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绝活在一出戏的演出中,虽然大多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隐蔽之处、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最强烈之时、剧情发展突变之点、形成戏剧高潮之际”才使用,但往往能起到牵动全局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一出戏的闪光点。通过这些散珠碎玉式的特技绝活,窝囊可以充分领略到川剧艺术的独特神韵。
图书 | 川剧绝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川剧绝活在一出戏的演出中,虽然大多在“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隐蔽之处、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最强烈之时、剧情发展突变之点、形成戏剧高潮之际”才使用,但往往能起到牵动全局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一出戏的闪光点。通过这些散珠碎玉式的特技绝活,窝囊可以充分领略到川剧艺术的独特神韵。 目录 前言 川剧:梨园奇葩 变脸传神 1.魔幻式的扯线变脸 2.手法多样的变脸术 3.神奇的韦陀踢慧眼 服饰助演 4.灵动传神的耍翎子 5.外化心态的耍翅子 6.表现心境的变胡须 7.激扬思绪的飞褶子 8.舒展情怀的耍水袖 9.以假乱真的耍靴子 l0.婀娜多姿的踩跷功 道具入戏 11.揭示心理的啃蜡烛 12.传导心绪的飞耳帐 13.展现幻境的葵花树 14.法随戏变的抬轿子 15.景象万千的桨代船 16.传情状形的耍蚊帚 17.虚中见实的照镜子 情态模拟 18.龚裁缝卖弄剪裁术 19.潘金莲调权学打饼 20.阎王爷哄儿跳木偶 21.郑板桥买缸走皮影 功法特技 22. “藏刀”的传统与新用 23.靠架戏的火刀走路 24.技艺双绝的打叉戏 25.传统戏中的打粉火 26.奇妙的纸火与烛火 27.《议献剑》的蹬剑出鞘 28.平中见奇的矮子功 29.奇巧轻灵的绳索功 30.妙趣横生的滚油灯 表现手法 31.代角与幻觉的互动 32.性别的转换与重合 33.《问病逼官》的变行当 34.一饰二角的“老背少” 35.《放裴》的意念具象化 36.《打神》的泥塑变活人 37.虽无若有的情感线 38.以微见著的“小动作” 39.威武雄壮的堆辕门 40.无声胜有声的哑剧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川剧绝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定欧//杜建华//刘昌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0319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25.71-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50 |
宽 | 26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