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凉山彝族祭祖大典的过程。书稿的资料都是作者亲自参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主峰“尼渣古伙”山下申果庄阿侯氏在在1995年祭祖大典的全过程收集整理而成。是新编《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其中之一。主要介绍了凉山彝族少数民族婚嫁的风俗习惯。
| 图书 | 沙马石乙家支的婚姻/彝族文化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地记录了凉山彝族祭祖大典的过程。书稿的资料都是作者亲自参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凉山主峰“尼渣古伙”山下申果庄阿侯氏在在1995年祭祖大典的全过程收集整理而成。是新编《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其中之一。主要介绍了凉山彝族少数民族婚嫁的风俗习惯。 目录 引言 我的沙马石乙家支 一 漂泊的家支 沙马石乙家支的源流 沙马石乙家支的变迁 逃婚 最初一次渡金沙江 最后一次渡金沙江 最后一次决战 回老家去 二 父亲 因祸得福 愿望破灭 预备会计 读书生涯 舅舅家的女儿 诺苏媳妇之谜 三 家支婚姻 沙马石乙的婚姻 “姑家女儿生来就是舅家的儿媳”(姑舅表婚) “以族是山羊,彝族是绵羊”(内婚制) “黑彝必配黑彝子女,白彝必配白彝子女”(等级婚) “早结婚,早接宗”(早婚多育) 四 妈妈的女儿 假婚 三次婚装 哭嫁歌 婚前节食 “来三年,回三年”(坐家) “牛死圈在”(转房) 五 婚姻角色 媒人 伴娘 抢亲人 假公公、假婆婆 六 结婚 定亲 背亲 迎亲 礼钱 回门 嫁妆 七 婚姻称谓 亲属称谓 “种了荞子的地,再也不能种荞子”(家支外婚) “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结为夫妻”(姨表不婚) “姑舅表优先通婚不一定就是近亲通婚” 八 婚姻禁忌 弟媳避兄 解除回避仪式 九 婚姻纠纷 因妻子上吊身亡 一辈子不嫁娶 三次嫁人 堂姐的婚姻 十 谁支配他们的婚姻 择婚 家支根源 发展 附录1 沙马石乙家支的婚姻习惯法条例 附录2 沙马石乙家谱 附录3 沙马石乙家支的姓氏演变 附录4 沙马石乙家支各支系分布及姓氏变化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沙马石乙家支的婚姻/彝族文化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沙马阿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205036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92.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云南 |
| 长 | 202 |
| 宽 | 139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