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是明代神魔小说,其故事情节火体沿袭《武王讨纣平话》及《列国志传》两本书,并杂揉史传的记载、佛道的信仰与神话、民问的习俗与传说,以及现成的通俗文学等材料,期间穿插神佛仙魔参与战争的情节。是中国古代一部气势恢弘的长篇小说。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颠峰这作吗?哪吒是印度人吗?54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封神演义》。
图书 | 玩封神(54个你所不知道的封神演义之谜)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封神演义》是明代神魔小说,其故事情节火体沿袭《武王讨纣平话》及《列国志传》两本书,并杂揉史传的记载、佛道的信仰与神话、民问的习俗与传说,以及现成的通俗文学等材料,期间穿插神佛仙魔参与战争的情节。是中国古代一部气势恢弘的长篇小说。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颠峰这作吗?哪吒是印度人吗?54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封神演义》。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神魔主题论、封神人物考、小说纵横谈、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味《封神演义》的异想世界。 目录 引子略说《封神演义》 第一部分 神魔主题论 《封神演义》作者之谜 《封神演义》的版本 《封神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小议[榜]在小说中的结构意义 《封神演义》中[封神]的意义 《封神演义》中体现了哪些道教思想? 小议《封神演义》中的神王合一观 小议《封神演义》中的教派之争 小议《封神演义》中的[三教合一]思想 为什么说《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巅蜂之作? 张奎就是民问传说中的灶神吗? 历史上真有[财神]赵公明这个人吗? 小议[四大天王] 《封神演义》中的[西方教主]到底是谁? 《封神演义》中的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吗? 小议《封神演义》中众神的统属关系 土行孙是精灵还是侏儒? 第三部分 小说纵横谈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有什么关系? 《封神演义》中的[封神]和帝王的[封禅]有什么关系? 鸿钧道人是道教最高领袖的说法正确吗? 《封神演义》中[神]和[仙]有什么区别? 《封神演义》与《伊利亚特》有什么共同点? 哪吒对父亲的反抗有何思想价值? 小议《封神演义》中的巫术 为什么说殷末史因《封神演义》而得以流传? 《封神演义》宣扬女人祸水说吗? 从邓婵玉嫁给土行孙看古代的贞节观念 从伯夷、叔齐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第二部分 封神人物考 历史上的纣王真的是暴君吗? [女娲]是个小气的神吗? 历史上的周文王真的善于占卜吗? 妲己在《封神演义》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闻仲是《封神演义》中的悲剧英雄吗? 姜子牙只是演述天命的傀儡吗? 为什么说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谋略家的鼻祖? 趣谈申公豹的反面形象 为何哪吒是《封神演义》中最受喜爱的角色? 哪吒是印度人吗? 小议二郎神杨戬的出身来历 哼哈二将是怎样变成门神的? 商为何亡于朝歌不亡于殷? 趣谈《封神演义》中的战斗方式 第四部分 旁论杂说 《八韬》的作者是不是姜子牙? [四不像]就是现在的[麇鹿]吗? [酒池肉林]是真有其事吗? 《封神演义》中写了哪些酷刑? 《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天劫]是怎么回事? 周文王真的有一百个儿子吗? 历史上武王伐纣到底是在哪一年? 周武王伐纣时有内应吗? 趣谈《封神演义》中诸神的法力大小? 从《封神演义》看中国龙的形象 闻太师的坐骑麒麟到底是什么? 小议各位神仙的兵器 试读章节 《封神演义》中的教派之争,首先是释道之争。佛教何时传人中国,这个问题已经很难考证。据传说,有一天夜里,汉明帝梦见有金人在庭殿之间飞行,第二天早晨,他要臣子帮自己解梦,并问他们这个金人到底是谁。太史傅毅回答说:“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位法力无边的神,神的名字叫做佛,陛下梦见的就是他了。”于是汉明帝马上派中郎将蔡情等前往西方求经,得到数卷佛经和大月氏国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将其驮归本国,于永平十年(67年)抵洛阳。为此。汉明帝特建白马寺给两位僧人居住,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在此译出了《四十二章经》。这是关于佛教传人中国的说法之一。 道教的起源,大约是东汉顺帝(126一144)时张陵所创的五斗米道。其创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汉室昏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抗外来的佛教。在谈到老子这位道教宗师的时候,西晋人编写的《老子化胡经》有这样的记载:“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天竺国,人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人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就是尹喜的后身。而尹喜却是老子的徒弟,透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其抑佛崇老的用意非常明显。 《封神演义》抑佛扬道的方法也大体相似。比如燃灯道人为元始天尊门下,但燃灯道人却是从燃灯古佛化来的。在佛教中,燃灯古佛的地位是很高的,到了这里,却变成道教老祖鸿钧道人的徒孙。不仅如此,佛教中的文殊、普贤和观音三位菩萨,在书中分别化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和慈航道人,而他们也都成了鸿钧道人的徒孙。至于接引、准提两位在书中也有出现,但他们并不称佛,而是称道人,辈分且和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一样,比鸿钧老祖晚了一辈。虽然《封神演义》抑佛,但只是从辈分上加以歧视,并没有侮辱佛教的格调,书中的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就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作为小说中的反派,到底是什么截教?《周书·世俘篇》有云:“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有人认为这里将魔与人分开来说,《封神演义》作者就是据此引申出截教。 另有一种说法是鲁迅先生提出的,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五讲《明小说之两大主潮》中提出:“阐是明的意思,阐教就是正教;截是断的意思,截教或者就是佛教中的所谓断见外道。”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无论阐教或截教,它们都是道教,因为《封神演义》中已经讲明阐教与截教同出一源。可是这样一来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阐教代表正义一方,截教代表邪恶一方,那不又说明正邪同源了吗?整部小说中争斗最为激烈的就是截教和阐教,虽然他们同为鸿钧老祖的门下,这又是勾什么呢?最后还是只能以宿命论来解释。武王伐纣,是“天意已定,气数使然”;阐教助周,征诛杀伐,是“以完此劫教”;而战争胜败,个人生死,也是“在劫难逃”。整部《封神演义》就在“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的宿命前提下开展。善恶的对立,在最后的正邪同登封神榜中,变得不再重要。 P21-23 序言 《封神演义》是明代神魔小说,全书共一百回,五十余万言,讲述商朝末年政治纷乱与武王伐纣的历史风云,表达“成汤气数已尽,周朝天命当兴”的宿命观点,其间穿插神佛仙魔参与战争的情节,从而成为中国古代一部气势恢弘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姜子牙封神、武王封国作为结束,其故事情节大体沿袭《武王伐纣平话》及《列国志传》两本书,并杂糅史传的记载、佛道的信仰与神话、民间的习俗与传说,以及现成的通俗文学等材料,敷衍而成。小说人物众多,不少人物如哪吒等,都塑造得极其生动、鲜明。同时,书中充满仙佛斗法的生动描写,使全书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也反映了明朝后期朝政腐败、厂卫横行的政治社会现象;而它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新观念,显然也与当时出现的社会思潮有密切关系,反映了作者的“仁政”理想和王权观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玩封神(54个你所不知道的封神演义之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90578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