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风病人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现代家庭健康生活的必备用书,一本科普健康读物,其特色是以宜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将日常生活中防病治病和相关问题展示出来,用通俗的语言去阐明深刻的医学和生物学道理,可读性很强。它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为现代慢性疾病的防治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思维方式。本书对认识中风病、中风病人的生活宜忌、中风病人的饮食调养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实用的讲解。本书是中风患者朋友及家属易懂、易用,并能从中获益的最佳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防治经验,论述了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并系统介绍了中风病各期的相关知识与日常调治宜忌的要点,以期帮助中风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中风病的介绍,重点突出地阐释了中风的相关知识以及疑难问题。以期读者对中风病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以宜忌的方式,对中风病预防与治疗的具体措施,给予了相应的解答。内容详尽,涉及面广,包括诊疗用药、日常护理、心理护理、生活习惯、运动健身等。

第三部分为中风病的饮食调养。科学地阐释了中风患者的饮食原则。系统地为中风患者提供了主食、副食、汤粥、茶饮及药酒的具体食谱,具有切实可行的参照性。

目录

认识中风病/1

何谓中风/2

中风的分类/2

中风的病因/3

中风的诱因/3

中风的先兆有哪些/4

何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后情况/6

何谓脑血栓/6

何谓脑栓塞/6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区别/7

何谓脑梗死/8

脑梗死的预后情况/8

何谓脑出血/9

脑出血的主要症状/10

脑出血的预后情况/11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区别/12

何谓腔隙性脑梗死/13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13

何谓出血性脑梗死/14

何谓蛛网膜下腔出血/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1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情况/16

何谓脑血管病性痴呆/16

何谓中风后抑郁症/17

中风急性期的主要并发症/18

中风瘫痪期的主要并发症/19

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19

中风后遗症的预后情况/20

何谓中风“三偏”症状/21

中风的复发情况/22

中风患者的寿命如何/22

中风与高血压的关系/23

中风与低血压的关系/23

中风与心脏病的关系/24

中风与糖尿病的关系/24

中风与肥胖的关系/25

中风与高脂血症的关系/25

中风与颈椎病的关系/26

中风与季节交替的关系/26

中风与遗传的关系/27

中风与年龄、性别的关系/28

中风与情绪的关系/28

中风病人的生活宜忌/29

诊疗用药宜忌/30

脑血管病患者宜做哪些常规检查/30

中风患者宜进行的化验检查/31

中风患者宜进行心电图检查/32

中风患者宜进行胸部X线检查/32

中风患者的脑电图有何变化/33

中风患者宜进行脑CT检查/33

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意义/34

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34

颅脑超声检查的作用/35

如何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

如何诊断脑出血/36

如何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37

如何诊断脑血栓/37

如何诊断脑栓塞/37

如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38

扩张脑血管类的药物/38

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42

脑代谢活化类的药物/44

如何处理中风患者急性期的发热/47

如何处理中风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48

如何处理中风患者尿潴留/49

如何处理中风患者呃逆/50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先兆/51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53

中医如何治疗缺血性中风/56

中医如何治疗出血性中风/58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急性期“中经络”者/61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急性期“中脏腑”者/62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失语/64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64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偏瘫/65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智力障碍/66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精神障碍/67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遗症/68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70

中医如何用针刺疗法治中风偏瘫/72

中医针灸疗法治中风的最佳时期/73

如何用艾灸疗法治中风/74

如何用刮痧疗法治疗中风/74

如何用拔罐疗法治疗中风/75

如何对中风患者头面部进行推拿/76

如何对中风患者上肢进行推拿/76

如何对中风患者下肢进行推拿/77

如何对中风患者腰背部进行推拿/77

药浴疗法治中风后遗症的原理/78

如何用药浴疗法治中风后遗症/78

对偏瘫患者进行家庭按摩的作用/79

如何对偏瘫患者进行家庭按摩/80

忌轻易放弃针灸疗法/81

针刺疗法的注意事项/81

艾灸疗法的注意事项/82

药浴疗法的注意事项/83

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83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84

日常护理宜忌/85

中风患者突然发病如何护理/85

中风患者的基础护理原则/86

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原则/86

如何护理出血性中风患者/87

如何护理急性期中风偏瘫患者/87

如何护理中风偏瘫昏迷患者/88

如何护理中风患者的口腔/89

如何护理大小便失禁的中风患者/89

如何预防中风患者便秘/90

如何防止中风患者发生褥疮/91

如何护理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92

如何护理吞咽障碍的中风患者/93

如何护理精神失常的中风患者/93

如何护理失眠的中风患者/94

如何护理中风肢体瘫痪患者/95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洗澡/96

中风偏瘫患者宜采取的卧床姿势/97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自行起卧/98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穿脱衣服/99

护理褥疮患者忌随意涂药/100

忌忽视长期卧床患者合并症的预防/101

心理护理宜忌/102

中风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02

中风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哪些/102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心理调节/103

如何对中风患者进行心理治疗/104

心理治疗宜始终贯穿于中风患者的生活/105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克服心理障碍/105

家庭常用的心理疗法/106

进行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106

如何帮助中风患者树立信心/107

忌忽视中风患者夏季易出现的情感障碍/108

生活习惯宜忌/109

制定作息时间表的意义/109

如何安排中风患者的作息时间/109

中风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事项/110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春季调养/111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夏季调养/111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秋季调养/112

中风患者如何进行冬季调养/113

中风患者能否进行性生活/113

中风患者如何调适性生活/114

中风患者醒来不宜急于起床/115

中风患者忌饮酒过量/115

中风患者忌吸烟/116

运动健身宜忌/117

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内容/117

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118

中风患者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118

中风患者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19

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的注意事项/120

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21

中风面瘫患者锻炼时的注意事项/122

中风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的方法/122

中风患者进行主动运动的方法/124

中风患者记忆障碍的康复训练/125

中风患者语言障碍的康复训练/125

中风患者宜进行自我用脑训练/127

中风偏瘫患者吞咽功能的训练/127

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的康复训练/128

中风偏瘫患者宜进行床上医疗体操/129

中风偏瘫患者宜进行床边医疗体操/131

中风偏瘫患者翻身动作的训练/133

中风偏瘫患者宜进行拱桥训练/134

中风偏瘫患者坐位平衡的训练/134

中风偏瘫患者的行走训练/135

中风偏瘫患者预防下肢痉挛的训练/136

中风偏瘫患者如何预防肩痛/137

中风偏瘫患者忌不注意坐姿/138

中风偏瘫患者忌过度静养/138

日常饮食宜忌/139

中风患者的饮食原则/139

中风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原则/140

中风面部瘫痪患者的饮食原则/140

中风患者宜根据食物酸碱性进食/141

中风患者宜根据食物性味进食/142

中风患者宜科学选择饮食/143

中风患者宜食的蔬菜/143

中风患者宜食的水果/149

中风患者宜食的肉类/152

中风患者宜食的其他食物/153

宜知中风患者能否饮茶/154

中风患者忌食的食物/155

中风病人的饮食调养/157

调养主食/158

调养副食/161

调养汤粥/170

调养茶饮/179

调养药酒/182

附录:预防中风宜知/187

宜知中风能否预防/187

预防中风宜定期体检/187

宜知预防中风的原则/188

预防中风复发的措施/189

预防脑栓塞复发宜知/189

预防脑出血复发宜知/190

预防中风宜控制血压/191

预防中风宜控制血糖/192

预防中风宜防治动脉硬化/193

预防中风宜控制血脂/193

预防中风宜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94

官知饮食调理有利于预防中风/195

试读章节

何谓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系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发生脑梗死后,出现动脉再开通,血液从病变的血管漏出,或穿破血管进入脑组织而形成。其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栓塞后,其供血区内脑组织弥漫性缺血、缺氧。血管壁尤其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或麻痹,当侧支循环再建或过度灌流时,血流力图通过吻合支进入已麻痹损害的血管,则导致出血。

脑梗死后动脉血管的再通率很高。血管闭塞患者有将近一半以上可以再开通,多数在发病后的2~3天,少数在7天内再开通。个别病例在数月或数年后仍可再开通。出血性脑梗死是动脉再开通的结果。开通越快.出血机会越多;栓塞性脑梗死发生出血性梗死者,多过非栓塞性梗死:大面积梗死比小梗死灶多见;早期应用抗凝、溶栓、扩溶、扩血管药物以及进行早期外科手术等,均可促使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发病是脑梗死,梗塞的动脉血管再通后,又合并出血。临床特点是原有症状体征加重,并又出现新的症状体征。其症状体征加重的程度,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继发出血的时间,以及是否应用抗凝、溶栓、扩溶及扩血管药物治疗。一般而言,小灶渗出性出血症状加重很多并不明显。梗死后一周内继发出血者往往症状较重。第二周以后再出血者,症状多无明显加重。早期使用抗凝剂、溶栓剂、扩血管药物治疗,可导致临床症状加重。症状加重的表现是意识障碍,颅内压高,肢瘫程度加重或出现新症状体征等,严重者预后不良。有时虽无症状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仍然无效者,也有引发继发性出血的可能。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病人早期活动,情绪波动,血压波动及早期应用抗凝剂、扩血管药物等不适当的治疗有关。因此,病人早期应注意控制情绪,积极采用脱水治疗,防止血压波动,不宜过早地应用血管扩张药,尤其是抗凝药物,以预防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何谓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引发的。

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由于血管瘤易形成于脑底动脉交叉处,最易直接受到血流冲击,加上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极易破裂出血。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一般认为30岁以下的发病者,多为血管畸形;40~50岁的发病者,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50岁以上的发病者。则往往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肿瘤引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骤,病前常无先兆,部分病人是在正常活动状态下发病。发病后会出现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感或剧烈胀痛。头痛部位多位于枕部,也可为全头痛。头痛的程度与出血量有关。因为大量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颅内压增高,所以常伴有频繁呕吐。同时,由于血液刺激脑膜可产生颈部肌肉痉挛,使颈部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颈项强直,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脑膜刺激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或伴有抽搐及昏迷等。由于血液刺激到了神经根,有时也会引起神经根刺激症状,如腰背疼痛等。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小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影响脑实质,所以一般不会导致肢体瘫痪。但当出血位于额叶、颅底动脉环上时,病人也可能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定位体征。给病人作腰穿检查时,脑脊液为均匀血性,压力增高,这对确诊很有帮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情况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造成出血的原发病。一般来说,患者经过2~3周的治疗后,头痛停止,脑膜刺激征逐渐减轻或消失,病情便会趋向稳定。但当情绪激动、用力不当或过早活动时,还会再次发生出血。因此,患者仍需注意预防复发。患者一般要安静休息4~6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和精神刺激等。对疑似由脑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引发病症的患者,可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等检查。一旦确诊,能够手术者可行手术切除术,以防止复发。

何谓脑血管病性痴呆

痴呆目前分为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病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其他痴呆4种。

脑血管病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损害脑功能而引起的痴呆。脑血管病性痴呆主要是由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腔隙脑梗塞,或单一的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而且小的梗塞越多,出现痴呆的几率越高。但一次中等程度以上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有时也可引发痴呆,尤其病变发生在与痴呆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脑部位时,更易引发痴呆。所以脑血管病性痴呆的发生与脑梗塞灶的大小、多少及部位均有密切关系。

脑血管病性痴呆的一般症状有失眠、夜间谵妄、焦虑、抑郁及情绪改变、强哭或强笑,或伴有幻觉、妄想、行为人格改变、不洁行为、语言不利或失误,以及记忆力障碍、智力低下等。

该病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早期为部分脑功能缺失,而其他脑功能尚存在,比如记忆力出现明显障碍,但判断力、理解力尚正常。少数患者发病隐袭,进展缓慢,无反复中风史。

何谓中风后抑郁症

中风后抑郁症是由中风后一些中枢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的。中枢神经递质是传递信息的物质,它与中枢神经能否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关系密切。抑郁是中风患者的主要精神障碍表现,它对患者的预后、依从性、自我照料能力、生活质量等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中风后抑郁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①轻度抑郁:其表现类似抑郁性神经官能症,主要症状为悲伤、沮丧、睡眠障碍、精神运动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度等。

②重度抑郁:患者除出现轻度抑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紧张、焦虑、失眠、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感到绝望,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症。

③不典型抑郁症:主要症状为周期性的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而抑郁情绪有时则不明显。P14-P17

序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因肥胖导致的血压升高、运动过少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工作压力及心情抑郁所导致的脑动脉脆弱及破裂等是诱发中风病的病因所在。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然而,难缠的病痛与严重的后果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原本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生活的人们,不得不直面这种可怕的疾病,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摆脱它的困扰。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因其发病急、进展快。患病如风之疾速而得名,也被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它具有可怕的“三高”特性,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被列为非传染性四大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中风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每年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130~150万,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患者生存率低、生存质量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因此,预防及治疗中风病已迫在眉睫。

医学研究表明:对中风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及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绝大多数中风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预防和控制。为此,普及相关中风知识,加强对中风的自我监测、预防和有效调理,意义十分重大。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特别组织了多年从事中风病临床与研究工作的专家撰写了这本《中风病人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一书,本书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防治经验,论述了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并系统介绍了中风病各期的相关知识与日常调治宜忌的要点,以期帮助中风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中风病的介绍,重点突出地阐释了中风的相关知识以及疑难问题。以期读者对中风病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认识。

第二部分以宜忌的方式,对中风病预防与治疗的具体措施,给予了相应的解答。内容详尽,涉及面广,包括诊疗用药、日常护理、心理护理、生活习惯、运动健身等。

第三部分为中风病的饮食调养。科学地阐释了中风患者的饮食原则。系统地为中风患者提供了主食、副食、汤粥、茶饮及药酒的具体食谱,具有切实可行的参照性。

本书语言通俗,内容丰富,中西结合,实用性强,是中风患者朋友及家属易懂、易用,并能从中获益的最佳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风病人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伟夫//于静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9813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3.3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