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摆脱心绞痛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绞痛不典型的症状有哪些?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有何特点?为什么心绞痛有的在劳累时发作?心绞痛时身边无药如何急救?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有哪些?心绞痛发作时应如何救助?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原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的药物有哪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如何联合用药?哪些病人需要行冠脉搭桥手术?……

本书一一为你解答了这些问题。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重点突出。它适合广大群众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大家的益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医学科普读物的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心绞痛的先兆、症状、诊断、鉴别、分型,心绞痛的诱因,各种急救措施,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生活保健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系统、实用,适合广大群众、尤其是心绞痛患者阅读,对临床医师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一、心绞痛的概念/1

 (一)心脏及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1

心脏的生理功能/1

什么是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循环/3

 (二)心绞痛的基本常识/4

什么是心绞痛/4

心绞痛的症状是怎样产生的/5

发生心绞痛的常见原因/6

心绞痛的早期征象/7

心绞痛的先兆表现/8

心绞痛有什么症状/9

典型心绞痛有什么特点/10

心绞痛不典型的症状有哪些/11

心绞痛的分级及临床意义/11

心绞痛的辅助检查/12

心绞痛为何要做心电图检查/14

冠状动脉造影有何临床意义/15

心绞痛的诊断/16

心绞痛应与哪些疾病鉴别/16

 (三)心绞痛的分型及特点/19

心绞痛分型知多少/19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有何特点/21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心电图的特点/22

何谓不稳定型心绞痛/2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23

如何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24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有何不同/25

什么是变异型心绞痛/25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有哪些特点/26

什么是梗死后心绞痛?其有何临床意义/27

什么是卧位型心绞痛/28

卧位型心绞痛发作特点/29

卧位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有何异同点/30

混合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31

二、慧眼识别鱼目混珠的心绞痛/33

 (一)心前区疼痛不等于心绞痛/33

胸痛如何与心绞痛区别/33

心前区痛就等于心绞痛吗/34

心绞痛发作真假能辨/35

心前区痛不全是心脏病/36

胸背不适并非都是冠心病/37

 (二)不典型心绞痛需辨真伪/38

表现各异的心绞痛/38

老年心绞痛的特殊信号/39

莫把心绞痛当成腹痛/41

莫把心绞痛当成胃痛/41

莫把心绞痛当成头痛/43

莫把心绞痛当成牙痛/43

莫把心绞痛当成鼻痛/44

 (三)假性心绞痛的症状及特点/45

非心绞痛的胸痛有什么特点/45

莫把颈椎病当成心绞痛/45

莫把胸壁疾病当成心绞痛/47

莫把食管病变当成心绞痛/48

酷似心绞痛的食管病变/48

莫把食管裂孔疝当成心绞痛/50

莫把胃食管反流病当成心绞痛/51

莫把胆一心综合征当成心绞痛/52

莫把胆绞痛当成心绞痛/53

莫把急性胰腺炎当成心绞痛/55

心绞痛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关系/55

莫把心脏神经官能症当成心绞痛/56

莫把焦虑性障碍当成心绞痛/57

莫把癫痫当成心绞痛/58

 (四)识别X综合征/58

何为X综合征/58

X综合征的防治原则/60

三、关注心绞痛的发作形式和诱因/61

心绞痛的发作形式有多种/61

为什么饱餐易诱发心绞痛/62

餐后心绞痛有什么临床意义/63

生气可诱发心绞痛/64

节食、偏食会诱发心绞痛/65

大便秘结易诱发心绞痛/66

为什么寒冷季节易出现心绞痛加重/66

用药不当可诱发心绞痛/67

降压治疗不当可以诱发心绞痛/68

四、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关系/70

 (一)“把脉”冠心病心绞痛/70

冠心病究竟是怎么回事/70

冠心病的五大类型/71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三者的关系/72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73

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有哪些/74

冠心病频发心绞痛的原因/76

如何自我识别冠心病心绞痛/77

冠心病心绞痛有哪些临床表现/78

控制冠心病关键在于预防/79

怎样防治无症状型冠心病/80

治疗冠心病应有的放矢/82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抗冠心病最重要的原则/83

冠心病稳定期依然需要继续服药/84

 (二)心绞痛病人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85

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冠心病表现形式/85

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86

心肌梗死的前兆/87

无痛型心肌梗死也有征兆/88

非典型心肌梗死/不响的“炸弹”/89

冠心病离心肌梗死究竟有多远/90

频发心绞痛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91

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91

要重视心肌梗死前的心绞痛/92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不同症状/93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自我区分/94

怎样预防心肌梗死发作/95

心肌梗死应该如何就地急救/95

急性心肌梗死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再次发病/97

心肌梗死后再发严重心绞痛的治疗方法/99

五、正确认识和治疗心绞痛

 (一)正确把脉心绞痛/100

哪些疾病与胸痛有关/100

心绞痛到底什么样/102

怎样辨别心绞痛/104

不可漠视心绞痛的先兆/105

心绞痛有哪六大特征/107

为什么心绞痛有的在劳累时发作/有的却在休息

或睡眠时发作/108

为何高血压病人心绞痛好发于清晨/109

为什么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均易引起心绞痛/110

为什么心绞痛喜欢在正月发作/111

怎样判断心绞痛的轻重/112

休息时发作的心绞痛更危险/114

夜间心绞痛最危险/115

走出对心绞痛认识上的误区/116

 (二)正确认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17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马虎不得/117

何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儿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三级预防/119

 (三)正确治疗心绞痛/120

每年做一次动态心电图/120

不能等到心绞痛发作时再治/121

在家怎样缓解心绞痛的症状/121

阿司匹林是心绞痛突发时的“起死回生”药吗/123

心绞痛发作时身边无药如何急救/123

如何预防和治疗自发型心绞痛/124

 (四)老年心绞痛的防治/124

老年人如何预防心绞痛/124

老年心绞痛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5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如何进行康复/126

六、心绞痛的预防/127

 (一)堵住“源头”/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27

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应从娃娃抓起/127

幼年起预防冠心病的措施/128

减肥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30

调脂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30

降压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32

高血压病人如何防止心绞痛发作/132

得了冠心病也要预防高血压/133

降糖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34

干预代谢综合征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135

动脉粥样硬化怎样预防/136

远离冠心病心绞痛的三个危险因素/138

呵护心脏的注意事项./138

 (二)拦截心血管的“交通事故”/140

血栓——人体内“交通事故”的肇事者/140

有血液的地方就可能有血栓/141

血管斑块与循环系统“交通事故”有关/141

发生在人体内的“交通事故”何其多/142

人体内的“交通事故”谁是易受害者/143

对机体内的“交通事故”应防患于未然/143

可防血管栓塞的食品/144

阿司匹林可防“交通事故”/146

 (三)防止心绞痛的其他措施/147

如何预防心绞痛的发作/147

盛夏当防心绞痛发作/148

冬季谨防心绞痛发作/149

洗澡时要防范心绞痛/150

适量喝水有助于预防心绞痛/151

喝好三杯“安全水”/152

锻炼能预防冠心病/152

心绞痛宜睡倾斜床/153

预防心绞痛发作的常用药物/154

为何硝酸甘油不宜用来预防心绞痛发作/155

预防心绞痛保健按摩八法/157

如何预防药源性心绞痛/158

怎样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159

如何预防心绞痛再发作/161

七、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163

 (一)冠心病心绞痛的一般治疗原则/163

对心绞痛发作病人应如何救助/163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原则/164

 (二)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165

心绞痛病人用药原则/165

心绞痛用药应个体化/166

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和作用途径/167

治疗急性心绞痛发作的常用药物/168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先分型再服药/170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随身携带的药物有哪些/172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如何联合用药/172

异山梨酯和卡托普利联用治心绞痛效果佳/173

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矛盾/174

心绞痛病人用药切勿骤停/176

心绞痛病人忌用的药物/177

如何正确使用急救盒/178

服用“救心药”的24字诀/179

心绞痛病人怎样舌下含服用药/180

如何正确使用硝酸甘油/181

服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182

硝酸甘油有哪些新剂型/184

救命药为何救不了命/185

冠心病久治为何仍频发心绞痛/186

 (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治疗/187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如何进行辨证施治/187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剂/188

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有哪些/190

麝香保心丸可用于预防心绞痛/195

麝香保心丸具有“心脏自身搭桥”的作用/196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冠心苏合丸不宜长期服用/196

冠心病心绞痛的药膳方/197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验方1200

心绞痛的针刺疗法/201

心绞痛的自我急救按穴法/202

 (四)冠心病心绞痛的手术治疗1203

什么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03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204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个发展阶段/205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心绞痛的指征/206

支架术后如何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206

冠状动脉搭桥术缓解心绞痛症状可“立竿见影”/207

哪些病人需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08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209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也要细心保护好“桥”/209

 (五)心绞痛的分型治疗/210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10

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准则/211

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评估与监测/212

稳定型心绞痛的运动疗法/212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及时住院治疗/21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1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选择/216

八、心绞痛的生活保健和护理/219

冠心病心绞痛的自我保健/219

心绞痛稳定期居家调理ABC/220

心绞痛患者如何过性生活/22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原则/223

心绞痛的家庭护理/223

试读章节

什么是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循环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每一个器官都需要充足的血液循环,心脏则是供应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脏本身同样也需要足够的血液供应。事实上,心脏泵出来的血液第一个就是供应其自身的,供应心脏自身血液的动脉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可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均发自主动脉窦,其分别发出分支营养心房及心室。

左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前降支(其又分为右室前支、左室前支、前室间隔支)及匾旋支(其又分为左室前支、左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右圆锥支、右室前支、右缘支、右室后支、房室结动脉、后降支、左室后支、右房支动脉。

冠状动脉循环可概括如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在心收缩期,心肌对冠状动脉血管挤压,使血流量减少,或出现暂停;在舒张期则血流量增多。右心室室壁薄,收缩力弱,对其冠状动脉血管挤压力低,故右心室冠状动脉血流无明显时相变化,其收缩期血流大于或等于舒张期血流。

心肌对氧的需求量很大。基础条件下耗氧量为每100克心肌每分钟8~15毫升,冠状动脉血流量每100克心肌每分钟60~80毫升,当心肌对氧需求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在短时间内增加4~5倍。在生理情况下。心肌的氧供和消耗处于平衡状态:当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经调节迅速增加,使心肌氧供与其需氧量保持平衡。

(二)心绞痛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有冠状动脉供血绝对减少和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两种情况。

心绞痛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大分支的管腔狭窄。一般情况下,安静时狭窄的冠状动脉可以向心肌提供其所需的血氧,但当进行较大负荷的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骤然增加,而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血管弹性减退,不能充分扩张以向心肌供应足够的血液,因此,造成心肌缺氧,引起心绞痛。

另一类患者常于休息时心肌需氧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心绞痛,在劳动时反而很少发生或不发生。这是因为此类心绞痛患者于休息时,冠状动脉的大分支常有自发的或诱发的痉挛。休息时发生心绞痛者,并不意味着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一定比劳力性心绞痛者严重。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发生于造影完全正常的冠状动脉,但其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基础。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对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过度敏感有关。前列腺素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也可能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心绞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心绞痛发作有如下的特点:①多有诱因;②胸痛的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③疼痛性质:胸痛常有压迫感、胸闷紧缩感,不是针扎样或刀割样;④疼痛缓解方式:疼痛是逐渐加重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便可在3~5分钟内迅速缓解。

心绞痛发作是一种急症,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第一次用药以后5~10分钟疼痛无明显的缓解或消失者,应再重复服药一次,疼痛仍无明显缓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心绞痛的症状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人的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比安静时增加6~7倍,从安静时的每分钟300毫升增加到每分钟2000毫升,以满足心肌代谢活动的需要。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管腔变窄时,冠状动脉血流仅能供休息或轻微活动时的心肌代谢。所以,在安静状态下,通常不会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而在心脏负荷增加,如劳累、情绪激动、寒冷或饱餐等时,心肌需氧量增加。冠状动脉却不能像正常情况那样代偿性扩张,甚至反应失常而发生痉挛,遂使心肌发生暂时性缺血,引发心绞痛。

我们知道,心脏主要有3条冠状动脉供给血液;心肌主要是进行有氧代谢,但心脏与身体其他脏器不同之处就是心肌几乎将动脉中的氧全部利用。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工作量的增大,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增加。血液在冠状动脉内流动,保证了心肌需氧和供氧的平衡。当某种原因发生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血流却不相应增加,则出现心肌缺血。心肌缺血若是暂时性,则心肌因缺血发生的变化是可逆的,在临床上就发生心绞痛。如缺血时间过长,心肌因缺血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发生心肌坏死,则在临床上表现为心肌梗死。

发生心绞痛的常见原因

心绞痛的直接原因是发作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是发作性心肌缺血的直接原因。冠状动脉狭窄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器质性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功能性狭窄,其病理生理表现如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等因素使血脂的一些成分沉积于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使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当狭窄超过70%时,血流量减少,心肌组织缺血,导致心绞痛。

2.心肌氧供需平衡障碍。通常认为,70%的冠状动脉狭窄尚可满足安静状态下的心肌血液供应,但当体力活动等原因需要心脏工作量增加时,则冠状动脉不能相应扩张,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即当心脏氧供需平衡障碍时可能导致心绞痛发作。

3.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管壁上有环行的平滑肌,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可以使管腔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心肌的血液供应量。人体可以通过一些神经和体液因素来调节上述过程,控制心肌的血液供应量。疾病和生活中的某些原因可以引起上述调节障碍,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管腔突然狭窄,造成一时性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发生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医学上称之为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不多见的综合征,几乎都在静息时发生,无明显的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等诱因,常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表现。变异型心绞痛往往是心肌梗死的先兆,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及猝死。

4.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炎症和梅毒、风湿、先天性畸形。

非冠状动脉病变如肥厚性心肌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

无论是何种病因,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均是由于氧供应与需求失衡,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心肌缺血也可引起心室舒张与收缩功能降低。P3-P7

序言

胸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造成胸痛的原因也很多,既可以是心源性的,也可以是非心源性的。心源性胸痛最常见的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而非心源性胸痛则可包括食管痉挛、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胸壁疾病、胃肠疾病、胆囊疾病等。所以,出现胸痛症状时一定要辨别清楚是心源性胸痛,还是非心源性胸痛。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这一术语已不局限于代表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疼痛表现,而且包括了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诸多其他不适症状,如极度疲乏,胸闷不适和呼吸困难等,被视为心绞痛的等同症状。临床上,90%以上的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少数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绞痛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严重的贫血等疾病。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是最容易出现的临床表现,其既可为冠心病心绞痛,也可为冠心病心肌梗死。但这组症状在不同患者之间差别很大。也就是说,不同人患心绞痛时,疼痛的形式不完全一样。但对同一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每次发作之间的情况却非常相似。不少中老年人有时频发心绞痛,救心丸吃了不少,疼痛依然,进行有关检查却很难查出实质性的毛病。在医院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胸痛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患者小题大做;而有的患者虽然发生了严重的心绞痛,随时可能出现危险,却表现得漫不经心。约70%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比较典型,但少数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不明显,易使患者和医生忽视而导致误诊和漏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由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是临床上一种很凶险的病症,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心绞痛是可防可治的。首先,要堵住心绞痛的“源头”,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其他引起心绞痛的因素。其次,对抗心绞痛要靠三早,即“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为了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心绞痛方面的防治知识,我们精心编著了这本书。它适合广大群众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大家的益友。

本书是笔者在结合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阅大量科普文献编著而成。在写作方面力求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重点突出。然而,由于笔者水平所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杨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摆脱心绞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14858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541.4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