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大体可分为四个系列:《琵琶行》与中唐诗系列、《秦妇吟》与晚唐诗系列、宋词系列和柳永词传播接受系列。《琵琶行》与中唐诗系列,对诗人创作的心理动机、作品内在意蕴的分析如剥蕉抽茧,丝丝入扣,令人信服。
图书 | 唐宋文学探微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大体可分为四个系列:《琵琶行》与中唐诗系列、《秦妇吟》与晚唐诗系列、宋词系列和柳永词传播接受系列。《琵琶行》与中唐诗系列,对诗人创作的心理动机、作品内在意蕴的分析如剥蕉抽茧,丝丝入扣,令人信服。 目录 从意象建构看建安与盛唐风骨 孤独的痛苦与缓释——卢照邻诗文主旨探微 《琵琶行》创作动因论 《琵琶行》创作心态论 媒介·象征·催化剂——《琵琶行》音乐功能论 白居易“曲江”系列中的“巅峰体验”和人生意蕴 李商隐咏物诗的悲剧美 《秦妇吟》研究述略 《秦妇吟》主旨新论 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长诗:《秦妇吟》 《又玄集·序》“清词丽句”义辨——兼论韦庄的文学思想 晚唐诗人在农民起义中的心态表现及命运 “花问词评”的整体观照与还原 宋代歌妓词盛行原因探析——兼论宋代歌舞侑觞之风俗行为 从歌妓词看宋代文士的审美情趣 “流连光景惜朱颜”——宋词中的人生况味及其与歌妓的关系 “天涯同是伤沦落”——宋歌妓词中的知己意识 “不是爱风尘”——宋代歌妓词作简析 柳永词的社会文化学解读 论柳永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 柳永词在后世的接受史探赜 从词集的编辑与流传看柳永词的传播 宋遗民词人仇远 宋遗民词人仇远《无弦琴谱》遗民心态解析 仇远《无弦琴谱》人文意象研究 在显学研究中突破——评《唐诗演进论》 一部以情感人的人物传记——《王维传》评介 《昌黎文录辑校》鉴评 中唐诗歌研究的力作——《元和诗论》评介 描绘出一个鲜活的李商隐来——《李商隐传》评介 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宋文学探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学松//赵永建//彭洁莹//邓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60532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9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