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为了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青年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史记》,本书精选《史记》各个篇章中的精彩部分,共从六十篇作品中选择了一百段,在各篇、各段的原文后,有简明的注释,也附有流畅的口语译文。
图书 | 史记精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为了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青年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史记》,本书精选《史记》各个篇章中的精彩部分,共从六十篇作品中选择了一百段,在各篇、各段的原文后,有简明的注释,也附有流畅的口语译文。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本书精选《史记》六十篇作品中的一百段,重新命名,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便于记忆、便于查找。为了保证每个篇题之下的各个段落故事的相对集中,本书将该篇的原文次序做了某些前后的调整。 目录 概说 五帝本纪 尧舜禅让 夏本纪 大禹治水 殷本纪 汤伐夏桀 周本纪 武王伐纣 秦始皇本纪 始皇统一称帝 始皇之死 项羽本纪 会稽起兵 鸿门宴 乌江自刎 高祖本纪 斩蛇起义 人关破秦 灭楚称帝 吕太后本纪 杀刘邦诸子 封王诸吕 诸吕被灭 吴太伯世家 阖庐破楚人郢 齐太公世家 太公封齐 桓公霸业 鲁周公世家 周公治国 晋世家 骊姬谗杀申生 楚世家 庄王问鼎 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灭吴 范蠡经商 赵世家 赵氏孤儿 襄子兴赵 武灵王胡服骑射 陈涉世家 大泽乡起义 陈涉败亡 外戚世家 窦女为皇后 武帝杀钩弋夫人 萧相国世家 萧何相业 留侯世家 佐刘灭秦 佐汉灭楚 明哲保身 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平吴楚之乱 周亚夫之死 伯夷列传 首阳采薇 管晏列传 管仲佐桓公称霸 晏婴荐贤 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治兵 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练女兵 孙膑破杀庞涓 吴起变法 伍子胥列传 破楚复仇 忠谏夫差 商君列传 商君变法强秦 苏秦列传 苏秦佩六国相印 苏秦之死 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茂取宜阳 甘罗为上卿 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坑赵卒 王翦灭楚 孟尝君列传 鸡鸣狗盗 冯獾客孟尝君 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自荐 李同战死 魏公子列传 谦请侯赢 窃符救赵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人秦为相 范雎得意报仇 乐毅列传 乐毅破齐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蔺将相和 赵奢破秦阏与 李牧破匈奴 田单列传 火牛阵破燕 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义不帝秦 屈原贾生列传 屈子沉江 刺客列传 豫让刺赵襄子 荆轲刺秦王 李斯列传 佐秦一统 卖身投靠 临死悲鸣 张耳陈馀列传 贯高谋刺刘邦 淮阴侯列传 韩信拜将 破魏破代灭赵平齐 吕后杀韩信 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说赵他归汉 陆贾说刘邦重《诗》《书》 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定朝仪 袁盎晁错列传 晁错削藩 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廷尉执法 冯唐论将 扁鹊仓公列传 神医扁鹊 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骂座 田蚣杀窦婴、灌夫 李将军列传 飞将军李广 匈奴列传 冒顿壮大匈奴 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大破匈奴 霍去病筑冢象祁连 南越列传 赵佗王南越 司马相如列传 鼓琴娶卓文君 循吏列传 公仪休不受鱼 李离过判自杀 酷吏列传 郅都不避权贵 杜周枉法徇上 大宛列传 张骞通西域 游侠列传 郭解无辜被族 滑稽列传 淳于髡巧谏齐威王 西门豹治邺 货殖列传 司马迁言利 白圭经商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小传 试读章节 秦始皇本纪 始皇之死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①,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②。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③。临浙江④,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⑤,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⑥。自琅邪北至荣成山⑦,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⑧。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⑨,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⑩。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⑾,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中。独子胡亥、赵高及所串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⑿,数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⒀,以乱其臭。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⒁,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日:“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⒂,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注 ①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夏历十月初四。②云梦:古大泽,在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的长江两岸。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內。传说为舜帝死葬之处,山上现有舜庙等古迹。③籍柯:义不明。可能是地名。刘盼遂以为应作“藉河”,即瀑布。海渚:疑当为“江渚”,即牛渚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长江边,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丹阳:秦县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钱唐:秦县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④浙江:即钱塘讧,流往今杭州市南,东北流入海。⑤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山上有禹陵,相传禹死葬此。⑥吴:秦县名,即今苏州市。江乘:秦县名,在今江苏句容市北。⑦荣咸山:即成山,在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⑧平原津: 当时的黄河渡口名,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⑨中车府令:官名,掌管皇帝车马,为太仆属官。⑩七月丙寅:前210年七月无“丙寅”日,史公所书有误。沙丘平台:沙丘宫內的平台。沙丘宫是战国时代赵国的离宫。⑾辒凉车:一种能开能闭可以躺卧的车子。⑿蒙恬:秦始皇的名将,时驻兵于今内蒙古临河一带的黄河边。扶苏为监军,与蒙恬同在一起。⒀石:重量单位,即一百二十斤。鲍鱼:咸干鱼,味腥臭。⒁人鱼:即儒艮,皮肤灰白色,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栖息于河口或浅海湾内,属哺乳科。也有人认为“人鱼”即鲸鱼。⒂中羡:墓道的第二道门。帝王的墓道往往有内、中、外三道门。 译 三十七年十月初四,始皇出游天下。左丞相李斯随从出行,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小儿子胡亥受始皇宠爱,请求跟从,始皇同意了。十一月,到达云梦泽,向着南方的九疑山遥祭虞舜。而后乘船顺长江东下,观览籍柯,又渡过江渚,经丹阳,到达钱唐县。再到浙江岸边一看,见波涛险恶,无法渡过,于是向西绕行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了过去。而后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陵,又遥祭南海神,最后在会稽山刻石立碑以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返回的途中经过吴县,从江乘县渡过长江,沿河边北上,到达琅琊。又从琅琊北行至荣成山,再转过来沿海边西行。 待至平原津,秦始皇患病。由于秦始皇讨厌说死,所以大臣们没人敢说到死的事。秦始皇自己后来感到病情越来越重,于是写了一封诏书盖上玉玺发给长子扶苏说:”我估计活不了几天了,现正在回咸阳的路上,你赶紧回咸阳主持我的葬礼。”信封好后,在中车府令兼掌玉玺的赵高手里,还没有派使者送出。七月“丙寅”这一天,始皇便死在沙丘宮的平台。丞相李斯因为皇帝死在外地,怕消息传出,秦始皇的儿子们和其他不逞之徒乘机作乱,于是封锁消息,不向外透露始皇死的事情。将始皇的遗体简单包裹放在辒凉车中,让始皇平曰宠爱的宦官待在车上。所经之处照常向车里进呈餐饮。大臣们像平常一样在车前请示报告工作,宦官隔着车帘照准大臣们请示的事情。这时只有胡亥、赵高和始皇身边的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已经死了。赵高曾教过胡亥认字写字和一些刑法知识,胡亥与他的关系很亲近。于是赵高就与胡亥、李斯暗中谋划,毀掉了始皇给扶苏的信,另外假造了一张给李斯的遗嘱,说是让李斯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另造一封给扶苏、蒙恬的信,指斥他们的罪状,命令他们自杀。这些事的详情都在《李斯列传》中。车驾继续前行。从井陉北上到九原郡。这时天气炎热,始皇的辒凉车已经发出臭气。于是他们就让随从官员每人都买一石臭咸鱼放在自己车上,以此来混淆尸体的臭味。 到九原后,这一行人改从直道南行返回咸阳,这时才向全国发布了始皇帝死去的消息。 于是,太子胡亥继承皇位,称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郦山。 始皇为秦王之初,就开始在郦山为自己预造陵墓,等到统一称帝后,更命令全国各地往郦山发派劳改罪犯共约七十万人,他们向下挖地,一直挖过了三个出水层,用铜水将石壁浇灌住,然后再把棺椁放在里面,陪葬的各种假造的宫殿、百官以及各种珍奇宝物,把地宫装得满满的。让工匠们造好了带机关的弩箭,一旦有人发掘与接近地宫时这些箭就自动射出去。里面用水银制造成江河湖海,用机械控制使这些水银永远奔流不息。地宫的上空列有曰月星辰,地宫的下面有各种地理景观。其中点着人鱼油做的蜡烛,估计这些烛火能燃烧很久不会熄灭。秦二世说:“先帝后宫的嫔妃没有儿子的,也不宜再让她们出去。”于是让她们全都殉葬,死的人很多。等到把始皇埋葬完毕,有人说:地宫里的机关是工匠制造的,地宮藏有什么东西,他们也都知道,如果里面的储藏情况一旦泄露出去,那一切就都完了。于是当地宫封藏已毕,遂将墓道的中门下闸关闭,接着又封闭了墓道的外门,把所有的工匠与向里边搬运殉葬品的人关在了里面,没有一个再活着出来。而后在陵墓上种植草木,装饰得像一座小山。 评 《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在其历代祖先积蓄力量的基础上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强大国家的过程,肯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记载了秦始皇称帝后由于缺少历史经验而采取的种种错误做法;尤其是写了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以非法手段篡取政权,倒行逆施,终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将秦王朝彻底葬送的悲惨教训。作品的篇幅很长,叙述极其精彩,是《史记》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之一。如果将这篇作品与《李斯列传》彼此参照,就等于是一篇详尽细致的秦王朝的兴亡史,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们这里选取了《始皇统一称帝》《始皇之死》两段文字。前段表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以高屋建瓴之势扫荡东方、统一天下的过程,以及统一称帝后所制定、采取的种种措施。后段写始皇死后,赵高、胡亥拉李斯发动政变,致使秦王朝立即陷入危机,农民起义迅速爆发,秦王朝迅即灭亡的过程。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悲剧英雄,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又有许多致命的弱点,这些都给日后的汉高祖刘邦与汉武帝刘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P22-25 序言 从公元前206年刘邦建国到公元220年汉献帝被曹操的儿子曹丕所取代,前后共427年,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汉代”。汉帝国政权的统一与强大是夏、商、周以来前所未有的,它与当时欧洲的古罗马东西并立,创建了令后世叹为观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汉帝国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局面,关键在于西汉武帝时代的大力经营。武帝是在他父亲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击、削弱国内的割据势力,同时反击北方匈奴族的入侵,并着手经营东南、南方、西南、西北、东北各方的边境,大大扩展了旧日华夏的版图,真正建立了以汉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友好相处的统一国家。这是一个宏阔豪迈、人才辈出、大有作为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似乎谁都想为国家一试身手,而且充满自豪地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我们先看汉武帝的一篇《求贤诏》吧,他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踢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坼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是何等的气度!班固在《汉书·公孙弘传》里表述这个时代的人才之盛时说:“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碑,其余不可胜记。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为了与更远的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他多次派人通使西域,从而使中国文化变得更为绚丽多姿。鲁迅在《看镜有感》中说:“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遣,毫不介怀。”汉武帝总结秦朝失败的教训,重视思想教化,他大力兴办以儒术为中心,实则兼容并包各家各派思想理论的学术事业;他喜爱辞赋,搜采歌诗,加强中原理性文化与荆楚浪漫文化的融合,从而为汉代文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主客观的良好条件,汉代两位最杰出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司马迁同时出现在武帝时代,绝不是偶然的。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人,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青少年时代曾在家乡耕过田、放过牛,因为他从十岁就开始读古文,所以到二十岁时就是一个很有才情的青年学者了。从二十岁开始他到各地游学考察,前后十几年间,向南到过湖南、浙江,向东到过今山东曲阜和安徽、河南的许多地方。这是一次饱览祖国河山,寻访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向社会向劳动人民进行调查和深入学习的过程。回到长安后不久,便入仕做了郎中。郎中是皇帝的侍从人员。由于当时正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又正值武帝盛年,所以巡狩、祭祀一类的活动很多,因此司马迁又扈从汉武帝去过许多地方。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了西南夷,在今云南、贵州一带设立了五个郡,司马迁又受命到这一带地区考察。这次他到过邛、笮、昆明等地,这是他的第二次大游历。 司马迁从西南地区回来的时候,其父司马谈病在垂危。司马谈临死前再三嘱咐司马迁一定要继承自己的遗愿写好《史记》,司马迁含着眼泪接受了父亲的嘱托。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撰写《史记》的浩繁工作正式开始。至天汉二年(前99),已经埋头写《史记》六年的司马迁,忽然大祸临头了。原因是这年五月贰师将军李广利北伐匈奴,与匈奴右贤王战于天山。武帝让李广利的孙子李陵为李广利运送物货,李陵不肯,自请率兵独当一面。经再三请求,武帝让李陵率步兵五千从居延出发北行,以分匈奴兵势。结果这支小部队遇上了匈奴大军。李陵与部下虽经英勇战斗,但终因没有后援,寡不敢众而失败。李陵也放下武器被匈奴人俘去。消息传来,满朝文武一变平时称道李陵的故态,纷纷落井下石,说李陵的坏话。司马迁深感不平。当武帝问司马迁对此有何看法时,司马迁便陈述了李陵的平常为人。又说一支小部队与如此强大的敌人相遇,打得如此卓绝,尽管失败了也不宜深责。这使武帝大为震怒,他认为司马迁这是转弯抹角地攻击李广利,而且有对皇帝的不满,于是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判了死刑。司马迁因为《史记》还没有写完,于是根据当时的规定,忍辱请求改为了宫刑。 受宫刑对司马迁是一种极大耻辱,是肉体上、精神上的一种极大摧残。司马迁是靠着一种使命感,靠着一种非凡的人生观、生死观硬挺着生存下来的,这些在他的《报任安书》中有非常明确的表白,在《史记》中也不断地流露出来。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又说:“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所不免焉”;他说:“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已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侮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忍辱发愤著书”,但这些在当时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的。 司马迁受刑后,由于条件适合,被汉武帝任命为中书令。中书令是个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小官,司马迁之所以接受这个职务,是因为这个职务可以更有机会接近皇家的图书馆和档案,而这些是他写作《史记》所不能缺少的。就这样,他又忍辱奋斗了八年,到征和二年(前91),他的朋友任安因戾太子事件下了狱,任安从狱中给司马迁写信时,司马迁便写了有名的《报任安书》。从这篇作品可以看出,这时候《史记》已经写完了。关于司马迁的卒因与卒年,历史上没有记载,人们的看法也不一致。我认为大约就是卒子征和三年(前90),也就是他写完《报任安书》后不久。司马迁的著作,除了《史记》与《报任安书》外,还有一篇不长的《悲士不遇赋》。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共写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记》首先令我们感到惊奇而为之赞叹的是它的包罗之广泛,体大而思精: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现代、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广大下层的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写成是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干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 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 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右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毛泽东的晚年生活》)司马迁的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它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他们的鲜明的个性化。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特征,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试回想其中的刘邦、项羽、张良、韩信,以及毛遂、蔺相如等,哪一个不生动得令人为之赞叹呢?《史记》这种超前成熟的写入艺术,对我国后代传记文学以及小说、戏剧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当代的美国汉学家蒲安迪(AndrewH.Plakes)把《史记》称作中国古代的“史诗”,说它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就如古代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塞》之影响后代的欧洲文化一样。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十四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晚生一百九十一年。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将近两个世纪。司马迁才真正是中国与世界的传记文学之祖呢! 为了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青年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史记》,我们编写了这本书。自《史记》问世以来,《史记》的各种选本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单是20世纪,单是在中国大陆,前后就出过不下十几种;单是我自己在大陆与台湾出版的《史记》选本,也已经有五种了。而这次所出的选本,其所涉及的《史记》篇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总共有六十篇,可以说是照顾到了《史记》人物传记的所有精华。 由于选入的篇章多,而本书的篇幅又不能太大,于是我们就注意选择《史记》各个篇章中的精彩部分,共从六十篇作品中选择了一百段,这样就减少了原文里的一些不重要的头绪,和一些散漫、枝蔓的过程,以期让历史知识不太多的读者们不至于读着枯燥无聊。 所选《史记》六十篇的原来篇目,我们照旧使用,这样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已经涉及了《史记》的哪些篇章。在原来的篇题下,对于我们所编选的一百个段落,我们重新命名,如《高祖本纪》下有:《斩蛇起义》《入关破秦》《灭楚称帝》;《赵世家》下有:《赵氏孤儿》《襄子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我们觉得这样给一百个段落命名,便于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便于记忆、便于查找。 为了保证每个篇题之下的各个段落故事的相对集中,我们将该篇的原文次序做了某些前后的调整,如在《吕太后本纪》的篇题下,有“杀刘邦诸子”、“封王诸吕”、“诸吕被灭”;在《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篇题下,有“卫青大破匈奴”、“霍去病筑冢象祁连”。原文都是将诸事穿插着写的,现在我们分着标题,只好调动原文,将事件摘开。这样的篇章不多,而且我们确保不使作品的原意受任何损伤。为了帮助某些读者解决阅读古汉语的困难,我们在各篇、各段的原文后,有简明的注释,也附有流畅的口语译文。这些口语译文,我们力求既要忠实于原意,又要生动地表达出原文的感情。 参加过本书部分译文和注释写作的有孙海洋、于东新、龚立文、肖晓阳等同志。 此外,本书还参考和借用了我十年前主编的《史记文白评精选》中的部分白话译文。在此,向当时参加写作的龙德寿、俞樟华、吕伯涛等同志表示感谢。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 韩兆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史记精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兆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755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55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