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山传
内容
编辑推荐

王伟民先生历近20年功夫而成《破山传》,在尽可能全面收集、细致爬梳、深入研究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特别是凭借破山大师乃作者家乡人,作者又长期在双桂堂所在地梁平县工作的有利条件,亲身经历访谈,详细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破山大和尚的传奇生涯。本传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资料翔实,尤其是附录中所列四种谱、表和大事纪要,表现了作者严谨的风格,对破山研究必大有裨益。同时行文生动流畅,使本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破山传》的出版对于禅宗研究,特别是对于以前少于涉及的明、清之际西南地区禅宗研究是一大成果;对于重庆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文化形象的提升也是一大贡献。

内容推荐

破山(1597—1666)作为一位巴蜀文化名人,既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佛学大师和中兴临济禅宗的巨匠,又是一位诗人和著名的书法大师。他生活在战乱不已的年代。他在张献忠的起义军中遇险,在著名女将秦良玉的领地中避难,在明朝总兵和清朝总督府中出没,“棒喝”手持重兵的相国,大开酒肉之戒以搭救难民。他四处呼唤“民安即国福”、“民安即国安”;他把挣扎于死亡线上的难民组织起来“猛力开荒田”;他在各派政治势力争斗的缝隙中,打着“有道”、“无为”、“自由”、“平等”的旗帜,力图把他1653年创立的寺院——双桂堂建成佛家理想的“桃花源”。经过破山的努力,双桂堂成了陕西、湖北、重庆、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市的众多著名的寺院的祖庭。比如成都昭觉寺、新都宝光寺、峨眉万年寺、内江圣水寺、重庆罗汉寺和华岩寺都为他的弟子所重建。他曾遍游江南各大名寺,遍访佛家各派名僧,先纳佛家各大门派于一心,又融儒、释、道于一炉。他的传奇经历和独特的个性,在巴蜀大地上,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绚烂多彩的人生画卷。

亲爱的读者,相信你读完本书会有所收获,对人生常常遇见的一些问题会有所感悟。

目录

序 彭自强

缘起

一、竹阳百姓

二、千里取经

三、佛祖法场

四、万里寻师

五、师承二宗

六、入主东塔

七、住锡梁山

八、三到开县

九、凤凰山下历险

十、秦良玉处避乱

十一、“棒喝”吕相国

十二、“酒谏”李将军

十三、寓居太白岩

十四、兴建双桂堂

十五、破山禅风之一“猛力开荒田”

十六、破山禅风之二“共享太平风”

十七、破山禅风之三“醉隐于酒”

十八、赋诗太白岩

十九、醉酒活埋庵

二十、总督府封斋

二十一、来公祠思贤

二十二、破山传灯

二十三、双桂飘香

[附录一]破山海明年谱

[附录二]破山海明嗣法世系表

[附录三]破山海明灯系表(嗣法弟子87人)

[附录四]双桂堂大事纪要

后记

作者小传

试读章节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南京朝堂之上。

这天,60多岁的皇帝朱元璋心情不错。待朝仪结束,他就匆匆忙忙走下王座,打算赶往后宫,去看看多日不见、正在牙牙学语的孙儿们。

刚要走出朝堂,忽然看见朝堂之中还跪着一个年轻人。随行太监说:“这不是赐进士出身、中书舍人蹇珞吗?”

朱元璋走上前去,问道:“汝有何事,快快奏来!”

“皇上!”只见这个年轻人连连叩首,泣不成声。

随行太监说:“蹇舍人近日丧母,昨日得报,欲回乡葬母,尽守孝制,望皇上恩准。”

朱元璋望着跪在地上的蹇珞,问道:“你今年刚满23岁,是吧?”

蹇瑢答:“承蒙皇上记着。”

“你祖籍在重庆府巴县,是吧?”

“多谢皇上记着。”

“好你个蹇珞!一口一个‘承蒙’,一口一个‘多谢’!朕来问你,你是蹇叔的后代吗?”

蹇珞知道,皇上提到的蹇叔乃春秋时代秦国的老臣,曾经劝阻秦穆公不要远道去袭击郑国,认为那是劳民伤财的事。穆公不听,蹇叔只好哭着为出外征讨的军队送行。结果秦军大败。事实证明蹇叔有先见之明。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蹇叔哭师”。蹇珞想,自己到底是不是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蹇叔的后代,自己也说不清。可今日皇上突然问起这个,不知是褒是贬?是祸是福?他又只得连连叩首,不敢有对。

朱元璋笑道:“朕看你年纪轻轻,平日里朝中办事还少年老成,忠厚笃实,今日又难得有你这份孝心。朕就赐你一个‘义’字吧!”他说完立即向随行太监要来纸笔,欣欣然手书一个“义”字相赐,并说:“从今以后,你就名蹇义好了。”

随行太监说:“还不快快谢过皇上!”

蹇义伏跪于地:“谢主隆恩!”

朱元璋即刻吩咐下去,赐给蹇义千里奔丧之盘缠,并令沿途驿站用快马快船送归。末了他还留下话来:“待守孝事毕,即刻回朝。”

自此,这位被皇帝赐名的年轻人便慢慢地走入了明朝的历史,开始了他在五位皇帝左右为官,并官至极品的人生历程。

蹇义回朝后,继续留在中书舍人任上。三年期满,吏部上奏,按例当晋升听调。朱元璋予以驳回说:“到满九载再说,朕要用他!”从此以后,朝中凡有机密文字,必交蹇义办理。蹇义朝夕侍奉于皇上左右,小心谨慎,未有怨言)。

朱元璋(史称太祖)死后,其孙朱允炆(史称惠帝)继位,谨遵祖意破格提升蹇义为吏部右侍郎。

当时曾有个国子博士叫王绅的上书,责备蹇义,说他在对外用兵、内改制度中没有作为,无所建树。蹇义言塞,不能答复。

不久,朱元璋之子朱棣(史称成祖)攻入南京夺取王位之后,又相继提升蹇义为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了。一次朝议到底是否全部罢免惠帝朝中更改太祖法制的大臣、完全恢复太祖旧制时,双方争议不下。成祖问蹇义,蹇义从容答道:“完全更改太祖时的制度固然不对,今又完全恢复太祖时的制度,也未必妥当。国政法制之行,贵在顺应时代发展啊!”他又列举历史上若干掌故,详加陈说,直说得满朝文武都替他捏了把汗。事后,成祖褒扬蹇义,说他不避嫌,不为私,为“忠实”可靠之臣。在蹇义41岁那年,成祖又令他为太子詹事。这是朝中元老才有资格担任的重要职务。凡是皇上要传谕太子,皆派遣蹇义,蹇义很得成祖倚重。太子也十分爱重他,凡蹇义所言,太子没有不信的。后来成祖巡幸北京,又令蹇义留守南京,辅太子监国。蹇义因“熟于典故,达于政体,孜孜不倦,不动声色”,游刃有余,事事得体,朝中口碑不错。但是,待成祖北巡回到南京后,却将蹇义打入了锦衣卫监狱。原因是太子看在刑部尚书、辅太子监国吕震的面上,宽容了吕震的女婿张鹤的罪过,致使“朝参失仪”。成祖把罪责也算到蹇义身上,说他未能匡正太子的谬误。后查明事实后,于第二年春天将蹇义释放出狱。后来成祖曾下诏书褒扬蹇义,说他“秉心正直及淳良笃实,裨益国家”。

P1-3

序言

禅宗是中国独有的佛教宗派。它不仅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会创新的成功典范,又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性宗派之一。太虚大师在《中国佛学》等著作中就将中国佛教的特质归结为禅。尤其在隋唐佛教鼎盛之后,中国佛教虽在总体上趋于衰微,然禅宗特盛,“非禅即净”成为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色。而在禅宗内部的五家七宗之中,又以临济宗的发展和影响最为巨大。

破山海明(1597-1666)字万峰,号破山,四川顺庆府大竹县人,俗姓蹇。19岁出家,22岁单身东游,至湖北黄梅破头山独居苦修三年,因堕岩损足有悟。后遍游江浙禅林,先后参礼于憨山德清、无异元来、雪峤圆信、湛然圆澄诸名宿,与密云圆悟机缘契合乃继其法。明崇祯初年住持浙江嘉和(今嘉兴)东塔广福禅寺,道风振于江南。崇祯五年(1632年)返四川,住持梁山(今重庆梁平县)万峰山太平寺。清顺治十年(1653年)主持修建之双桂堂为西南禅宗名刹。他先后住持四川凤山、祥符、无际、蟠龙、佛恩、双桂等10余刹,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87人,法系遍及西南诸省,影响流布江南及西北等地区。有《语录》20余卷行世。破山不仅是西南地区临济宗之师祖,更是明、清之际禅宗的一位大师。王伟民先生历近20年功夫而成《破山传》,在尽可能全面收集、细致爬梳、深入研究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特别是凭借破山大师乃作者家乡人,作者又长期在双桂堂所在地梁平县工作的有利条件,亲身经历访谈,详细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破山大和尚的传奇生涯。本传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资料翔实,尤其是附录中所列四种谱、表和大事纪要,表现了作者严谨的风格,对破山研究必大有裨益。同时行文生动流畅,使本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破山传》的出版对于禅宗研究,特别是对于以前少于涉及的明、清之际西南地区禅宗研究是一大成果;对于重庆地区宗教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文化形象的提升也是一大贡献。

2003年1月27日于西师桃花山

后记

谁会相信,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子,从初稿到定稿竟然用了20年。

那还是在1981年7月的一天,梁平县政协马宝文主席,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中央领导同志和四川省委领导同志已对我县佛教寺院双桂堂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下达了批示,我们想请你来写双桂堂的历史和他的创建者破山海明的历史,你说好吗?”当时我是梁平县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组副组长。也许是出于对这位老人的敬重,也许是当时正年轻气盛和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然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我开始同双桂堂住持、同为梁平县政协常委的常义妙谈法师交往,深夜吃他用有50多年历史的咸菜给我下的面条,与他作彻夜交谈;请我初中的同学带路,到我的家乡、破山的出身地和剃发处访问当地的老农;手持梁平县政协的介绍信,沿着破山的足迹探访那些早已被毁的庙宇旧址,查阅当地的县志和文史资料;手持常义妙谈法师的手书,拜会成都文殊院的海山法师、新都县宝光寺的广度法师、四川省佛协的隆莲法师、石柱县三教寺的宗明法师;给四川峨眉山寺院的普超法师、浙江嘉兴市佛协的单培根和尚、四川纳溪县政协组文史资料组的同志去信以索取资料;要我的朋友和学生在湖北武汉市图书馆、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西南师大图书馆查阅和抄录史书、野史、明清笔记和释家语录,力图对破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所了解,并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为我这位300多年前的同乡立传。

于是,1982年10月《梁平县政协文史资料》第3期用人工钢板刻印、1983年9月《梁平县政协文史资料》第4期用打字机打印的油印资料选载了《破山传》的部分章节。1983年12月,常义妙谈法师趁赴北京全国佛协召开大会之机,将《破山传》部分章节送请赵朴初老人审阅。没想到赵朴初老人欣然提笔为我题写了“破山传”书名,并带话给我,望能尽快看到全文。1987年4月《梁平县文史资料》第1期又刊载了《破山传》的部分章节,得到不少鼓励,或书信,或电话,催我尽快把《破山传》写完。

但是《破山传》的写作仍然停了下来。一是因为我越是深入地阅读破山、破山之师、破山同门及弟子的著作,越是感到我对宗教、佛教、禅宗的无知。尤其是读到孙中山先生和鲁迅先生以及先哲们的话,我更感到羞愧。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教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鲁迅先生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对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给我们启示了。”梁启超先生也说:“佛教是自信而非迷信,是积极而非消极,是人世而非厌世,是兼善而非独善。”这些掷地有声的论断,令我振聋发聩。我需要重新学习,我需要重新补课,我需要重新认识作为明末清初禅宗大师的破山!

《破山传》的写作停了下来,这还因为1985年下半年,一纸公文把我送到了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梁平中学校长的位置上。我必须用我当教师时双倍的努力,来熟悉我的岗位。学政策法规,学教育理论,学先进经验,学梁平中学80年来的办学传统,向我的上级、同事及全校师生学习,不敢旁视,不敢稍有懈怠。谁想一干就是16年。

16年来,我常常感到内疚。赵朴初老人、马宝文老人和常义一妙谈法师的话常在耳边响起。马宝文老人退休回山东前曾对我说:“如果你《破山传》写完了,给我寄一本来。”常义妙谈法师重病期间也曾问过我:“你的《破山传》什么时候能写完?”如今三位老人皆已作古,我常常被一种负债感、负罪感折磨着。一想起他们的话,我的心就有一种被老鼠撕咬的那种感觉。我在心里发愿:什么时候,一旦我从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第一个任务就是写完《破山传》!

日历一下翻到了2002年2月22日,我开始旧话重提,把已经发黄的稿子翻了出来。尽管我对宗教、佛教、禅宗的知识依然是那么浅薄和贫乏,但我终于可以把这本小书奉献于常义妙谈法师、马宝文老人和赵朴初老人的灵前了!我终于可以把这本小书奉献给关心我、支持我写完这本小书的朋友们,他们是王本朝、袁智忠、冯晓林、王志远等教授,张仁平先生、杨希之编审、身振法师和曾曦、王婧两位年轻人,还有梁平县政协的领导和朋友们。没有你们的帮助和鼓励,就没有这本小书的问世。我衷心地感谢你们!

王伟民

2002年12月2日深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山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伟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61462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3-03-01
首版时间 2003-03-01
印刷时间 200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4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