示于众,故编此紫禁书系。 凡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之专题专论,以文论,以图示,说史证物者,均可入系。 本书将佛教造像、历代陶俑、陵墓雕刻放在原有的历史环境中,勾勒出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的大致轮廓,藉此窥探先人所走过的艺术之路。 内容推荐 本书分石窟寺与佛教造像、历代陶俑、陵墓雕刻三大部分十四章,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门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它的发展历程,希冀对热爱中国古代艺术的读者有所裨益。 目录 上篇 石窟寺与佛教造像 第一章 石窟寺分布特征与相互关系 一 石窟寺分布 二 石窟寺分布特征 三 石窟寺分布相互关系 第二章 灭佛事件与音单体石佛像 一 三武一宗火佛事件 二 青州龙兴造像 三 成都万佛寺等处造像 四 曲阳白石造像 五 光宅寺、安国寺与大海寺造像 第三章 金铜佛造像 一 三国、两晋、十六国铜告造像 二 南朝铜造像 三 北朝铜造像 四 临潼邢家村唐朝铜造像 五 大理国铜造像 六 藏传佛教铜造像 第四章 寺院泥塑与木雕 一 永宁寺泥塑 二 唐朝善业泥 三 南禅寺与佛光寺塑像 四 大同下华严寺与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塑像 五 长清灵岩寺泥塑罗汉像 六 韶关南华寺木雕罗汉像 七 明清寺院塑像 第五章 佛像雕塑家 一 阿尼哥与刘元 二 何朝宗 三 石叟 中篇 历代陶俑 第六章 战国以前的俑 一 北方陶俑 二 楚地小俑 第七章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 秦始皇与兵马俑 二 秦俑的艺术特征 第八章 汉代的俑 一 汉俑与汉代社会 二 陶俑的时代特征 三 陶俑的地域特征 四 汉代木俑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俑 一 西晋时期的俑 二 东晋至南朝时期的俑 三 十六国至北魏时期的俑 四 东魏至北齐时期的俑 五 西魏至北周时期的俑 第十章 隋唐五代陶俑 一 厚葬之风与隋唐陶俑 二 隋唐五代陶俑的时代特征 三 隋唐五代陶俑的区域特征 四 隋唐五代陶俑的类型 第十一章 辽宋元明清时期的俑 一 辽宋时期的俑 二 元代陶俑 三 明代的俑 四 清代陶俑 下篇 陵墓雕刻 第十二章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一 汉代画像石 二 汉代画像砖 第十三章 魏晋南北朝至宋金画像砖与砖雕 一 南京西善桥等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二 邓州彩色画像砖 三 线刻石棺 四 五代宋金砖雕 第十四章 陵墓雕刻 一 霍去病墓雕刻 二 东汉陵墓雕刻 三 魏晋南北朝陵墓雕刻 四 唐代陵墓雕刻 五 五代陵墓雕划 六 北宋陵墓雕刻 七 明清陵墓雕刻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雕塑述要/紫禁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贺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4763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30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1 |
宽 | 167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