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4编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文集是2005年9月19日至21日于江苏省江阴市召开的第五届玉文化、玉学学术研讨会(又称“江阴研讨会”)的论文合集,包括有关玉文化论评、史前区域玉器概述、史前玉器考证、历朝玉器辨析、玉材探讨、工艺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课题。本文集可为没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古玉研究专家和鉴赏家、收藏家提供有益的研究资料。

目录

前言

玉文化论评

从以玉示目看西辽河流域与外贝加尔湖地区

 史前文化关系——兼谈红山文化玉料的来源

探讨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

中国玉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中国玉文化中的巫术基因探讨

长江下游史前玉器的神灵化和礼器化进程

从工具礼器化到兵器礼器化——以钺为中心看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时期礼的发展和文化流变

凫鹭文化考:兼论高坛立鸟的公尸象征

关于河南早期玉文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古玉研究现状

区域史前玉器概述

南方地区古玉考古学研究进展与成果之我见

河北出土玉器概述

山西史前玉器刍议

浙江出土玉器及其考古学研究

瑶山的墓葬和出土玉器

广东地区文明进程的玉器传播与使用浅见

四川盆地出土玉器概况江章华邹后曦

史前玉器考证

红山文化玉龙特点简析

连璧试析

良渚文化复合件玉器的初步研究

关于良渚文化玉锥形器产生问题的探讨

琮璧名实臆测

玉琮研究的思考

安徽出土的早期玉琮

金沙良渚玉琮研究

良渚文化中心区外出土良渚式玉琮研究——兼论五千年前后中国东南地区玉文化的扩张

良渚玉璜再探讨

璜为巫符考

金沙遗址出土牙璋的初步研究

关于牙璋的年代的再探讨

历朝玉器考辨

从妇好墓玉人上的“◎”刻符谈起

一批商代南方古玉标准器——江西新干大墓出土玉器综论

论新干古玉的文化背景

广东横岭山商周墓地出土玉器及有关问题

晋侯墓地出土玉戈的启示

金玉同盟——东周金器和玉器装饰风格与角色演变

东周楚国玉器的文献研究

关于战国楚简中礼玉佩玉的几个问题

重庆与四川出土玉具剑的初步研究

四种秦式玉器特征及形制探源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玉器与广州南越王墓玉器比较研究

西汉玉衣葬式和形制的检讨

考古发现的玉覆面及相关问题

从汉玉看两汉的神仙长生思想

弃儒从道:魏晋时期的食玉文化

魏晋南北朝隋唐组玉佩研究

论古代官作和民作玉器

玉材探讨

古今玉概念

中国史前玉器原料产地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

东北地区史前玉器原料产地的初步考察

史前南方玉器的材料来源分析

红山良渚等玉文化与辽宁闪石玉的应用浅析

论同位素方法在判别古玉器玉料产地来源中的应用

贝加尔湖玉与苏皖地区史前玉料生成年代对比研究

透闪石质古玉风化性状剖析

工艺研究

中国史前玉雕工艺解析

玉器线切割技术在东亚——时间与空间的初步概观

琢玉痕迹之显微研究与应用

中国古代治玉中的刻划工艺

曾侯乙墓玉器的改制

其他

古玉研究的考古学方法及相关问题

新西兰考古学与毛利人的古玉文化

提升玉文化玉学研究水平:从巢湖到江阴的盛会——第五届中国玉文化玉学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第五届玉文化玉学研讨会论文存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4编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伯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6150
开本 32开
页数 1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9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1.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6.84-53
丛书名
印张 3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1
4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