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梁著国学入门/好书不老精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许多读者对国学兴趣浓厚,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哪些书是入门必读书,如何尽快加深对于国学的了解,学习国学有哪些具体方法,却不甚了解。本书为作者于20年代为清华大学学生所写,它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引领读者逐一解决初学国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多篇梁启超对国学问题的讲演和研究文章。其中《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分五大类列举了141部“国学”书目,范围较全面,并且几乎在每本书后都有梁先生所作的导读式的说明,对初学者极为有用。而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一篇中,梁启超对“文献”和“德性”两大学问之研究方法的精彩分析和生动讲解,不但大大增进了初学者对国学研究的兴趣,更对当今学人深具启发。此外,读书的方法、中国国学基本知识等问题也可在本书中寻到答案。可以说,对于一些毫无基础的国学爱好者而言,这本深入浅出的书是必读的入门指南。

目录

导读

龚鹏程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治国学杂话

学问之趣味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附录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胡适

附一 《清华周刊》记者来书

附二 胡适答书

中国国学问答

(甲)小学

(乙)经学

(丙)史学

(丁)子学

(戊)文学

试读章节

            治国学杂话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

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最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的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最少也该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它,它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种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专门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埋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仑布初到美洲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会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以为现在实测各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感谢它,不应该厌恶它。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开工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它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工厂里头还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它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抄下(短的抄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它,便成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它抄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它抄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是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劝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人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抄录的,也俟读完再抄,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善读书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趣味;它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做我们的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趣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励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它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用得着。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最后我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

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吧。

P53-57

序言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当更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启超作于碧摩岩揽翠山房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的趣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最少也该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它,它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

——栗启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梁著国学入门/好书不老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7930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4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