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每一位在“海底捞”火锅店有过就餐经历的人,都会禁不住对其精致的服务赞不绝口。“海底捞”知道,于客人而言,等位是件枯燥且无聊的事情,所以,在等候大厅,它为客人提供了擦鞋、美甲这样足可打发时间的服务,此外还提供瓜子等,让你的等待不再枯燥无聊。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个服务员都会细致地观察客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并据此迅速地作出你需要什么的判断,然后,非常恰当且及时地给你送上你最想要的服务:你口渴了,服务员会为你送上一杯水或果汁;你眼镜脏了,他会为你送上一块干净的眼镜布……如果你是常客,还将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也正在为你提供着“海底捞”式的极致服务。所不同的是,“海底捞”发挥的是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其个人智慧,去预测客户需求,并为之提供相应的精致服务;而那些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则凭借着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在不断的预测着你的需求,并将体验做到极致。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和它的《纸牌屋》无疑就是这类企业和其产品的典范。

一火爆的《纸牌屋》及其背后

(一)十分火爆的《纸牌屋》

《纸牌屋》(海报见图1-1)源自一本同名小说,作者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Dobbs)是英国老牌政客。多布斯一度担任撒切尔内阁幕僚长,最终以保守党副主席身份荣休。除政客这一身份外,多布斯还是位畅销书作家,《纸牌屋》便是其官场小说的处女作。但就是这本处女作,于1989年一经出版就大获好评,次年被BBC拍成迷你剧,风靡一时,更是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英国最优秀的100部电视节目”之一。

来的电视剧,演变成了现在的网络剧。

总之,《纸牌屋》是彻底地“火”了。

(二)众说纷纭的《纸牌屋》

那么,《纸牌屋》为什么会这么火?答案可谓众说纷纭,但也莫衷一是。

一种较流行的观点是,该剧的“火”与政要们的大力追捧有着莫大关系。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纸牌屋》的忠实粉丝。2013年12月17日,奥巴马邀请了一些高科技公司的主管到白宫座谈,在讨论会正式开始前,他半带玩笑地向《纸牌屋》的投资商兼播出平台Netflix的老板瑞德?海思廷斯(ReedHastings)提出渴望早些看到《纸牌屋》第二季的愿望,海思廷斯对总统希望“走后门”的要求笑而不答。奥巴马的这一愿望虽没能实现,但还是对出席会议的副总统拜登及在座的CEO们表达了自己对《纸牌屋》的喜爱。除了现任总统之外,前总统克林顿也是位忠实的“纸迷”,他曾爆料说自己在3天内看完了《纸牌屋》的第一季。这套剧集不只引起美国……

P1-P4

后记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ern)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著作中阐明了“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论断,今天移动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接受终端的出现已经让麦克卢汉的论点不断地变成了现实。随着时代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资源的海量集聚,人类越来越需要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对公共事务进行规范化、程式化处理。毫无疑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技术性工具。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大数据也成了治国理政的技术支持和智慧支撑。因此,本书的出版可以看作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学术反映,也可以视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学术产物。让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当下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安全的各项工作尽点绵薄之力。

学术研究需要宽度、深度和新度,学术研究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有机链接。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必须引领和跟进实践。2014年6月9日上午,广州大学与广州市人民政府政务管理办公室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国政务研究基地”,连同之前建立的“广州政务教学中心”,共同开启了教育部门和实践部门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作为校地协同创新研究机构,广州大学中国政务研究中心期待和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市政务信息技术中心、广州市电子政务中心等实践机构共同参与“信息广州”“智慧广州”和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商贸中心建设。本书即是2014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国家中心城市发展与管理”(大都市治理)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和广州大学中国政务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众所周知,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站在南海边上思考,背靠北回归线学问,岭南文明发展和广东改革事业需要发挥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设置“理论粤军”项目,目的在于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形成鼓励创新的学术品格,着力打造南方学术高地和岭南学派,建设文化强省和学术强省,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书的出版是“理论粤军”2013年度重大资助项目“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网络政治研究”课题组伴生性的合作成果。

全书由大都市治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陈潭教授策划写作提纲,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后由陈潭教授统筹、定稿和审订。具体承担写作章节及其人员如下:

前言:陈潭

第一章:韩和元

第二章:彭铭刚

第三章:刘晓洋

第四章:韩和元

第五章:刘兴云、李穆涵

第六章:胡项连、陈潭

第七章:陈银成、陈潭

第八章:杨运鑫

第九章:沈本秋

第十章:肖栩

第十一章:付艳、刘晓洋

第十二章:刘兴云、李穆涵

感谢大数据研究的已有研究者所提供的学术文献和所作出的学术贡献,感谢各位编写人员在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写作修改方面的辛勤劳动,感谢广州大学中国政务研究中心学术同仁的集体思维,感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鼎力协助。始创于2004年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今年(2014年)迎来建院十周年,本书的出版是学院成立十周年的智慧结晶。

写作过程中,横跨湘粤的草根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成员伍小乐、李松柏、刘成付出了很多辛劳,尤其是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刘成同学负责了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辑工作,本书也是“斯为盛学社”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作品。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武云博士、王斌老师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学术水平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广州大学中国政务研究中心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编写组

2014年10月8日

目录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一 火爆的《纸牌屋》及其背后

 二 需求导向下的数据思维

 三 信息化时代的数据革命

第二章 大数据与国家治理

 一 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

 二 国家治理变革的力量

 三 智慧治理与智慧国家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变革

 一 从政府1.0到政府2.0再到政府3.0

 二 政府的“朋友圈”和服务“转身”

 三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流程再造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治理

 一 信息失真与数据治理

 二 数据“混搭”与经济决策

 三 大数据驱动市场监管

 四 大数据把脉经济运行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服务

 一 传统数据时代的公共服务困境

 二 大数据时代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化

 三 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网点设计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

 一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

 二 公共厕所管理的数据服务

 三 垃圾围城与垃圾智慧处理

 四 公用事业管理的大数据应用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

 一 大数据与网络舆情

 二 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

 三 社区治理与网络化管理

第八章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

 一 教育理念的刷新

 二 教育流程的再造

 三 教育技术的腾飞

第九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

 一 走向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

 二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特性

 三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战略

第十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

 一 进入“20”时代的公共安全

 二 大数据与公共安全管理

 三 大数据预测、参与和实时化解决方案

 四 大数据的公共安全隐忧

第十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应急管理

 一 从突发事件到应急管理

 二 大数据与政府应急管理

 三 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大数据运用

第十二章 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的未来

 一 大数据倒逼政府透明公开

 二 用数据和理性引导“大民主”

 三 大数据会增加“大福利”吗?

 四 大数据是条“通往奴役之路”吗?

附录

 美国“大数据之路”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2000多年前,人类通过间隔几里的烽火台和换马不换人的“800里加急传递”及时地将外敌入侵的信息传送回农耕文明王国的决策系统里,为皇权的及时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情报保障。1844年,美国科学家塞约尔‘莫尔斯在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室向在巴尔的摩的艾尔弗雷德-维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成功地开创了长距离通信联系的新时代。1876年,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发明了电话,人类的声音第一次通过电缆从一个终端设备被传送到另一个终端设备。1892年,纽约到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时至今日,电话仍然是最常用、最方便的通信工具。

从不可知的远古时期开始,人类采用结绳计数,开启了人类对数字的记录和计算。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又发明了算盘、手摇计算机等比较简单的机械性计算工具。1946年,人类发明了第一台由电子管组成的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人类的计算工具告别了机械时代。时至今日,随着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平台的发展,人类的计算能力走向了新的高度,处理数据的速度随之有了质的飞跃。

当历史的时针拨到今天的时候,众多的互联终端、手机、摄像头、个人电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电话联系了,这些终端不仅可以收集海量的语音、图片、视频、文字、方位等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把它们汇集到大型的网站和信息中心,从而不断地满足商业、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应用需求。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所津津乐道的“后工业社会”里的信息浪潮不知不觉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众多的“心灵鸡汤”、生活’TIPS(意为:告诫,提示)、商业活动、科技创新、体育娱乐、时事观点通过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方式传播开来,大数据平台在毫无防备又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拓宽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渠道。

作为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用户电脑浏览记录、手机通信记录、网页浏览习惯、微博使用习惯、手机GPS定位跟踪记录等数据大量累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世界存储的信息中只有1/4是数据信息,而截至目前,这一比例高达98%。业内专家预计,大数据很有可能会推动产生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被誉为“大数据商时代的预言家”、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和监管专业的教授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Vm‘torMay—ersch6nberger)在《大数据时代》的著作里作了如此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同时,舍恩伯格也不忘冷静地描绘大数据帝国前夜的脆弱和不安,包括产业生态环境、数据安全隐私、信息公正公开等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大数据能够有效地集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会为实现“数据治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能够形成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思维。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产生的数据,可以让舆情民意进行分类甄别和科学量化,可以让决策经过科学论证与民主讨论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商业、经济、政府及其他领域中的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

……三步战略,把“数据分享平台”作为战略目标,并且逐步推进数据开放之路。腾讯研制了分布式数据仓库TDw(TencentdistributedDataware—house),它支持百PB级数据的离线存储和计算,为业务提供海量、高效、稳定的大数据平台支撑和决策支持,其中腾讯云分析是腾讯大数据战略的核心产品,提供APP移动数据、数据标签、多维拆分、用户画像、数据可视、数据挖掘等综合数据服务。

毫无疑问,大数据成了国家资产和创新前沿,大数据即将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确立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政务数据公开,建立数据流通平台,积极引导大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大数据创新思维,开展大数据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对于实现数据治国和数据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在维护数据主权和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数据分析、开展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增值,共同打造智慧型企业、智慧型城市、智慧型政府,从而积极迈向智慧型国家建设。

内容推荐

陈潭所著的《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一书从大数据能在政府变革、经济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教育革命公共外交、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最后展望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的未来,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维护数据共享、数据主权、数据安全,克服数据依赖、数据鸿沟、数据独裁,共同打造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从而积极迈向智慧国家建设都有极大地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就必须抓住大数据。陈潭所著的《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内容涉及政府变革、经济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教育革命等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管理进而形成大数据联盟提供参考,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2898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8
CIP核字 2014297402
中图分类号 D630.1-3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